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2):孔子的生平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18049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稿(2):孔子的生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讲稿(2):孔子的生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讲稿(2):孔子的生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讲稿(2):孔子的生平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讲稿(2):孔子的生平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稿(2):孔子的生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稿(2):孔子的生平(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稿(讲稿(2 2):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生平 好,在铺垫了这么多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孔子是怎 样的一个人。 接着推荐书:钱穆国史大纲 ,这是我推荐学生入门 的不二法门。要一口气读完上下册,比金庸小说精彩得多。 国史大纲 。钱穆知道吗?钱穆不会不知道吧?钱穆这两 年最火了。这两年最火的是钱穆和钱穆的学生。大家都去 买书了。还有一部是钱穆先生的孔子传 。还有一部钱穆 先生的书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叫师友杂忆 。这个很好看。 和八十忆双亲放在一块。 国史大纲是商务印书馆的, 孔子传和师友杂忆是三联书店的。大家可以去买 来看。 那书推荐完了之后我们开始进入正题。首先我们来谈 第一个问题:以孔子开篇的理由

2、。 我的课历来以孔子开篇。一般认为老子是早于孔子的。 这样一个观念在上个世纪经古史辨的努力已经基本否认, 但是近年来这个观念又有所反弹。为什么呢?是因为在地 下挖出了新的东西。古史辨最后定下来老子这本书的 成书年代基本是在庄子之后,战国末期。但现在挖出 了一个老子的本子,那个墓是战国初期的。基本上大家都 不会认为这个书是后来的盗墓者带进去的。我们一般思考 问题不是这样思考的。一般认为战国中前期的时候老子这 本书就存在了。这本书跟今天的本子距离很大,只有一些 片段,并不是全本。因此我们不知道这个人带到地下的是 一个老子的全本呢,还是老子的笔记呢,还是老子的诸传 本之一。但无论如何,老子中的有些句

3、子在战国中前期已 经进入书写,进入流传。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推知, 因为我们不可能把地下都挖一遍之后才得出结论。 大概我们可以推知,老子的年代一定是早于庄子的,也早 于孟子,至少跟中庸的年代差不多。甚至我个人以为, 就是早于孔子也并不希奇。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啊,因为很 多人认为老子这本书里有极高的哲学品质。这么高的哲学 品质怎么会那么早就出现呢?那是因为他没有看到论语里 已经有极高的哲学品质,中庸里头已经有极高的哲学品质。 那么因此我们在辨别孔老先后的问题上,我不认为孔 子早先于老子。在史记里记载,孔子曾经向老聃问礼,现 在大家的疑问是老聃到底是谁,有没有这个人,以及老聃 和老子是什么关系。这个

4、都确实是不清楚。我们即使相信 史记里的说法,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我们仍然以孔子开 篇,其理由在于孔子思想的重要性。我们是以重要性衡量 的。我以前讲孔子要讲三堂课,给你们讲两堂课,当然不 是我偷工减料,我压缩了一下。因为还要跟你们讲其他的 东西。我讲老子就一定只讲一堂课,以此来区别重要性。 孔子生于西周创辟以来的礼乐文化衰颓破碎之际。在 这个时候他想要有所拯救。孔子所面对的情况叫“礼坏乐 崩” 。其实礼坏乐崩几乎是先秦诸子的共同处境。几乎所有 的先秦思想家都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思想文化处境,就是 礼坏乐崩。记住我今天反复说了“礼坏乐崩” ,因为很多人 都说是“礼崩乐坏” 。上完我的课以后大家一定要

5、坚持说礼 坏乐崩哦。有一次我一篇文章,我明明写的礼坏乐崩,结 果编辑就给我改成礼崩乐坏,他以为我错了还不好意思提 醒我,直接就给我改了。结果我一个学生读了就质问我, 老师你上课讲礼坏乐崩,你写文章怎么是礼崩乐坏?搞得 我很狼狈。现在编辑一般都比较大胆,改的时候很自信。 我有一次一篇文章里引用陆象山的一句诗:“墟墓兴哀宗 庙钦。 ”人家看这话不通,给我加了一横,叫“墟墓兴衰宗 庙钦。 ”当时我就这么好的朋友又不好意思提醒人家, 不想显得有学问。没办法。以后告诉他改动之前要跟我商 量一下,否则人家以为是我的错,搞的我多么没有面子。 我在这里稍微讲一下为什么叫礼坏乐崩呢。崩这个词 在我们今天还常常用

6、,说一个皮筋崩断了。其实这是古代 的语义传到今天的结果。乐崩的意思是什么呢?乐是干嘛 的?乐是感染我们的。乐是打动你感染你的东西。乐崩了 的时候,它就不再具有感染力。而那个感染力实际上你要 细想它是一个非常具有弹性的东西。比方说我就听不得当 今的一些庙堂音乐,尤其听不得什么阎维文啊,什么 什么小宋啊宋 ZY 同志啊,确实有点听不得,觉得她不 打动我。这是乐崩,不再具有那个弹性。崩的实质就是好 象影响你的那根线断了。用得非常准确的。而且它的典故 很清楚。出典出在哪?出在论语 , 论语里头。 那么在这样一个礼乐文化衰颓破碎之际,孔子想要拯 救。孔子的拯救,他的途径是这样的,第一是复古,第二 是开新

