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25454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概述,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病人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脑出血的病人有高血压的约占95%。,病因,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硬化和形成微型动脉瘤。血压升高时,小动脉的长期加压作用,使动脉内膜增厚,玻璃样变性,纤维化增生,以致形成小动脉硬化。这种小的脑实质内穿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常有微型动脉瘤形成。主要分布于基底神经节和桥脑。微型动脉瘤壁较薄弱,当血压骤然上升时,动脉瘤易破裂产生脑出血。,由于长期高血压的

2、作用,使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完整性破坏,促进了血浆中的脂质易通过破损处进入内膜,使动脉壁发生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增加了血管壁的脆性,当情绪激动、劳累或用劲排便等原因,造成血压进一步增高,就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病理生理,局部脑损伤受压 神经功能障碍 细胞毒作用 早期 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酶产生 脑水肿 BBB破坏 晚期 血红素 RBC破坏 HB分解 神经毒作用 脑出血 血肿分解 铁离子炎性细胞侵润 WBC活化血肿周边区CBF 神经缺血性损伤 诱发细胞凋亡ICP CBF CPP 脑水肿占位效应 脑移位 脑疝 死亡MOF(心肺胃肠肾) 加重病情,HICH的部位,大脑基底节:占70%

3、,包括外囊和丘脑 桥脑出血:占10% 脑叶出血:占10%,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均可发生,以顶颞部多发 小脑出血 :小于10 脑室出血:靠近脑室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称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表现,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多见,男多于女, 可有脑出血或脑梗塞发作史。 多在清醒、活动时发病,可有情绪激动、 用力、气候剧变等诱因。少数病例病前有头痛、 动作不便,讲话不清等症状。 通常突然起病,在几分钟至数小时达顶 峰,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 抽搐、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此 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有关。,常见部位脑出血 临床表现, 基底节区 出现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盲

4、。 脑叶 意识障碍少。顶叶出血可出现同侧颞顶部痛,对侧感觉障碍,手部运用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同侧耳痛,偏盲,言语障碍。枕叶出血出现同侧眼区头痛,对侧偏盲。额叶出血出现额部头痛,对侧轻瘫。 脑室 若出血量大,可迅速昏迷,四肢肌张力高,高烧、多汗、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 桥脑 开始就呈深昏迷。桥脑为生命中枢所在,5毫升以内的出血就引起严重后果。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样”,高烧40以上,呼吸衰竭,继而呼吸停止,多在24小时内死亡。 小脑 以急剧的眩晕,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神志清醒,不久即进入昏迷。小脑出血不出现半身不遂。,基底节区脑出血,顶叶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

5、血,HICH后意识状态的分级,影像学表现,CT表现:新鲜血肿呈均匀一致高密度区,CT值5080hu;周围水肿呈低密度环;46周血肿变为等密度,由周边向中心发展。 MRI表现: 急性早期(24小时内):T1WI血肿以等信号为主,可略低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周围无明显水肿带。 急性期(13天):T1WI仍为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周围有水肿带。 亚急性期(3天3周):T1WI与T2WI均为高信号,周围伴有水肿。 慢性期(3周以上):T1WI与T2WI血肿均为高信号,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低信号环明显。,诊断,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突发意识障碍、颅 内压增高症状及偏瘫、失语等脑局灶症状,

6、进展 迅速,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CT检查:脑出血部位出现高密度影。脑脊液检查: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 昏迷或有脑疝及小脑出血者应禁止腰穿。MRI DSA适于排除非高血压脑出血。血尿常规、血糖、血尿素氮为常规检查。,鉴别诊断, 脑梗塞多休息时发病,可有短暂缺血发作史,多 无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或脑膜刺激征。小量出 血与脑梗塞相似,重症脑梗塞又可出现明显颅压 增高甚至脑疝,CT在低密度中有高密度影。 高血压脑病为一过性头痛、呕吐、抽搐或意识障碍, 无明确神经系统局灶体征,以血压增高和眼底变 化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清晰,压力增高。,治疗方法,回顾,1903年Harvery Cushing指

7、出: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较出血本身的损害还重,并提出了手术治疗的指征和可行性。1932年Bagley认为手术效果和出血的部位密切相关,深部者预后不佳。1933年Penfield报道了2例成功的手术。1961年Mckissock对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指出保守疗法也可取得一定疗效。1965年Caurico报道了102例手术病例,强调术前神智障碍程度、血压水平及病情进展快慢和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对两种治疗方法仍有争议:主要集中在疗效的对比、死亡率是否会降低、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比较。,意识状态的分级与治疗方法,内科治疗,(1)一般治疗: 安静卧床,床头抬高,保持呼吸道

8、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炎、褥疮。 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药。 头部降温,用冰帽或冰水以降低脑部温度,降低颅内新陈代谢,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及颅内高压。,内科治疗,(2)调整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是为保证脑组织供血的代偿性反应,血压会随颅内压下降而降低。一般不应使用降血压药物,尤其是强力降压剂。对严重高血压的处理应比脑梗塞积极。如果血压比平时过高,收缩压在200mmHg(266kpa)以上时,可适当用速尿等温和降压药。血 压 维 持 在 20.021.3/12.013.3kpa左右为宜(150160/90100mgHg)。,内科治疗,(3)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且有脑水肿

