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903750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中医面试题中医面试题姓名_ 科室_ 分数_一、一、A 型题型题 (每题每题 1.0 分,共分,共 30.0 分分) 1中焦阳明热炽的辨证要点是( ) A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 B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C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 D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 E身热,咳喘,苔黄2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 A藿香正气散 B芍药汤 C保和丸 D参苓白术散 E四神丸 3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体位常为( ) A被动体位 B端坐位 C强迫仰卧位 D强迫侧卧位 E辗转体位4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 A桂枝加附子汤证 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C桂枝加葛根汤证 D

2、桂枝新加汤证 E桂枝加芍药汤证5急诊处方用纸的颜色为( ) A淡红色 B淡黄色 C淡蓝色 D淡绿色 E白色 6下列哪一项是风热牙痛的证候( ) A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 B患处得热则痛减,受冷则痛增 C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常伴口渴饮冷、口臭等症 D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兼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 E患处受冷受热均使疼痛增加7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 A12 小时 B24 小时 C48 小时 D72 小时 E1 周 8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 A穿刺损伤肺组织 B抽液过多、过快,胸内压突然下降 C胸膜过敏反应 D穿刺损伤肺血管 E空气栓

3、塞9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白薇 C海藻反甘遂 D细辛反藜芦 E藜芦反丹参10葙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几次( )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E5 次 11气胸作闭式胸腔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 A锁骨中线第 2 肋间 B锁骨中线第 3 肋间 C腋前线第 4 肋间 D腋前线第 5 肋间 E胸骨旁线第 4 肋间12下列哪项引起的 STT 改变为继发性 STT 改变( ) A心肌缺 B心肌炎 C心肌病 D心肌损伤 E预激综合症 13有关胸腔穿刺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 A穿刺时应沿肋骨的下缘进针 B穿刺抽液时,穿

4、刺点取浊音明显部位,一般取肩胛线 79 肋间隙或腋中线 67 肋 间 C穿刺抽气时,穿刺点取患侧锁骨中线第 2 肋间 D抽液量每次不超过 1000ml E抽气量每次可超过 1000ml14焦病证邪热壅肺的辨证要点是( ) A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B身热,咳喘,口渴,苔黄 C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D神昏,肢厥,舌绛 E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15药物起效快慢取决于( )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消除 C药物的转运方式 D给药剂量 E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 )16治疗虚劳失精证的主治方剂是下列哪一项( ) A小建中汤 B黄芪建中汤 C八味肾气丸 D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E炙甘草汤17患

5、者头面红肿焮痛,咽喉不利。身热恶寒。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 宜用( ) A黄连解毒汤 B凉膈散 C仙方活命饮 D普济消毒饮 E甘露消毒丹18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 A心 B肾 C肺 D三焦 E脾 19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 A收缩压140mmHg 或(和)舒张压90mmHg B收缩压160mmHg 或(和)舒张压95mmHg C收缩压140mmHg 或(和)舒张压90mmHg D收缩压160mmHg 或(和)舒张压95mmHg E收缩压130mmHg 或(和)舒张压85mmHg20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完成时限有何要求( )A术后即时 B术后 2 小时 C术后 8 小时 D术

6、后 12 小时 E术后 24 小时21皮损表现为丘疹时外用剂型最好选用( ) A洗剂 B粉剂 C软膏 D油剂 E酊剂 22关于嗅诊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尿毒症患者呼吸中有氨味 B肝昏迷患者有肝臭味 C肺脓肿患者痰带恶臭味 D有机磷中毒汗液有大蒜味 E幽门梗阻呕吐物有粪臭味23以下不属于新鲜骨折(成年人)的是( ) A伤后 12 周的胫腓骨骨折 B伤后 3 周的股骨颈骨折 C伤后 3 周内的腕舟骨骨折 D伤后 12 周内的柯雷氏骨折 E伤后 3 周内的尺挠骨双骨折24 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防病的两大纲领是( ) A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B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C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D外避

7、邪气,内养精神 E不妄作劳,劳逸适度2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神农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26 素问五脏别论认为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与下列哪项有关( ) A心肺 B肺脾 C肺肾 D肺肝 E心肝 27下列哪项不是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 ) A血腔 B气胸 C脓胸 D肺水肿 E开胸手术后 28肛门直肠动脉血液来自( ) A直肠动脉,肛门动脉 B肛门动脉,直肠下动脉 C直肠上、下动脉,骶中动脉 D骶中动脉,肛门动脉 E直肠上、下动脉,肛门、骶中动脉29男女具有生殖能力的条件,最确切的是( ) A形体壮 B胃气强 C脾气旺 D肾气盛 E肝气旺 30下列哪项

