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673047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202 大小:5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2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03,申 论,EM: QQ: 479449417,主讲:廖永艳,2009-03,公务员考试,不是知识性的考试而是能力的考试,2009-03,申论,是模拟公务员实际工作情景的考试,2009-03,申论概述,一、申论的由来“申论”一词,出自孔子所说的“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2009-03,申论概述,申论,顾名思义,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其基本的涵义可以从“申”和“论”两个层面来分析。,2009-03,申论概述,“申”,就是申说、议论的意思。“申”字当“说明”、“申述”讲,大家并不陌

2、生,如“申明理由”、“三令五申”等。一般字典、词典都把“说明”、“申述”列为“申”的基本义项。因而,如果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阐释的意思。 “论”则是在申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发挥与阐释,至少包括观点、逻辑和结构三个组成部分。,2009-03,申论概述,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述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出:“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可见,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一概都可称之为“论”。但每种“论”又各有特点。,2009-03,申论概述,由此可见,“申论”一词最本质的涵义就是要在“申”的基础上“论”,即在实然性判断

3、的基础上进行应然性的阐释。申论考试首先要求考生读懂材料,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现问题症结所在,进而提炼出核心概念,然后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发掘自身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理论功底,对这一事实加以系统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案,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所以,只要我们深刻理解了“申论”一词的涵义,也就已经掌握了一半的申论答题方式和技巧。,2009-03,申论概述,二、申论考试的含义(1)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2009-03,申论概述,(2)申论不同于作文。作文只是要求应试者根据

4、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应试者文字功底。而申论则不仅限于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应试者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2009-03,申论概述,(3)申论不同于“策论”。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和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察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2009-03,申论概述,三、申论考试的主旨主要考查考生的 阅读理解的能力 综合分析概括

5、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2009-03,申论概述,(一)阅读理解能力指这些“半成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概括的敏捷性与准确度,要求应试者在阅读时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而非简单的就事论事,要求应试者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善于发展辩证的看问题,根据不同情况研究和解决问题。这些半成品的资料,从内容上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材料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有一定影响面而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客观叙述为主;一种是资料由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装而成。,2009-03,申论概述,(二)分析概括能力它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阅读能力(弄清楚给定“材料”反映

6、的问题)与阅读行为(善于对给定材料反映的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分清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分清相关联的问题与无关联的问题,分清可解决问题与不可解决问题)来体现的。,2009-03,申论概述,(三)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两种能力:一是处理一般事物的能力;一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般和突发是相对而言的。公务员不仅要面对一般的日常事物,例如各种会议、各种例行的简报、资料汇编等等,还要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例如在各种天灾人祸如洪水、地震、流行疾病、交通事故、瓦斯爆炸等灾难面前,如何来应付这两个方面问题,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注意事项:在综合分析资料时,要弄清其究竟反映些

7、什么问题,要抓住主要之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所提的意见或办法即方案,要有可操作性,要便于落实。在构想对策时要通盘考虑,避免各对策之间相互矛盾。,2009-03,申论概述,(四)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规范、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说理透彻。,2009-03,申论概述,2009-03,申论概述,四、申论考试的特点1)考试材料呈现的特点材料是一组分散的材料,文字篇幅长,阅读量大2)材料反映出问题的特点A、时代性、针对性材料反映的问题带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集中 于热点问题或焦点问题,B、公共性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一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问题,大家有话可说,不会是非常生僻的主题,2009-03,申论概述,五、

8、申论考试的命题趋势 (一)给定材料从单一型转向综合型。 单一型材料有三次:(2000、2001、2003), 综合分析材料有五次:(2002、2004、2005、2006、2007) 。,2009-03,申论概述,(二)试题要求从分立式转向综合性。2001年的申论要求是: (1)有条理的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2)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3)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2009-03,申论概述,(三)阅读材料的难度逐渐加大。一方面 ,给定材料的分量越来越多。例如第一次申论考试的

9、材料是1500字左右,而2004年试题给定材料已经达到了4500字左右,2005年的材料也有4000余字,2006年的材料一下子达到了8000多字。,2009-03,申论概述,另一方面,资料从形式来说更喜欢用形式上杂乱无序的资料汇编式。是资料汇编的形式,围绕某一个热点问题,摘录组装而成。这种形式的材料往往没有什么顺序可言,上一条和下一条没有什么因果关系。除了2000年试题,其他基本上都是以资料汇编形式出现的。 以后这种形的复现率也是比较大的。以资料汇编形式为多,无形中加大了阅读难度。,2009-03,申论概述,再一方面,题目要求变化很大。,2009-03,申论概述,六、申论考试中应试者的注意事

10、项 (一)平时就要注重写作知识的积累和基本功的训练; (二)要把握好答题的“四个环节”。申论考试要求应试者熟悉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这四个环节的详细内容与要求,尤其要舍得在阅读资料上下功夫。 (三)要认真审题。审题就是认真分析所给的申论要求,弄明白要求应试者做什么。,2009-03,申论概述,六、申论考试中应试者的注意事项 (四)要重视答题时的限制性要求。一是要紧扣资料答题。要局限于试卷上给定的资料,不得离开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随意去写联想、发感受,那就偏离了撰写申论文章的目的;二是要注意字数限制。在申论考试中,一般是概括主题150字左右,提出对策350字左右,进行论证1200字

