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课件】社会保障教程课件2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663360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课件】社会保障教程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社会课件】社会保障教程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社会课件】社会保障教程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社会课件】社会保障教程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社会课件】社会保障教程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课件】社会保障教程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课件】社会保障教程课件2(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障教程,齐海鹏 2006年9月,制度篇,第六章 养老社会保险 第七章 医疗社会保险 第八章 失业社会保险 第九章 工伤、生育社会保险 第十章 社会救助 第十一章 社会福利 第十二章 军人社会保障,第六章养老社会保险,第一节 养老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国外养老社会保险概况 第三节 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 第四节 现行城镇职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 第五节 补充养老保险 第六节 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第一节 养老社会保险概述,一、养老社会保险的概念与特征 养老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国家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社会保险的特征:

2、 参与保险与享受待遇的一致性 保障水平适度性 享受待遇的长期性 保障方式的多层次 与家庭养老相联系,紧密配合。,二、养老社会保险项目体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公务员养老保险 农民养老保险 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 其他职业者养老保险,三、养老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从一般意义上说,是全体劳动者,或者说每个劳动者都有权获得他们年老时所需要的生活补偿。但权利实现的程度又受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 养老保险的对象与范围,通常称之为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养老保险或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劳动者量的界限。 “广覆盖”的目标是:(1)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

3、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华侨和台港澳投资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2)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的全部劳动者,包括所有的固定工、合同工、合同临时工及各类企业的离退休人员;(3)将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4)将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私营企业主,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扩大到自由职业者。,四、养老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保证基本生活 公平与效率兼顾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管理服务社会化 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五、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构成,退休年龄与享受资格 年龄、投保年限、工龄、居住条件 养老金的计算和给付 计算方法:均一制 、工资比例制 养老金的给付:给

4、付范围、给付项目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筹集形式分为:缴费式和缴税式 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比率与筹资模式相关,第二节 国外养老社会保险概况,一、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 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 1889年德国颁布老年和伤残社会保险法,标志现代养老保险制度产生 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起一套老年、遗属和病残人员的保险制度。,二、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模式,1、投保资助型(传统型)养老保险。这一类型由德国首创,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施这种类型。它是通过立法程序强制工资劳动者加入养老保险计划,强制雇主和劳动者分别按照规定的投保费率投保,并要求建立养老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多层次退休金,国家是养老社会保险

5、的后盾,在财政、税收和利息政策上给予资助。 2、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该制度也称公积金模式,是一种固定缴费的模式,对缴费率有具体规定,待遇由所缴费用以及利息决定。缴费及利息积累在每个人的帐户上。当投保人年老、伤残或死亡时,帐户上的钱可一次或按月支付。缴费由雇员和雇主共同承担。某些公积金允许提前支付,如购买房屋、教育贷款等。 3、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该制度由国家(或国家和雇主)全部负担雇员的养老保险费,雇员个人不缴费,是一种典型的福利型的养老保险制度。,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国际趋势,增收节支,缓解现收现付制度的财务危机 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对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开展投资运营,第

6、三节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创建时期(19511966) 遭受破坏时期(196619760 恢复时期(19761984),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80年代中期,养老金由企业自行负担的“企业保险”,适应不了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问题是:一是新老企业退休费用负担畸轻畸重,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大量新出现的非国有经济组织的职工没有被纳入进来; 三是随着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原有的等级工资制度被打破,新建企业已经没有标准工资,按标准工资作为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办法难以实行下去。 四是

7、人口老龄化的要求。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退休人员的人数增长快,绝对量大,养老保险金给付多。,(续一)改革步骤,实行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统一缴费比例:企业为20%,个人4%8% 统一个人账户,按本人工资的11%记入 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基础养老金为20%;个人账户养老金为储存额除以120,(续二)1998-2000年的完善措施,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加强基金征缴 基本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落实转制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政策,三、改

