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商品学》第十五章食品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7724207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版《商品学》第十五章食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高教版《商品学》第十五章食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高教版《商品学》第十五章食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高教版《商品学》第十五章食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高教版《商品学》第十五章食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教版《商品学》第十五章食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商品学》第十五章食品(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十五章 食品,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第二节 糖类,第三节 茶叶,第四节 卷烟,第十五章 食品,第五节 酒,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一、糕点的原料 主要原料:面粉、食油、食糖 辅助原料:乳品、蛋品、籽仁、蜜饯、肉类、调味品、香料、色素、膨松剂、水等,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二、糕点的类别及其特点 (一)烤制品:以焙烤为最后熟制工序的糕点。 1、油酥类 特点:含油、糖量较大,辅以各种果仁,组织较酥松,口味香甜,口感油润。,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2、松酥类 特点:与油酥的区别在于含糖和油脂较少。

2、,金钱饼,松 酥 饼,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3、酥皮包馅类 特点:松、酥、绵、软,酥皮层次分明,但饼皮易破碎。,苏式月饼,京式八件,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4、浆皮包馅类 特点:组织紧密,表面光润,水和不易向外浸透,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5、松酥包馅类 特点:皮子松酥且有脆感。,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6、烤蛋糕类 特点:组织松软,油腻,口味香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7、面包类 特点:组织松软,营养丰富,入口香甜,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3、糕点,8、饼干类 特点:外形规则,花纹清晰,酥松可口,入口易化,含水量低,食用方便。,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二)炸制品:以油炸为最后成熟工序的糕点 1、油酥类 特点:内质松软,外形饱满,入口香酥。,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2、松酥类 特点:外皮松酥,内质酥松,入口脆香,含水量低,质地坚硬。,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3、酥皮包馅类 特点:酥甜不腻,有油炸香味。,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4、上浆类 特点:产品外观鲜亮或潮润或挂有“白霜”,食之酥松、甜润,清香利口。,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三)蒸制品:以

4、蒸制为最后熟制工序的糕点 1、蒸蛋糕类 特点:滋润滑爽,入口软甜,含水量高。,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2、年糕类 特点:组织软糯,口感细润,甜糯不腻。,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3、蜂糕类 特点:质地绵软,鲜嫩清香爽口,内部呈蜂窝状孔隙,含水量高。,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4、粉糕类 特点:口感松软,无油爽口,清香不腻,具有绿豆之风味。,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四)熟粉制品:是指用经过熟制的米粉或豆粉为主料,加入可直接食用的辅料,成型后不再经过熟制工序的糕点。 1、片糕类:含水量低,光洁细腻,绵软爽口,香甜纯正。,高 等

5、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2、印糕类 特点:粉粒细腻,结构紧密,不松散,有焙炒香味。,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三、糕点的感官质量鉴别 (一)中点的感官质量鉴别 1、形状 2、色泽 3、内部组织 4、口味,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二)西点的感官质量鉴别 1、形状 2、色泽 3、内部组织 4、口味,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一节 糕点,四、糕点的保管 1、温、湿度适宜 2、防虫蛀、鼠咬 3、不混存 4、不长期存放 5、防压 6、经常检查,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一、食糖 (一)食糖的分类 1、按食糖的制糖原料分类:甘蔗糖、甜菜糖

6、2、按食糖的制糖方法分类:机制糖和土制糖 3、按食糖的商业经营习惯分类:绵白糖、白砂糖、红糖、赤砂糖、冰糖、方糖、速溶糖等。,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二)食糖的种类和特点 1、白砂糖 2、绵白糖 3、赤砂糖 4、方糖 5、冰糖 6、速溶糖,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三)食糖的感官质量鉴别 1、色泽 2、晶粒 3、气味和滋味 4、杂质,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二、糖果 (一)糖果的原料 1、主要原料:砂糖、淀粉糖浆和其他甜味料 2、辅助原料:油脂、乳品、胶体、籽仁、香料、色料、有机酸等,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二)糖果的

7、种类和特点 1、硬糖 特点:置于口中耐含,不同品种有不同的色泽、香气和滋味。,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2、蛋白糖 特点:色泽洁白,结构松软,组织细腻,糖体内充满气泡,入口易溶化,不粘牙,香甜可口。,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3、奶糖 特点:入口柔软,易软化,嚼时富有弹性和粘牙。,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4、软糖 特点:多水分、柔软、粘糯、透明或半透明的富有弹性的糖果。,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5、夹心糖 特点:外硬内软或松酥、软润、香甜,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6、巧克力糖 特点:具有发热量大、营养价值高、

8、组织细腻、润滑、入口易溶化、并具有浓郁可可豆香味。,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7、口香糖和泡泡糖 口香糖:以糖粉和聚醋酸乙烯为基本原料制成的耐嚼性糖果。具有清洁口腔、耐咀嚼、香气持久、柔软润滑、爽口怡神等特点。 泡泡糖:具有耐咀嚼和可吹成泡的特点,甜度比口香糖高。,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三)糖果的感官质量鉴别 1、包装 2、形状与外表 3、色泽 4、香气和滋味 5、硬度,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三、食糖、糖果的经营与保管 (1)存放食糖和糖果的场所,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一般不宜超过75%。实践证明,当温度达到20时,巧克力便开始

9、变软,因此保管巧克力糖果的温度应最好在20以下。 ()忌将糖果放在热源附近,以免温度过高而溶化;货架要放在避光处,防止含油脂、蛋白质多的糖果走油。,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二节 糖类,()无包装纸的光糖应放在玻璃瓶中,尽量做到与外界空气隔离,以免吸潮变软。 ()不立即出售的食糖和糖果,不要拆开包装。 ()要防鼠、防虫,防糖果污染损失。 ()根据先进先出和不宜久存者先出的原则,正确地组织糖果的售货工作。 ()掺伴什绵糖果要放在塑料袋中盛装,以防吸嘲。,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导入新课: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之中,有一座狮峰山,山上林木葱茏,片片茶园碧绿苍翠,九溪十八涧蜿

