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培训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718238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课程标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课程标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课程标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课程标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培训(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标准研讨会,(初中物理) 主讲人:徐甜甜,课标修订的背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进程 2001年秋季,教育部确定27个省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的70万中小学生进入新课程实验,同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随后逐步在全 国范围内实施 ;并探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 2002年秋季,扩大实验范围,参加实验的学生数约占同年级学生人数的1820。 2003年秋季,全国起始年级使用新教材学生数达到同年级的35%左右。 2004年秋季,对实验区进行评估,在总结国家和省级实验区经验的基础 上向全国推广,起始年级使用新教材学生数达到同年级的6570%左右。 200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阶段各

2、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进入新课程。,前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十年课程改革的历程。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由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日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物理课程的性质,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与义务教育的性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

3、神的熏陶。从而使物理课程成为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具体表现:1、关注全面发展;2、突出科学探究;3、注重联系实际。,二、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上,注重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 教学目标上,提出三维目标的全面要求(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途径上,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三、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注重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四、修订的主要依据,国家有关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 广泛、

4、深入的调研结果 基础教育物理课程的国际比较结果 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课程提出的要求,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改理念,渗透科学发展观 在本次修订中,本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巩固和强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与要求,提出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及应用性,注重对学生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的理念。为此,在对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保持总体机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等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等内容做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性的调整。,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

5、(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1、规范行为动词,增加可评价性 修订后的课标在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大致认识”、“大致了解”或“初步了解”等模棱两可的说法,增加了可评价性。对教学中不太容易把握的内容,课标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如,教师对“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把握不准,修订为“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其要求就十分清楚,消除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

6、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1、规范行为动词,增加可评价性如:原课标条目“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修订为“理解欧姆定律”,因为“理解”已有计算之意。 如:原课标条目“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修订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因为对该条目不仅要求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了解探究的结果。如:原课标条目“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修订为“知道质量的含义”。行为动词的规范使用。,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2、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在原课标中有些内容条目比较原则,要求比较宽泛,

7、不便于评价,本次修改对有些条目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如:原课标条目“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细化为“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这不仅增加可评价性,而且明确对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不同要求,避免了盲目地人为拔高。如:将原条目“会测量温度”修订为“会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对应要求更加明确,适当降低了难度。,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2、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如:原课标条目“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修订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

8、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原条目中虽然涵盖了焦耳定律,但没有明确列出。如:原课标条目“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修订为“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2、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如:原课标关于压强的是1个条目“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修订后分为2个条目:“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

9、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目标并且更细化明确了。,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3、适当删减或整合内容,重视落实三维目标 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科学素养得到提升,本次修订新课标从四个方面调整了课程内容,适当删减、整合了一些内容,降低了教学要求。如: 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或要求比较宽泛的内容 如:删去了“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这一内容目标;如:在“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中删去了“颜料混合”有关内容。如:删去了“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不笼统提出对功

10、率的要求,而是在机械能中提出“知道机械功和功率”、在电磁能中提出“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要求。,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3、适当删减或整合内容,重视落实三维目标 删去了学生感到困难而高中将会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删去了“的关系”三个字;如: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内容目标。 删去了小学已学过,而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知识 如: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3、

11、适当删减或整合内容,重视落实三维目标 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已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如: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由“理解”下调为“知道”,避免在机械效率问题上进行过多的转化。如:将原来与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有关的3个条目,通过“新材料”将其整合为1个条目,修订为“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而原来相关的3个条目则作为例子列入。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更多空间。,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4、适当增加条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次修订适当增加了个别知识内容。 增加了对后续学习有影响的条目如:增加了“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此内容在小学科学、高中物理皆未明确要求,加之此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增加了此内容。,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4、适当增加条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增加了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条目,为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升。如:增加了“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

13、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条目。,五、修订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一)坚持课程理念,渗透科学发展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4、适当增加条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适当增加条目,以便于进一步明确要求 如:增加了“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串、并联电路中仅要求了解电流、电压的特点,未要求电阻特点,避免老师盲目拔高。 适当增加一些强调探究过程、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条目如: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