8、革难点养老保险转制成本消化问题,转制成本的含义与规模 转制成本的负担方式 转制成本采取的消化方式,第四节 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人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 (二)基金筹集与管理 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1关于统筹基金的筹集与管理,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统筹基金,并以省为单位进行调剂。 统筹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严禁截留、挤占、挪用。 财政专户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存入财

9、政专户的基金不仅仅是节余,基金的收支都要通过财政专户拨付。 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是一个监督专户,是财政部门履行职责的一种手段。 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是向社会保障预算过渡的一种必要手段。 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与一般的财政专户不同,不能混用。因为它事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2关于个人账户基金的筹集与管理,个人账户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个人账户基金只能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 职工跨统筹范围流动时,个人账户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可以继承。 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按国家规定存入银行,全部用于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

10、利率 。,(三)基本养老金领取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二是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三是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构成 决定规定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年发给。 决定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过渡性养老金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R“中人”临界点之前的

11、本人缴费年限,(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范围 离休费、退休费、退职生活费;各种补贴;丧葬费;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其他费用。 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 退休金标准进行调整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退休金随物价指数的上升而增加;(2)退休金随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增加;(3)退休金与物价、工资增长双挂钩;(4)在普通退休金之外加发与工资收入挂钩的退休金。,(五)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并实现市场化运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同

12、时鼓励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公务员(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仍维持不变。 由财政全部供款的事业单位,仍维持现行制度;已改制为企业的,执行城镇企业制度,并保持已退休人员的待遇不变;由财政部分供款的事业单位另定办法。 公务员调入企业的,执行企业的办法;企业职工调入机关的,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办法。 已经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地区,要继续完善制度。 主要特征:(1)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每年根据实际需要列入预算支付;(2)待遇与工作年限挂钩,以退休时工资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离休人员100%,退休人员75%-88%,退职人员40%);

13、(3)退休干部由原单位管理;(4)退休法定年龄,男为60岁,女为55岁。,第五节 补充养老保险,一、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年金的类型 企业年金的实施条件 企业年金的资金来源 企业年金的管理,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投保,也可以向商业性保险公司投保。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国家给予税收优惠。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也可以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结合起来,即在企业办理补充养老保险时,采取企业和个人双方共同筹资的办法形成企业年金基金,计入个人账户,归职工个人所有。,三、职工互助补充养老保险,职工互助补充养老保险,是由工会组织举办的补充养老保险形式。是对企业

14、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补充。在资金筹集上,采取个人和工会共同负担方式 ,其资金来源可以是本单位拨付的专用资金,也可以是工会的创收。,第六节 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一、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历程 我国农村在50年代至60年代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 改革开放,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受到冲击和削弱,主要表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小家庭迅速增加;农村人口跨地区或城乡迁移的速度和规模不断上涨,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农民的土地收入增长缓慢,无法保障老年的基本生活需求。 1992年1月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

15、。 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进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任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二、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指导思想自我保障 性质与目的非营利性、维护社会安定 保障对象农村各类人员一体化 资金筹集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 保障水平及缴费标准 保险方法积累储蓄 基金管理与保值增值 管理体制,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化程度低,保障标准低;资金来源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管理机构经费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6、,投保能力有限;集体补贴标准干群差距过大,影响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完善措施: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财政支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水平;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第六章考核要求,识记:养老社会保险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企业年金 领会:1、养老保险的基本特征。 2、 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 规定。 应用: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第七章 医疗社会保险,第一节 医疗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国外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第三节 中国城镇职工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第四节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一节 医疗社会保险概述,一、医疗社会保险含义与特点 医疗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建立医疗保险基金,为劳动者提供疾病所需医疗费用资助的一种社会保障险制度。 医疗社会保险的特点 医疗社会保险具有普遍性 医疗社会保险涉及面广,更具有复杂性 医疗社会保险采用医疗服务的补偿形式 医疗社会保险的发生频率高,且费用难以控制 医疗社会保险服务具有商品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