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初中思想品德粤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_10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725360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初中思想品德粤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_10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初中思想品德粤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_10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初中思想品德粤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_10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初中思想品德粤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_10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初中思想品德粤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_10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初中思想品德粤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_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初中思想品德粤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_10(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政治中考总复习,3.2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南海实验中学 罗新全,中考研究一,以2010-2014年佛山中考题为例,考什么,观察上述表格,你发现佛山中考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中考命题特点一,核心知识年年考,不避忌重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作为核心知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知识回放,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文明的含义,怎样做,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4、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丽中国,为什么,必要性,人口形势 资源形势 环境

2、形势,重要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中考研究二,以2007-2014年佛山中考经典题为例,请思考:从题型、选材 (背景材料) 、设问等方面观察近年佛山中考题的命题特点。,怎样考,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 1、2008年(单选)据下图可以看出我省近几年: A由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GDP总量不断下降 B由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能源消耗总量不断下降 C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实施科学发展初见成效 D单位GDP能耗不断上升,能源环境题问题日益严峻 (注: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C,一、选择题: 2、2009年(单选)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正

3、式施行,这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保证。它的施行 A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水平 B可引导人们开展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C解决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D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一、选择题: 3、2010年(单选)10根据广东省旅游局关于我省星级饭店逐步取消一次性日常用品的通知要求,广东省内星级酒店从2010年4月1日起将不再配送一次性日用品至每间客房,10月1日起将正式取消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对此不正确的认识 A这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低碱生活方式 B这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和公平交易权 C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D这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

4、意识,B,一、选择题: 4、2010年(单选)13广东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一亿。受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到来、流动人口出生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2010年及未来几年全省出生人口都在120万左右。这表明,我省 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解决人口的问题唯一正确途径 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口日益增长与资源、环境日趋恶化的矛盾 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人口素质偏低且老龄化严重 要坚持了发展必须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及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 A B C D,C,5、 2013年(单选) 15据新华社北京2013年4月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5、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该活动的开展是基于我国 A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改变 B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D,问答题部分,2007年(综合探究题) 27背景:2007年是我国发展和改革十分关键的一年,“又好又快”、“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走向的关键词,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结合所学知识,某班同学以“关注社会,认识国情,理解国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

6、收集的部分材料:,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布置,提出了“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一经济工作新思路把过去“又快又好”的提法改为“又好又快”。“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材料二: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能政策,提出了行业生产的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减的约束性指标。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参与研究以下问题:(1)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2)请你结合图表反映的问题,谈谈坚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新思路有什么意义? (5分)(3)有人说:“开展节能

7、降耗活动与我们中学生无关。”你认为呢? (5分),2009年(简答题) 20材料一: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的首要规划目标是“守住l8亿亩耕地红线”。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月前人均耕地l38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只有2亿亩左右,60分布在水源不足和生态脆弱地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守住l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对我们全面小康建设有何意义?答:(1)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l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需要一定数量的耕地来保证;守住这条红线,有利于解

8、决我国l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我国是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形势严峻的国家,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守住这条红线,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为全面小康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010年(综合探究题)背景: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于5月1日正式开幕。近200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参加了这次博览会,是迄今世界博览史上最大的一次盛会。某校初三学生展开“走进世博”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第问略探究世博材料二:历届世博会的主题都体现了“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博理念。今天上海世博会以

9、城市为主题,反映了当今各国对于全球城市化问题的共同关切。据联合国人居组织的预测,到2010年底,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5%。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6%,预计2030年将达到65%。(2)关注城市化的问题对我国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为什么?(3分)体验世博材料三:联合国人居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人美好生活的地方。”然而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3)如何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呢?请你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5分),2011年(综合探究题) 背景:2011年4月

10、28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正式公布。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全面、准确的基本国情国力数据,可以为政府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分成A、B两个学习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围绕“人口资源”的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A组查找收集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做成了图表展示如下:,材料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问题探究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A组展示的图表数据,从中可以得出

11、什么结论? (4分)(2)综合分析A、B组的材料,回答:我国怎样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6分),2012年(简答题) 材料:我国全社会用电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注:201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问:(1)上图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对于上述问题,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应如何作为?(4分),中考命题特点二,中考不回避当年时政热点;大热点、小切点: 2010年世博会(城市化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2011年人口普查(城镇化中的人口问题) 2012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佛山创意文化) 2014年新环保法(把“生态保护红线”写进法律的意义),

12、热点扫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反映现状,人口状况,空气、水、垃圾等生态环境,环境状况,水、耕地、能源、能耗等,政策措施,1、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 2、国家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3、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4、佛山市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材料的呈现形式:文字、数据、表格、图表、漫画,资源状况,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中考预测,一、选择题: 1、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A提高公民节能意识,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满足高能耗企业需求 C.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

13、. 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C,国家此举的根本目的是,中考预测,一、选择题: 2、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A.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B.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降低经济增速 C.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政治生态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清洁能源研发利用能力,D,为此,我们必须,中考预测,一、选择题: 3、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说明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

14、可持续发展 是由于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太合理 要求公民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 有利于引导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A. B. C. D. ,B,这,中考预测,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GDP增速和单位GDP能耗降幅料一:2010-2014年,我国GDP增速和单位GDP能耗情况,二、问答题:,材料二:国务院制定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从能源安全、能源清洁利用、能源体制改革等多方面提出未来能源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一系列约束性指标。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拟定两个问题并写出答题思路。,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GDP增速和单位GDP能耗降幅料一:201

15、0-2014年,我国GDP增速和单位GDP能耗情况,(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变: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信息?变:从材料一中得出什么结论?参考答案:材料一说明了近五年来,我国GDP增速有所减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单位GDP能耗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表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速提质增效显著。,是什么,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GDP增速和单位GDP能耗降幅料一:2010-2014年,我国GDP增速和单位GDP能耗情况,材料二:国务院制定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从能源安全、能源清洁利用、能源体制改革等多方面提出未来能源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一系列约束性指标。(2)经济发展

16、进入新常态,国家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有什么现实意义?变:我国对能源发展提出约束性指标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答: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国家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达到提质增效战略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转变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我国能源紧张的状况,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