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理试卷必修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5765406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地理试卷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地理试卷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地理试卷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地理试卷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地理试卷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地理试卷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地理试卷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8 页洛社高级中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地理(必修)期中考试试卷命题:沙进步 审核:顾建英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第第 I 卷(选择题、判断题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共 70 分)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 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 3030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2013 年 9 月 13 日,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称,发射于 197

2、7 年 9 月 5 日的旅行者 1 号已确认飞出太阳系,正式进入星际空间!结合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完成12 题。1关于图中天体系统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2目前旅行者号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中其他恒星系统 B. 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 扰 4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A.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B.产生“磁暴”和“极光” C.诱发潮汐现象和降水量变化 D.干扰电离层和无

3、线电长波通讯 5一架飞机于 5 月 1 日上午 8 时从上海(东八区)起飞前往纽约(西五区) ,起飞时纽 约时间是 ( ) A.5 月 1 日 21 时 B.4 月 30 日 21 时 C.4 月 30 日 19 时 D.5 月 1 日 19 时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完成第 6 题。第 2 页 共 8 页6甲图 M 点的纬度、乙图 N 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 1 月 B60 7 月 C60 1 月 D 30 7 月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 ,完成 78 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6634 B.图中角 是黄赤

4、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8若黄赤交角变为 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全球无冷暖差异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读图,完成 910 题: 9图中四地自转速度的正确排列是( ) A.线速度:丁乙 B.角速度:乙丙 C.角速度:丙乙 D.线速度:甲乙 10当丁地出现极昼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甲乙 B.正午太阳高度:乙丙 C.昼长:甲乙 D.夜长:甲丙1111 月 22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

5、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214 题12. 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 )A. a-c B. c-a C. b-d D. d-a 1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候是( )A. b-c B. a-b C. a-c D. b-d 14.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是 ( )第 3 页 共 8 页A. c-d B. c-a C. b-d D. d-a 资料: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影响因素不同,导致区域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读图,回 答 15-16 题。15与丙省相比,丁省具有的特点是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6、B.陆地交通便捷 C.畜牧业比重大 D.服务业较发达 16导致甲区域和乙区域年平均气温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的差异 B. 海陆位置的差异 C. 地势高低的不同 D. 植被条件的差异 17泰国自 2011 年 7 月以来连降暴雨引发洪灾,截止 11 月 7 日首都曼谷市有 20%的面积 被浸泡在水中,若想实时获取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分布及面积等信息,优先选用的地理信 息技术应是:( ) A人工实测 B电脑虚拟技术 C遥感 D全球定位系统 下图 “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8-19 题。第 4 页 共 8 页18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

7、能分别是:( )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19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2010 年 9 月 22 日网易探索栏目记者在巴西牧场采访,看到牛群正在伤痕累累的土地 上吃草,这里曾是茂密的亚马孙雨林,放牧导致巴西亚马孙流域的森林采伐每年吞噬掉 数千平方英里不可替代的林地。据此完成 20 题。 20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雨林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

8、旺盛 生物生长迅速 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 B. C. D.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 21-22。21 图中表示“煤炭开采”的数码是( ) A B C D 22 下列措施不利于山西煤炭资源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引进技术发展高新产业 B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 C延长煤炭产业的产业链 D以廉价销售策略扩大煤炭生产规模第 5 页 共 8 页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完成 23-24 题。23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24田纳西河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 扩大

9、了耕地面积稳定了灌溉水源 避免了洪涝灾害增加了土壤肥力 A B C D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 2527 题25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26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27.“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10、“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第 6 页 共 8 页A、 B、 C、 D、 28.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苏南模式的是( )29.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 B. C. D. 30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

11、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正确的涂正确的涂 A A,错误的涂,错误的涂 B,B,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3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 32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辐射。 ( )33我国北方的住宅小区,相同高度的建筑,楼间距一般大于南方。 ( )34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圈上各地太阳高度为 90。 ( ) 35.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 ) 36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

12、 ) 37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开发的成本太高。 ( ) 38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 39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江苏的社会经济发展。( ) 40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 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 )第第 IIII 卷(共卷(共 3030 分)分) 三、综合题(四道大题,共三、综合题(四道大题,共 3030 分)分)41下图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 分)ABC.D第 7 页 共 8 页(1)此时是北半球的_(节气),地球即将运行到公转

13、轨道的_ (近日、远日)点附近。 (2)该日 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度,全球正午太阳高 度的分布规律是 _ _。 (3)此日,C 点的夜长是_ _小时, D 点的昼长是 小时。 (4)ABCD 四点中,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有 。42阅读分析材料,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7 分)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 267.4 万平方千米。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将下列代号填入上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 (分) A 风力作用为主 B 流水作用为主 C 年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D 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我国西北地区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写出三个要点,3 分)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 分) 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