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护理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83127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护理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ICH) 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 舒辉,新生儿的原始反射19种,新生儿一出世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这些反射能够反映出宝宝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这类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呼吸反射、惊跳反射、.躯干弯曲反射、.旋转反射、倦缩反射、眨眼反射、听觉眨眼反射、.追踪反射、游泳反射、视觉颈部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避缩反射、交叉伸腿反射及自动踏步等。,意义,密切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是协助医生诊断及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也是使患儿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 我们只有具有高度责任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才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

2、化,给予及时的抢救, 才会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轻后遗症。 而全面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在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存活者的后遗症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 病因 表现 护理,概念,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因缺氧或产伤引起的脑损伤,早产儿多见,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因,1.产伤 2.缺氧 3.其他 4外伤(以产伤为主),病因和发病机制 早产与颅内出血: 胎龄32周的早产儿,室管膜发育不成熟,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 而出血。 产伤与颅内出血: 胎头过分受压,或头颅机械损伤,导致静脉血管破裂而出血。,胎儿过大,产程延长,胎位不正,缺氧缺血窒息与颅内出血: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3、,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而出血, 或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血管破裂而出血。 医源性颅内出血: 频繁头部操作,或不适当的高渗溶液输入,可使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而出血。,产钳助产,胎头吸引,臀牵引,颅内出血高危因素,胎龄小于或等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kg,5分钟阿普加评分小于8分、胎儿宫内窘迫、机械通气时间大于或等于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大于或等于8kPa,最低pH值小于7.2,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8种因素,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最危险因素. 以上8种危险因素提示,加强产前检查及胎儿监护,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预防早产,维持新生儿内环境稳定对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有重要意义.,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的症状

4、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生后12天内出现。常见表现有: 意识形态改变如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 颅内压增高表现如脑性尖叫、前囱隆起、惊厥等; 呼吸改变如呼吸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 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差; 出现黄疽和贫血。,多数病例出生时有窒息,复苏好转缓慢,呼吸困难,12小时内出现大脑皮层受刺激、兴奋性增高的症状,烦躁不安、呻吟、拒乳、单声哭 叫、体温不升、拥抱反射亢进、肌震颤、抽搐、凝视、斜视、眼球颤动、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向消失、呼吸紊乱等,由于新生儿骨缝未合 ,颅压增高征状常不甚明显,

5、前囱可能紧张,但少隆起和喷射性呕吐,角弓反张并不多见。 继之,出现皮层抑制症状,如嗜睡、昏迷、四肢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不规则等,重症和早产儿可无兴奋症状而仅表现抑制状态。 一般损伤型颅内出血较缺氧性的症状出现得早而重,少数病例在生后23天,才显症状,个别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可到病后12月才出现症状。,颅内出血的脑性缺氧以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暂停为多见; 而肺性缺氧以气急、鼻煽和三凹征为主,给氧和啼哭后青紫改善; 心性缺氧往往呼吸深度增加,吸氧后青紫如旧。 抽搐应与窒息缺氧后脑水肿、低糖、低钙、低钠、低镁血症、维生素B6依赖症、颅内畸形、感染、核黄疸等鉴别。,护理,1 严密观察病

6、情 保持绝对静卧 2合理用氧 3合理喂养,护理,4准时用药确保疗效 5维持体温稳定 6做好基础护理 7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1 病情观察护理,生命体征 呼吸暂停是本病恶化的主要表现。一旦有呼吸不规则及呼吸困难应马上报告医生,积极协助抢救。 观察神经系统症状,1 病情观察护理,神经系统症状:新生儿颅内出血由于损伤的部位、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成熟程度的不同,而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症状。 患儿出血量较少或小脑幕上出血为主者,早期以兴奋为主,表现为激惹、烦躁、尖叫性啼哭。 出血量较多的患儿常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反应差、嗜睡、甚至昏迷。,1 病情观察护理,观察囟门 囟门饱满、紧张、防止脑疝发生

7、。 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保持绝对安静,保持绝对安静,头部应制动 体位 抬高患儿头肩部15一30,以减轻颅内压,右侧卧位。 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做到动作轻柔、迅速、准确。减少移动,因过多的搬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耗氧量,加重颅内出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避免一切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烦躁、哭闹,必要时遵医嘱正确使用镇静药。避免血压波动,防止加重颅内出血。,2合理用氧,合理给氧 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及早合理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损伤的关键。 护理上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3合理喂养,观察新生儿的摄入情况