8、是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征鉴别要点( ) AQRS 波的频率 BQRS 波节律 CQRS 波形态 DSTT 改变 E房室分离二、二、X 型题型题 (每题每题 2.0 分,共分,共 20.0 分分) 31补肾的方法有( )A平补 B温补 C滋补 D调补 E大补 32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有( ) A化脓性感染 B急性失血 C伤寒 D酮症酸中毒 E脾功能亢进33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症状为特征的月经病有( ) A月经先期 B月经后期 C痛经 D经行吐衄 E绝经前后诸证34双香豆素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引起严重出血的原因为( ) A双香豆素有抗凝血作用 B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血浆蛋白结合增加 C阿司匹林

9、有抑制血小板集聚作用 D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捧泄减少 E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血浆蛋白结合减少35火肿的持点是( ) A肿而胀急 B肿而色红 C皮薄光泽 D焮热疼痛 E漫肿宣浮36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鉴别要点是( ) A恶风与恶寒 B发热高与低 C汗出有无 D身痛有无 E脉浮缓与浮紧37 灵枢水胀记载肠覃和石瘕都具备下述症状特点( ) A腹胀大 B状如怀子 C按之坚 D推之则移 E腹筋起 38下列哪些原因是导致瘙痒的常见病因( ) A风 B寒 C湿 D虫淫 E血虚 39以下哪几项为耳胀耳闭之外治方法( ) A咽鼓管吹张 B1麻黄素滴鼻 C5链霉素滴鼻 D25氯霉素滴耳 E鼓膜穿刺抽液40下列治法中

10、哪些是金匮首篇提出的内容( ) A虚实必须异治 B表里当分缓急 C新旧宜有先后 D治病当随其所得 E治病当辨清标本三、问答题三、问答题 (每题每题 3.0 分,共分,共 30.0 分分) 41损伤与肝肾的关系如何? 肝藏血、肝主筋,全身筋肉的运动与肝有密切关系,运动属于筋,而筋又属于肝, 肝藏血,肝血充盈才能使肢体的筋得到充分的濡养,以维持正常的活动。若肝血不足, 血不养筋,则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须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肾之精气充盛,则骨质坚 硬而不易发生骨折,即使发生骨折也易修复。若肾之精气不足,则骨软无力,发育迟缓,骨

11、脆而易骨折或畸形,由于肾与骨的关系密切,骨折损伤必内动于肾,故对骨伤 的治疗,必须采用补肾续骨法。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肾主骨,肝 主筋,筋附于骨,筋骨相连。在损伤中,伤筋能损骨;而骨损亦能伤筋,筋骨损伤可 内动肝肾而影响精血对筋骨的滋养。若肝肾之精血不足、则会影响筋骨损伤的修复愈 合。因此,在伤筋损骨的治疗中,必须着重调补肝肾,使肝肾之精血充足,以充分发 挥精血滋养筋骨的作用,促进损伤的修复痊愈。42中医妇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1)理论具有特色:重视肾、肝、脾、天癸、气血、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及肾 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 (2)病种妇女特有:经、带、胎、产、杂

12、病。 (3)内治突出“调“字:调补脏腑、调理冲任、调治冲任督带、调养胞宫、调控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4)外治重视局部。 (5)强调节欲以防病。43何谓平肝息风药?其分类及功能主治如何? 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 为平肝息风药。可分为平抑肝阳药及息风止痉药两类。 平抑肝阳药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和肝火上攻之 烦躁易怒、头痛头昏等症。 息风止痉药以息肝风、止痉搐为主要功效,主治热极生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 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症。44简述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针对构

13、成传染病流行过程 3 个环节 采取相应的措施。 (1)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报告制度是管理传染源的主要内容。早发现、早诊断、早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中早报告是关键。对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疫。对 病原携带者应进行治疗并随访。对动物传染源,如家禽、家畜应予隔离治疗,必要时 宰杀,对其栖息地进行消毒。对有害动物应大力捕杀。 (2)切断传播途径:对消化道传染病应搞好三管一灭(管好水源、管好饮食、管好粪 便、消灭苍蝇)及个人卫生。对呼吸道传播疾病,应改善居住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必要时空气消毒。对虫媒传染病应大力防虫、杀虫、驱虫。 (3)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性措施,包括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安排 合理营养等。特殊性措施,采用人工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