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正稿)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48018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正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正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正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工作漫谈-献给青年班主任第一章第一章 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2.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3.多互助4.少互斗5.多学习,少批判6.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7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8选一位控制教师发怒的同学9服装与发型服装与发型10发展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长处错误!未找到目录项。自序自序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 “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是古人的看法,现在咱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到 70 岁了。咱们国家正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2一个人读 1 年学前班,再念完 9 年书,即使不上高中、大学,也有 10 年光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10 年,占了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 这是人生筋骨血肉成长最快的 10 年是人生喜怒哀乐感情最丰富的 10 年,是人生意志品质形成的 10 年,是人生智力才能发展最快的 10 年,是人生变化万千的 10 年,是决定一个人今后命运的 10 年。 班级、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其中时,关心她,爱护她,为她吃苦,为她的荣誉奋斗。离开她后,留恋她,想念她,回忆她,魂牵梦绕见到她。这怀念的感情经过滚滚滔滔的时间长河的冲刷,非但没有消失,反倒经年累月,越积越深。许多人愈

3、到老年、晚年,对其思之愈切,念之愈深。班级和人生维系得这么紧密,班主任这一职业便具有了一定的诱惑力。 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 班级像一条挺长的船,乘着它,人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乡村、城镇。 班级像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我常常觉得班级更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可能有什么。学生们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才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大社会的能力。 既然是社会,就有一个管理问题。 管理得不好,就像“无命”运动期间那样、林江政客,胡作非为,

4、挑动同胞反目,兄弟为仇,空谈理论,不干实事;许多好人欲干不能,欲罢不忍,想有所为而不能为,以致在一片形势大好的颂扬声中,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管理得合理,便能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样,神州大地,万物复苏;邻国和睦,人民互助;生产建设,热气腾腾;内陆沿海,到处是实干家施展才能的战场,只要有弄潮的 本领,随时都能跃入市场经济的海洋。社会如此,家庭如此,企业如此,机关如此,班级亦然都有一个管理得是否合理的问 题。管理得不好,大家在堡垒里拼命战斗,内部先在窝里斗得头破血流,何谈发展自己,何 谈超越别人。管理得好大家在集体中形成合力,互助协作,合力大于分力之和;每个人都发挥了潜力,多做了事,集体增

5、强了实力,超越别的国家,超越别的集体才成为可能。我教了近 18 年书,当了 17 年的班主任,可惜,我不能倾全部心力于班级工作,就支付 给班级管理的时间而言,我是个不合格的班主任。这 l7 年中,我当了 7 年多副教务主任当 了 7 年多书记兼校长。除此之外,我还做了以下一些实事: 分别为我所任的 30 个社会兼职(例如;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学学习研究会理事长等)尽一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3部分责任。 在国内外的海、陆、空中跑了 40 多万公里路,参加各种会议、讲学,办各种杂事。在全国除台湾、澳门、青海以外的 29 个省、市做了 550 多场报告。 在

6、全国 26 个省、市、自治区讲公开课 480 多次,接待全国 28 个省、巾、自治区的 36000 多人次来校听课访问、指导。 处理了 11000 多封国内外来信。写了 210 多万字的日记,发表了 84 篇文章,已出版了主编的 3 本书,3 本论文集,l 本专著。 我象个埋头种地的农民,我喜欢在自己班级的田地里耕作,但又不能不到别的地里去干活,这自然挤占了我本来可以用于班级管理的时间。尽管如此,我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都能够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没有在堡垒里战斗,而组成了一个战斗的堡垒,大家形成合力,取得了大于分力之和的效果。 不少青年教师问我:“时间这么少还能当得成班主任您

7、主要靠什么?”我说:“主要靠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引导学生练气功。 ” “您能说详细一些吗?您写成一本书该多好!”许多青年教师这样向我建议。近 l0 年来,先后有十几家出版社的同志催我把这本书写出来,我总觉得不成熟,便拖着。催的人越来越多,不好再拖了,半年前便开始写。我想,自己写的是本记录自己怎么做的书,不是告诉人家怎么做的书。为了让青年班 主任读起这本书来,能够轻松一些,于是许多篇章便像同读者谈心似的,平时,怎么想了, 怎么说了,怎么做了,也就怎么写出来了。从现在起,还有 2436 天就到 21 世纪了,在这两千多天中, “无命”运动前参加工作的老班主任将陆续

8、离开自己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岗位,一批批青年人、要走上这个神圣的位置。班主任工作归根结底要靠青年人来开创新局面,我愿把这本书献给刚刚走上或早已走上这一神圣岗位的青年班主任们,愿和大家一起来商量,探索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方法。大家一起来想办法,把这项许多人都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得效果更好一些。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魏书生1993 年年 3 月月 31 日日魏书