8、患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有的患儿吸吮、吞咽反射消失,因此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记录液体摄入量,以保证机体生理需要。 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哺乳,以防因吸奶用力或呕吐加重出血。 对于出血轻者用滴管滴喂,出血较重而出现拒奶、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者留置胃管管饲奶液,以保证营养供给。 由于新生儿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差,贲门括约肌松弛,应少量多次喂奶,给奶速度要慢,以防发生溢奶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4准时用药确保疗效,镇静、止惊 患儿出现烦躁、尖叫等惊厥先兆时,应立即处理。 鲁米那具有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减少颅内出血和止痉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为镇静、抗惊厥的首选药物,早

9、期应用效果较好用药后严密观察,防止呼吸抑制、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 脑水肿者首先应用地塞米松和速尿,因甘露醇是一种强脱水剂,颅内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有加重颅内出血的可能,故应慎用。 输注葡萄糖时要注意速度及浓度。因高血糖可引起高渗血症,颅内血管扩张,甚至颅内出血,故血糖监测也很重要。,4准时用药确保疗效,止血维生素K1新鲜血或血浆,以补充血容量、增加凝血因子等。 营养脑细胞药物。(脑活素、申捷、胞二磷胆碱),VITK1,【用法和用量】 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5m

10、g。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3、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静注过快,超过5mg/分,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曾有快速静脉注射致死的报道。肌注可引起局部红肿和疼痛。新生儿应用本品后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和溶血性贫血。,5例成年胆囊炎患者,5%gs250ml,vitk1-10mg,ivgtt约3分钟出现胸闷,2例iv地米5mg3例直接换空糖水后约5分钟缓解。 请老师及同行朋友们解答是过敏还是药物的副作用?,另外3例:1例,静滴维生素K1时突然出现咳嗽不止,面色潮红,口唇

11、略发绀,出冷汗,头晕、胸闷、烦躁不安。查体:生命征还平稳,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心率增快,律尚齐,无杂音。腹(-)。2例,是使用后突然晕厥。-后查说明书,不良反应中明确说明:静推速度过快,都可出现以上现象。属于过敏反应。经给予更换液体,地米静推后,均可缓解;晕厥2例用了肾上腺素。,5维持体温稳定,维持正常体温 最好维持中性温度,体温过冷或过热都会增加氧的消耗量。 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6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 因患儿不宜搬动,头部长时间采取固定体位,易发生痰堵而加重缺氧。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新生儿反应低下,无力咳痰,

12、有时表现为突然面色紫绀,呼吸节律不整,提示可能有痰,需要清理气道。,7 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 有条件可采用空气净化设备。 皮肤护理:床上擦浴。 口腔护理 脐部护理 臀部护理,健康教育,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预防医源性颅内出血。,健康教育:三早,第一早,早发现早预防,有备无患 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率高,非常凶险,但只要能早发现早预防,就可以阻止造成颅内出血的某些因素。 1.重视产前检查 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第一步 怀孕时一定要重视产前检查,特别是孕中、后期的产检,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如果经产检发现问

13、题,就要按约复诊并根据医生建议及时干预。 对策:适当锻炼,少吃高糖高脂肪食物,患有糖尿病的准妈妈要控制好病情,以免胎儿过大引发难产;怀孕后期不宜参与重体力劳动,应预防早产;日常活动时要留心保护好腹部,避免遭到外伤引发早产。 因为胎儿个体差异的关系,胎动次数和强弱也不同,只要动得有规律就表示胎儿发育正常。,健康教育,2.做好胎儿监测 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第二步 胎儿在宫内的活动情况,准妈妈可以通过数胎动这个简单的办法获知。对胎儿进行监测可避免发生宫内缺氧。 对策: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抽出一个小时专心数数就可以了。,健康教育,第二早,早治疗挽救宝宝生命 一旦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尽早治疗就能降低死亡率,争取康复的机会。同时,医生抢救新生儿颅内出血时会采用多种措施和药物,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挽救宝宝的生命,作为家长需要了解这个病的基本情况,并积极配合治疗。,第三早,早训练促进大脑康复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新生儿颅内出血抢救过来后,未来病情发展是很难估计的,虽然轻、中型患儿后遗症发生率较低,但一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症状。尽管如此,却并不表示宝宝将来一定是残障, 但这需要爸爸妈妈付出非常巨大的努力,比如坚持让宝宝进行康复训练,尽量开发他的智力。,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