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课件第24讲 防排水施工工艺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651186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课件第24讲 防排水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隧道工程》课件第24讲 防排水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隧道工程》课件第24讲 防排水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隧道工程》课件第24讲 防排水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隧道工程》课件第24讲 防排水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课件第24讲 防排水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课件第24讲 防排水施工工艺(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围岩预支护(预加固),装渣与运输,初期支护,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防排水施工工艺,辅助坑道,二次衬砌,隧道爆破施工技术,第六节 防排水施工工艺,隧道防水 防水混凝土 注浆防水 防水板,注浆防水: (1)隧道工程施工应根据地质情况、掘进和支护的方式、支护预期的变形量、相邻隧道的相互影响及其构筑物的位移、沉降、水资源保护的要求进行注浆防水方案的选择。,(2)对地质预测、预报有大量涌水的软弱地层地段,宜采用地表或洞内全封闭超前预注浆。 (3)在开挖后如有渗漏水或大股涌水时,宜采用支护前围岩注浆。 (4)当初期支护表面有超出设计允许的渗漏水时,应用回填注浆或径向进行处理。

2、 (5)富水隧道宜采用分区隔离防排水技术,区段长度根据洞内渗漏水量大小确定,富水段可按二次衬砌长度分区,分区采用带注浆管的背贴式止水带,发生渗漏水时可进行注浆。,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分区防水”,每个防水分区内埋设注浆圆盘(嘴)底座和注浆软管:将专用注浆圆盘(嘴)点焊在防水板上,周边用密封膏密封,防止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时水泥浆液堵塞注浆嘴;将软管一端接在注浆嘴上,另一端引至二次衬砌内表面集中面板上,逐一编号,待二次衬砌背后某处漏水需注浆时,可按编号注浆堵水。,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采用分区防水区段,注浆顺序为先进行拱顶处回填注浆,再进行背贴式止水带上花软管注浆,最后进行分

3、区的注浆嘴注浆。,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二、结构防水板施工,(一)基面处理,主要对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表面凸凹不平处及外露突出物进行处理。,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处理基面渗漏水,采用回填注浆进行堵水,以保持基面无明显漏水。,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2)对初支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处理,使防水层铺设基面平顺,表面平整度应满足两凸出体的高度与间距之比,不大于1/6 。(3)欠挖超过5cm的部分需作处理。(4)隧道断面变化或突然转弯时,阴角应抹成半径大于5cm的圆弧,阳角应抹成半径大于3cm的圆弧。,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钢筋网,注浆管头,锚杆,(5)对初期支护混凝土表

4、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尖头等硬物割除。,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1)将垫衬横向中线 同隧道中线对齐。,(2)由拱顶向两侧边墙铺设。,(3)采用与防水板同材质的80mm专用塑料垫圈压在垫衬上,使用射钉或胀管螺丝锚固。,(5)垫衬缝搭接宽度不小于5cm。,(4)锚固点应垂直基面并不得超出垫圈平面,锚固点梅花形布置。锚固点间距,拱部为0.50.8m,边墙为0.81m,底部11.5m,凹凸处应适当增加锚固点。,(二)缓冲垫层的铺设,土工布和聚乙烯泡沫塑料。,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三)防水板铺设,防水板加土工布,“无钉铺设”,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3)防水板铺设可采用自制

5、台车进行。需从上向下环向铺设,相邻两幅接缝错开,结构转角处错开不小于规定值。,(1)防水板铺设前,应检查防水板是否有变色、波纹(厚度不均)、斑点、刀痕、撕裂、小孔等缺陷。如存在质量疑虑,要进行张拉、防水和焊缝张拉强度试验,如发现防水板有裂纹、针孔等应立即修补好。,(2)防水板的固定可采用热合器,使防水板融化后与塑料垫圈粘结牢固。,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5)在检查焊接质量和修补质量时,严禁在热的情况下进行,更不能用手撕。(目测及尺量检查、充气检查),(4)铺设时根据基面平整度的不同,应留出足够的富余量,防止浇注混凝土衬砌时因防水板绷得太紧而拉坏防水材料或使衬砌背后形成积水空隙。,第七

6、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四)防水板搭接,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通常采用自动爬行热合机双焊缝焊接,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防水板之间搭接宽度15cm双焊缝的每条焊缝宽15mm,两条焊缝之间留有不小于1.5cm宽的空腔作充气检查用。,(五)质量检验(自学),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三、防水混凝土施工,(1)防水混凝土施工尽量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进行,施工前要做好初期支护的注浆堵水和结构外防水的防水层铺设。,(2)为减少水化热的产生,施工时在混凝土中掺入部分粉煤灰,借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粉煤灰采用级标准,掺量不大于25。,(3)混凝土搅拌要达到色泽一致后方可出料,拌和时间不应

7、小于2min。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拌和车运送,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出现离析、漏浆,并要求浇注时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损失减至最小或者损失不至于影响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与捣实。,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4)防水混凝土的灌注:,二次衬砌拟采用模板台车和组合钢模板,每次立模长度为912m为宜。,模板要架立牢固、严密。,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等距离(小于振捣半径)地插入,均匀地捣实全部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采用高压输送泵输送入模。,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隧道拱顶混凝土灌注采用泵送挤压混凝土施工工艺,拱顶宜设计三个灌注孔,由后向前灌注。,在拱顶最高位置贴近防水板面预埋注浆管。,作为排气孔,排除