9、生班主任工作漫谈4魏书生简介魏书生,1950 年生。18 岁上山下乡,19 岁当民办教师,21 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任教至今。由于成绩卓著,他先后被评为省先进班主任(1981 年) 、省劳动模范(1982 年) 、特等劳动模范(1984 年、1987 年) 、特级教师(1984年) 、全国优秀班主任(1984 年) 、全国劳动模范(1988 年) 、全国中青年有突出员献的专家(1989 年) 、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1990 年)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 1984 年便指出,魏书生“是个教育家” ,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 ”魏书生的奇迹和荣

10、誉是干出来的。他从 1986 年起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兼书记,后又兼盘锦市教委副主任另外还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 38 项社会兼职。但他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一直坚持上语文课,并当班主任。他是教书育人的模范在他手下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索质高,升学考试成绩每届都名列全市前茅。十多年来魏书生已在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作报告 1100 多场上公开课 600 多次堪称全国之冠。他热爱教书酷爱读书也善于写书至今已发表了 100 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 15

11、 本书。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谈 、 家教漫谈和魏书生文选 (一、二卷)等著作均已重印多次,越来越受欢迎和好评。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出版时,陈幕华、孙起孟、陈锡联、张承先、柳斌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座谈会,对魏书生及其有关著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还特地为家教漫谈一书题了词。魏书生是我国教育界的杰出代表。他工作出色,事迹感人,讲演精彩文章漂亮,论著 不同凡响,很值得人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 (朱凡坤)第一章第一章 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魏老师的报告感动人,吸引人,教育人。平时,我们无论哪级领导作报告,可以说没有超过两小时的,而魏老师的报告作了 3 天

12、半,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孔繁森 1991 年 7 月 23 日日记(人民日报1995 年 4 月 28 日)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5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1978 年 2 月 20 日,我经过 6 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教书的宿愿。面对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愿。两栋平房之间一个低洼的大操场,四周连围墙都没有,这便算是盘山县第三中学。 平房内部还设有顶棚。这样,一位教师讲课的声音便穿过了顶部的人字架,到达第二、第三、乃至第四个教室,大家就这样互相干扰着上课。那时房顶还没有扣瓦,上课时拾头,透过木板缝可以看到白云蓝天,冬天下雪,有的雪花碰巧可以直接飘到室内来。除了教室,没有

13、一个实验室。刚到校,领导便分配我做班主任并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学生呢?也不尽如人愿,初二(6)班还不错,初二(8)班可就难了。56 位同学全是男生,是从各个班级选拔出来的学习后进生。 他们爱玩,怕上课,有几位同学填学生登记表,连父母的名字都写不对。问他,他却埋怨:“都怪我爸的名字大难写!”面对这样的环境,我埋怨过,灰心过,也等待过,想等待环境好了,自己再好好教,自己再搞改革。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槽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想等办学条件标准化了再改革;想

14、等教师地位提高了,自己再安心教学;想等社会上厌学之风改变了之后,自己再认真教书;想等所有的人都努力工作之后,自己再努力。这样坐 等空想的结果,不仅自己没有改变的希望,还可能因为自身的弱点使外界更不如意。我体会到,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 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

15、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面对现实,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不长时间,我任班主任的班级,班风有了明显的变化,那个全是男同学组成的班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6级的学生们也和我成了朋友,他们也帮着我搞教学改革,帮我设计公开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出人意料地高。教书不到半年,组织上便要我做教导处副主任,推辞不掉,我只好改变自己教书当班主任的方法,研究边负责 1500 多名学生的思想教育,边兼班主任教语文课的方法。1986 年 3 月 14 日,市委组织部任命我做学校的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学校被特殊批准为辽宁省重点中学。并更名为盘锦市实验中学。这几年,在国家教委及

16、省市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变,新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和办公美育楼等三座楼房不仅有了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还有了体、音、美专用教室,设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操作室,语音实验室。有了四通打字机、摄像机、复印机等设备。校园内还建了假山、喷泉、植物园昔日简陋的办学条件已成为历史的回忆,昔日不尽如人意的条件没有了,新的不尽如人 意的事情又出现了:新上了许多设备,这些设备的保管、维修不精心;一些专用教室使用率 不高;房子多,设备多于是水费、电费、维修费也跟着成倍增长可见,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进而 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向改变一丝,改变一毫。2.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一天夜间,凉风习习,我到校园内跑步,又到东边的小花园内练了一会气功,然后返回 教学楼,恰逢毕业班的同学晚自习休息,同学们三三两两地步出教学楼。我进了楼,想观察 一下同学们晚自习课间活动倩况。不料在面对我班的走廊处听到两位同学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