10、蜒其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亨誉世界的“四绝”佳茗西湖狮峰龙井茶。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有用栏杆围起来的“十八棵御茶”,在当地茶农精心培育下,长得枝繁叶茂,年年月月吸引着众多游客。,茶叶,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导入新课:说起这18棵御茶,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相传在清乾隆时代,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乾隆皇帝不爱坐守宫中,而好周游天下。一次,他来到了杭州,在饱览西湖湖光山色之后,就想去看看自己平时最爱喝的茶叶。乾隆和太监一说,这可忙坏了地方大小官员,也忙坏了胡公庙的老和尚,因为根据安排,乾隆要在庙里休憩喝茶。,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11、第三节 茶叶,第二天,乾隆带领大小随从巡游狮峰山。一路上,乾隆深为大自然的景色所陶醉,久久徘徊山间,在太监催请下,始来到胡公庙。老和尚恭恭敬敬地献上最好香茗,乾隆看那杯茶,汤色碧绿,芽芽直立,栩栩如生,煞是好看,啜饮之下,只觉清香阵阵,回味甘甜,齿颊留芳,便问和尚:“此茶何名?如何栽制?”和尚奏道:“此乃西湖龙井茶中之珍品狮峰龙井,是用狮峰山上茶园中采摘的嫩芽炒制而成。”接着就陪乾隆观看茶叶的采制情况,乾隆为龙井茶采制之劳、技巧之精所感动,曾作茶歌赞曰:“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乾隆看罢采制情况,返回庙前时,见庙前的十多棵茶树,芽梢齐发,雀

12、舌初展,心中一乐,就挽起袖子学着村姑采起茶来。当他兴趣正浓时,忽有太监来报:“皇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听急了,随手把采下的茶芽往自己袖袋里一放,速返京城去了。不几日回到皇宫,见太后坐在床边,赶忙上前请安。,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太后本无大病,只是山珍海味吃多了后,肝火上升,眼睛红肿,今见皇儿回朝,心里高兴,病也去了几分,遂问起皇上在外情况,谈着谈着,太后闻到似有阵阵清香迎面扑来,便问乾隆:“皇儿从杭州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如此清香?”,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乾隆心想,我急匆匆赶回,倒是忘了带些礼品孝顺母后,然仔细闻闻确有一种清香散发出来,他用手一

13、摸,想起是狮峰采下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去,已经干了。一边取出茶叶,一边回答道:“母后,这是我亲手采下的狮峰山龙井茶。”“哦,这茶真香我这几天嘴巴无味,快泡来我尝尝!”乾隆忙叫宫女泡了一杯来,太后接过香茶,慢慢品饮,说也奇怪,太后喝完茶汤,感到特别舒适。,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其实这茶,一来品质好,清香可口,去腻消食;二来见到皇儿,心情舒畅,加上茶叶是皇上亲手所采,所以如此连喝几天,居然肝火平了,眼红退了,肠胃也舒服了,太后满心欢喜地告诉皇帝:“儿啊,这是仙茶哩,真像灵丹妙药,把为娘的病也治好啦!”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忙传旨下去,封胡公庙前茶树为御茶树,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送

14、京,专供太后享用。因胡公庙前一共只有十八棵茶树,从此,就称为“十八棵御茶。”,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一、茶叶的分类 1、按茶叶的采摘季节分类:分为春茶、夏茶、秋茶 2、按茶叶的鲜叶初制的方法分类: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 3、按茶叶的加工程度不同分类:分为粗制茶、精制茶和再加工茶 4、按茶叶的商品经营习惯分类: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和紧压茶,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一)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 特征:保持嫩叶原有的青绿色,茶汤绿色清澈明亮,香气清爽,滋味浓爽,收敛性强。 根据干燥方法的不同分为炒青茶、烘青茶和晒青茶,高

15、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1、炒青茶:凡是用锅炒干的均叫炒青。 特点:条索紧结光润,汤色和叶底碧绿,香气香醇,收敛性强,耐冲泡 2、烘青茶:用炭火烘干或烘干机烘干的均叫烘青。 特点:条索较紧结,色泽翠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纯,叶鲜醇,叶底嫩绿匀齐。 3、晒青茶:凡是用太阳晒干的、先晒后烘干或炒干的均叫晒青。 特点:品质不及炒青和烘青,一般香气低,汤色和叶底黄色并带有晒味,这类茶多作紧压茶的原料。,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二)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我国第二大茶类。 特征:干茶色泽乌润,汤色和底叶红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

16、节 茶叶,1、工夫红茶:特有的传统产品、做工精细 特点:条索紧细,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滋味甘醇,叶底匀嫩鲜红。 2、小种红茶:烘干时用松烟熏制,因此产品茶有独特的松烟香味。 特点:茶条粗实,叶质肥厚,色泽乌黑,汤色红浓,滋味爽口。 3、碎红茶:又称切细红茶 特点:外形整齐一致,色泽乌黑,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厚,香气高。,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三)乌龙茶:又叫青茶。制造方法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 特征:茶条较为粗壮,稍松散,香气和滋味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鲜浓,汤色棕红明亮,叶底具有绿叶镶红边的特点。,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第三节 茶叶,(四)花茶:又叫香片花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是在成品茶的基础上,经窨花而成的再制茶。 特征:香气鲜灵,浓郁清高,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澈、淡黄、明亮,叶底细嫩、匀净、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