11、左右,其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所规定字数的10% 。 (五)在提出问题时,要把个人定位搞准确。 (六)要做好考前的“演习”。,2009-03,申论考试技巧,一、考申论应做到:站点要高-观整体层次要高-懂战略立意要高-出新意,2009-03,申论考试技巧,二、考申论还应做到16字:概括全面对策可行论证深刻言语规范,2009-03,申论考试技巧,(一)概括全面要求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1、概括宏观化 例如06北京公务员考题中,资料里有政府的失信事件,有政府的出尔反尔事件,有政府的监督缺位事件,有政府的诚信事件,有政府的求实事件,那么,该如何概括?有的考生概括为“政府的诚信缺失”。这就不全面。政府

12、的求实事件怎么办?我们必须跳出来,宏观一下,概括为“政府的行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这样就很全面了。,2009-03,申论考试技巧,2、每一个资料的主题在概括里必须都要有所反映。不能只概括部分资料。3、结构要完整。即有开头、正文和结尾。,2009-03,申论考试技巧,(二)对策可行:什么是可行?你假如是公务员,是这个建议的执行者的话,你能否办的到?如果你设身处地地认为你可以顺利完成,就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2009-03,申论考试技巧,对策可行要注意几点:1、把对策具体化。具体化可以理解为人、财、物如何配置。说的越具体就能避免假、大、空的语言。而假大空是申论最忌讳的语言。,2009-03

13、,申论考试技巧,2、从政府的层面思考问题。也就是说,面对一个消极的社会现象,我们如何从财政、历史、传统、制度、态度、认识等诸多方面解决它。,2009-03,申论考试技巧,3、资料中“专家”的建议是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尽量拿来借鉴。,2009-03,申论考试技巧,(三)论证深刻。“深刻”就是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现象”在资料里寻找,而“本质”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2009-03,申论考试技巧,(四)语言规范。申论的语言不要求太华丽,但要求规范。什么是规范的申论言语?例如,“这个问题很严重”是生活语言,规范的申论语言就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再如“我想我是对的”,规范的申论语

14、言就是“我的想法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此等等。,2009-03,申论考试技巧,三、平日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半月谈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网络官方论坛,2009-03,公务员考试申论四大忌,能否最终取得公务员考试报考职位,公务员考试是否能够取得最终成功,申论被视为重中之重。多位从事公考辅导实践和经验的专家,指出申论四大忌: 忌“偏激” 忌“离题” 忌“散乱” 忌“虚华”,2009-03,公务员考试申论四大忌,(1)忌“偏激”,即忌思想偏激,心态不公正。有的考生把申论考试当做发泄个人情绪的机会,在答题时喜欢表达过激的观点和思想,或所站立场不公、不正,只代表问题的一方说话,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

15、题。,2009-03,公务员考试申论四大忌,(2)忌“离题”,即忌脱离给定材料,自己假设前提答题,或前后与主题相互脱离。这种情况在考生对第一题(概述主要问题或主要事实)和第二题(提出解决方案)作答时尤为常见,特别是在提出方案时,常有考生提出“如果有什么情况发生,就怎么办”、“如若这样不行,就那样处之”的措施,脱离材料中所蕴藏的既定主题的要求,假设种种前提,看似考虑周全,实则未得要领。,2009-03,公务员考试申论四大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离开题目给定的身份答题。习惯于自身角色,缺乏模拟思维,无视考题要求,撇开虚拟身份,着力于自身长期实践的工作或专长,以实击虚,导致自身定位不准确,其结果只是自

16、觉分析论证精深独到,实则相去甚远。,2009-03,公务员考试申论四大忌,(3)忌“散乱”,即忌考生作答主题不明,内容繁杂,层次模糊不清,逻辑混乱,系统性不强。 不能有效立足于整体思维,谋篇布局,分析材料时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或者概述问题不集中,陷入零散的材料中,有一个算一个,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抓不住要害;或者陈列方案时,没有系统,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或者论证方案时,取小舍大,舍本逐末。整个作答前后杂乱,不能抓住既定主题,一以贯之。,2009-03,公务员考试申论四大忌,(4)忌“虚华”,即忌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不实不透,文章堆满了不能解决问题的华丽辞章。有的考生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找出其症结之所在。对问题的概述模糊不清。所提出的对策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文章喜欢滥用华丽词句,看似情意融融,实则不管用。,2009-03,申论考试勿犯,一、违背客观公正原则。 申论材料来自于客观实践,又是检测考生行政能力的,因而它要求客观公正。因而,申论拒绝虚构和夸张,拒绝个性化与情绪化。但申论并不排除建基于事实和理论基础上的合理推理和想象,也不必掩饰对好人好事的认同和赞许,也不必隐藏对对坏人坏事的否定和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