8、拱部附近空气,减小泵送压力;,通过灌注过程观察灌浆情况,检查混凝土饱满程度;,作为注浆管,对二次衬砌实施回填注浆,以弥补混凝土因收缩或未灌满造成的拱顶空隙。,混凝土灌注完毕,待终凝后应及时采用喷、洒水养护。,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一)止水带分类,四、变形缝、施工缝施工,按用途分为两类,变形缝用止水带,用B表示,施工缝用止水带,用S表示,按材料分为三类,塑料止水带,用P 表示,橡胶止水带,用R 表示,钢边止水带,用G 表示,按设置位置分为两类,中埋式止水带,用Z表示,背贴式止水带,用T表示,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二)背贴式橡胶止水带,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1)

9、背贴式橡胶止水带设置在衬砌结构施工缝、变形缝的外侧,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先在需要安装止水带的位置放出安装线。,(2)施工缝处设计有防水板的,如止水带材质与防水板相同,则采用热焊机将止水带固定在防水板上;如设计为橡胶止水带时,则采用粘接法将其与防水板粘接。,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三)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1)沿衬砌环线每隔0 .51.0m,在端头模板上钻一12的钢筋孔。(2)将制成的钢筋卡,内侧卡紧止水带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挡头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弯钢筋卡紧止水带。(3)止水带及挡头板外侧应加设背托钢筋。,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

10、艺及施工技术,(四)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施工,(1)选用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预留槽安止水条,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3)止水条安装位置、接头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4)止水条表面没有开裂、缺胶等缺陷,无受潮提前膨胀现象。,(5)止水条与槽底密贴,没有空隙。,(2)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先将预留槽清洗干净,然后涂一层胶粘剂,将止水条嵌入槽内,并用钢钉固定。止水条连接应采用搭接,搭接 长度大于50,搭接头 要用水泥钉钉牢。止水 条应沿施工缝回路形成 闭合回路,不得有断点。,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五

11、)施工缝,常速铁路隧道施工缝构造形式之一,常速铁路隧道施工缝构造形式之二,施工缝防水应同时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与中埋式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的防水措施。,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拱墙环向施工缝防水示意,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仰拱环向施工缝防水示意,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止水带,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五)变形缝,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变形缝防水应同时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及其它两种可靠的防水措施。,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与嵌缝材料复合使用,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具体操作方法:用特制钢筋箍夹紧橡胶钢片止水带,

12、准确居中,在封口处开宽90mm、深35mm槽,槽体与缝交接处放双组分聚硫橡胶,其余部分填聚苯板。,在嵌双组分聚硫橡胶前,将缝两边基面的表面松动物及浮渣等凿除,清扫干净并用砂浆找平,使其与变形缝两侧粘接牢固。槽体的槽帮涂四油两布双组分聚氨酯,槽体填充EVA防水砂浆。,拱墙变形缝防水示意,围岩预支护(预加固),装渣与运输,初期支护,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防排水施工工艺,辅助坑道,二次衬砌,隧道爆破施工技术,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一般情况应在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水平收敛7天平均值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

13、小于0.15mm/d,累计位移达到极限位移80%以上,初期支护表面裂隙不再继续发展,第七节 二次衬砌,常用的衬砌形式有以下三种:即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及锚喷衬砌。,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二次衬砌的施工方法和模板类型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与围岩条件,开挖方法、支护方法、混凝土施工能力等相适应。,浅埋隧道及早施作,且加强,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提前施作,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一、二次衬砌施工方法,二次衬砌多采用顺作法,即由下到上,先墙后拱顺序连续灌筑。在隧道纵向,则需分段进行,分段长度一般为912m。,二、模板类型,常用的模板

14、有:整体移动式模板台车、穿越式(分体移动)模板台车、拼装式拱架模板。,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三、衬砌施工准备工作,在灌筑衬砌混凝土之前,要进行隧道中线和水平测量,检查开挖断面,放线定位,混凝土制备和运输等准备工作。,1.断面检查,根据隧道中线和水平测量,检查开挖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欠挖部分按规范要求进行修凿。并作好断面检查记录。墙脚地基应挖至设计标高,并在灌筑前清除虚渣,排除积水,找平支承面。,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2.放线定位,根据隧道中线和标高及断面设计尺寸,测量确定衬砌立模位置,并放线定位。,3.拱架模

15、板整备,4.立模,根据放线位置,架设安装拱架模板或模板台车就位。,安装和就位后,应作好各项检查,包括:位置、尺寸、方向、标高、坡度、稳定性等。,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5.混凝土制备与运输,运输工具的选择应注意装卸方便,运输快速,保证拌好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漏浆、离析泌水,坍落度损失和初凝等现象。,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四、混凝土的灌筑、养护与拆模,1.保证捣固密实,尤其应处理好施工缝。2.整体模筑时,应注意对称灌筑,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3.若因故不能连续灌筑,则应按规定进行接茬处理。4. 拱脚以及边墙基底以上lm范围内的超挖,宜用同级混凝土同时灌筑。其余部分的超、欠挖

16、应按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处理。5.衬砌的分段施工缝应与设计沉降缝、伸缩缝及设备洞位置统一考虑,合理确定位置。,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6.封口方法。当衬砌混凝土灌筑到拱部时,需改为沿隧道纵向进行灌筑,边灌筑边铺封口模板,并进行人工捣固,最后堵头,这种封口称为“活封口”。当两段衬砌相接时,纵向活封口受到限制,此时只能在拱顶中央留出一个50cm50cm的缺口,待后进行“死封口”(图)。,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7.多数情况下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内的湿度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但在干燥无水的地下条件下,则应注意进行洒水养护。8.二次衬砌的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来确定。,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五、压浆、仰拱和底板,1.压浆,目的:限制围岩后期变形,改善衬砌受力工作状态。 压浆材料:单液水泥浆。 压浆时机:在衬砌达到设计强度100%后进行。,注浆导管法 :在模板台车拱顶处设锥形堵头或预留注浆孔;或穿过挡头板在拱顶防水层内纵向预置PVC管埋设纵向预留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