9、,其中约有2/3发生颅内压增高,积极降低颅内压,阻断上述病理过程极为重要。可选用下列药物: 脱水剂:20%甘露醇125250ml于30分钟内静滴完毕,依照病情每六-八小时一次,7-15天为一疗程。甘油果糖一般250一500ml次、12次d。每500m1需 滴 注23h,250ml滴注1-1.5h。 利尿剂:速尿4060mg溶于50%葡萄糖液2040ml静注。,内科治疗,(4)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5)冬眠低温疗法:体表降温,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减少脑组织耗氧量,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对降低颅内压亦起一定作用。(6)巴比妥治疗:大剂量戊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可降低脑的代谢,减少氧

10、耗及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颅内压。初次剂量为35mg/kg静脉滴注,给药期 中应作血内药物浓度测定。有效血浓度为2535mg/L。发现颅内压有回升时应即增补剂量,可按23mg/kg 计算。,内科治疗,(7)激素治疗: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肉注射,日23次;氢化可的松 100mg静脉注射,日12次;强地松51 0 m g口服,日13次,有助于消除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8)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这类药物有:三磷酸腺苷(ATP)、磷酸 胞 苷(CTP)、细 胞 色素C、辅酶A、氯酯醒、胞二磷胆碱、多肽类脑蛋白水解物等。可按病情选用或合并应用。应用2周。,内科治疗,(9)防治并发症。包括早期使用

11、抗生素防治肺炎和尿路感染。抗感染药物的应用需选择高效广谱抗感染药物,如头孢他啶,先锋必素等,有微生物培养药敏结果,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择抗感染药物。护胃,预防消化道出血:使用下列一种:西米替丁02g,静脉 注射,每68小时1次。雷尼替丁5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奥美拉唑40mg,经脉点滴,每日2次。,手术适应症,1 出血部位 浅部出血优先考虑手术,急性脑干出血手术疗效多不满意。2 出血量 通常大脑半球出血大于30ml,小脑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适应症。3 病情演变 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即陷入昏迷,多不考虑手术。4 意识障碍 神智清醒多不需要手术,发病后意识障碍轻微,其后缓慢加深,

12、以及来院时中度意识障碍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5 其它 年龄不应作为考虑手术的因素。发病后血压过高大于200180mmHg、眼底出血、病前有严重的心肺肾功能障碍者,多不适于手术。此外,手术前还应该征得家属同意,理解手术效果。,手术时机,目前有以下三种意见:一、是超早期手术,主张在出血24小时以内进行。二、是早期手术,在出血15天内进行。三、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以及辅助检查,全面考虑,灵活决定。目前,多主张超早期手术,其优点是早期清除血肿,能够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同时,还能及早止血,防止血肿继续扩大,这样既能挽救生命,也能够使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状。,手术方式,一、开颅手

13、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1. 皮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2. 微小骨窗或“锁孔”手术二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 立体定向脑内血肿引流术2. 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治疗3. 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血肿4. 脑室穿刺外引流,1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清除血肿可以早期清除血肿能降低血液和血浆产物的毒性作用,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和缺血,防止血肿扩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血块清除后结合药物治疗能减轻血肿周围的炎症反应,推迟脑细胞死亡。此外,早期血肿清除还可以结合重组活性因子的止血治疗,以防止再出血。但是,开颅手术具有侵袭性,患者需面临手术创伤及麻醉的风险。,2 微侵袭手术治疗方式,立体定向脑内血肿引流术:

14、 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施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加引流术,术中抽吸血肿约75 % ,术后经引流管注人l 万-3 万U 尿激酶以溶解血块。当患者血肿量在15-40ml,病情分级中型以下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最佳。此外,手术时机选择,应考虑到再出血的可能性,尽可能地选择在病情稳定、血压平稳的亚急性期。立体定向下的血肿引流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的优点,适合于位置较深和体积较小的血肿,但该方法减压效果差,有诱发局部再次出血的可能。,预防再出血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 l )穿刺动作要轻柔,选择靶点要在血肿最大层面中央; ( 2 )首次抽吸量控制在计算量的50 -70 % ,避免一次抽空,负压

15、吸力不能过高;( 3 ) 运用CT 复查动态观察脑内残留血量,合理使用尿激酶的剂量;( 4 )术中、术后控制血压,2 微侵袭手术治疗方式,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神经导航技术不需要安置头架,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患者在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后,定位扫描时头部屈曲而引起的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等危险因素。此外,神经导航技术将不可视靶点变为可视靶点,操作简便,血肿定位准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医源性损伤。因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2 微侵袭手术治疗方式,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血肿:在CT定位或立体定向导引下,经颅骨钻孔或小骨窗(锁孔手术)置人神经内窥镜至血肿内,直视下反复抽吸、清除大部分血肿。优点是手术创伤小,能在直视下快速彻底清除血肿,同时还可以止血,避免盲目过度抽吸造成的脑组织损伤,从而使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更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