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3312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注射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穴位注射法,acupointinjection therapy,概念,穴位注射法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一)操作方法,1针具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2穴位选择 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一)操作方法,3.注射剂量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2、不能过量。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 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部可注射01毫升,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四肢部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一)操作方法,4操作首先使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适宜的消毒注射器和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如无回血,便可将药液注人。 凡急性病、体强者可用较强刺激,推液可快;慢性病、体弱者,宜用较轻刺激,推液可慢;一般疾病,则用中等刺激,推液也宜中等速度。如所用药液较多时,

3、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向几个方向注射药液。,(一)操作方法,5疗程急症患者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日。,(二)适应范围,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腰腿痛等。,(三)常用药物,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 常用于制作注射液的中药有:当归、丹参、红花、板蓝根、徐长卿、灯盏花、补骨脂、柴胡、鱼腥草、川芎等;西药有:25硫酸镁,维生素B1、B12、C、K3,025-2盐酸普鲁卡因,阿托品,利血平,安络血,麻黄素,抗生素,

4、生理盐水,风湿宁,骨宁等。,(四)注意事项,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日。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如注射后局部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处理。,(四)注意事项,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及药物的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先做皮试,阳性反应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使用亦当谨慎。,(四)注意事项,4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5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