7、。而孔子的复古和开新,其实恰恰是一体的两面。 因为在当时礼坏乐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礼乐文化已经 流于形式。周礼,曾经被伟大的精神,曾经被伟大的真实 性所充实和照亮的周礼,曾经在人的具体生活中有着那么 鲜活显现的周礼,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突然,或者说 逐渐地变得不再鲜活,不再真实,不再真诚。有两种人, 一种人人欲横流,活得很真实,但很没有道德;另一种人 活得很道德,但活得很不真实。这样的结果恰恰在于,礼 乐文化的形式化,渐渐地流于形式。在这样一种时候,孔 子的复古,不是要简单地回归和原原本本地复原周礼的每 一个细节。孔子的精神恰恰是要回到周公致礼作乐的那个 伟大的精神实质本身。 我在想如果孔

8、子生活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他会 不会站出来批评我们所有的物质性生存。比方说孔子说我 坚持一定不用手机,孔子说我坚决不上网,孔子说这样的 技术性环节、这样的物质性存在无法安置精神。我相信孔 子一定会这么说。孔子一定是在这样一个现实的物质生活 的基础上告诉我们如何建构我们的精神生活,如何建构我 们的精神实质,并且把这精神实质变成有根源的有传统的 一种精神,与古代的传统有着内在的精神同一性的孔 子一定是在做这件事情。因为在中庸里孔子曾经有这 样一句话说:“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下面的话就说得 特别狠:“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这个意思就是说, 第一,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致礼作乐?显然不是。是

9、不是人 都要致礼作乐,是不是人都想不朽,那怎么行?只有某些 人,某些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同时又有很高的艺术创造 力的人,前提是不仅有道德修养,同时要有极高的艺术创 造力,才能致礼作乐。我们知道圣人在中国古代不仅指道 德,也指聪明。聪明的实质,当然跟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聪 明不同,聪明主要是“作” 。孔子说我“述而不作” ,孔子 不敢居圣。 “述而不作”中“作”的实质就是,圣人必有伟 大的创造。这样伟大的创造力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生活的 想象,提供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因此一个民族的圣人实际 上就是一个民族的先知。先知,我记得小时候老是读不懂 先知到底是什么,先知不就是预言家吗?他能预言以后所 有的事情,

10、所有具体事情的发生,比方说预言某一天某个 总统遇刺,预言某一天某个战争的爆发,预言某一天突发 海啸,预言某一天会发生大地震。后来我是比较笨的, 想事情经常会想得很慢。比方说读懂海子的一句诗可能用 了我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我才真的懂了,突然一天夜里懂 了海子那句诗。 那么先知这个意味着一种生活可能性的开创者。他开 创了一种可能的生活道路。这种先知在古代有很多啦,在 伊斯兰文明里有穆罕默德,在这个也不用多举了 吧在印度文明里有伟大的佛陀。那么,孔子说他要创 造,但他又说自己“述而不作” 。孔子是述而不作吗?他真 的是述而不作吗?孔子是“以述为作” 。通过重新的阐释, 通过重新的把历史、把周礼的元素重

11、新组织和安排,把六 经重新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作” 。那么这样的方式恰 恰是把复古和开新融为一体。但是孔子后来被尊为“庶王” 。 在孔子以前所有的圣人都是有德又有位的,要么是君位, 要么是居于宰臣之位,就是能做事。但孔子一生却一直没 有这个“位” 。所以他的政治理想、他的礼乐理想,都不能 最终地实现。所以这对于孔子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我猜想孔子的本意是,孔子后来教育学生的时候,从 他对学生的教化中我猜想孔子最初是希望自己能够实 现恢复他不说恢复西周,他说“吾其为东周乎” , “哪 怕回到东周也好啊!”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是完成不了 这个使命的。所以他寄望于他的几个学生,颜渊、子路、

12、子贡这些人。结果最后他最欣赏的两个学生,都先他而死。 颜渊死的时候他说“天丧予” ,子路死的时候他说“天祝予” ,天诅咒你。到晚年的时候他已经相信,在一个短期的时 间,甚至在一个非常长期的时间里,已经不再有可能恢复 东周那样一个文化。最后他在晚年的时候开始写春秋: “知我者其为春秋乎,罪我者其为春秋乎。 ”作 春秋对于孔子而言是一件非常僭越的事。孔子说“罪 我者其为春秋乎” ,实际上他作春秋这个事情是僭 越的。他没有这个位。他第一不是史官,也不是天子。他 没有这个位。他作春秋就是在儒史的基础上,改写。 而这个改写恰恰在某一字的褒贬之上,建立起了一个价值 的系统。他想通过这个,通过自己对文献的整

13、理,通过他 所作的春秋 ,保存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可能性,希望在某 一天,它能再次出现在这个大地上,出现在这个文明里。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这些后世人说孔子没有得君 而行道,既是这个文化的不幸,又是这个文化的大幸。正 因为有了孔子的不能得君而行道,所以孔子才有了整理六 经教化弟子的行动。而正是经由孔子的整理六经和教化弟 子,中国文化才有了这样一个基础,能够维持两千年持而 不坠,几经艰辛持而不坠。面对着一次又一次更强的意志 性文化的冲击它仍能保持它的基本方向。比如我刚才说的 北京共识。其实我们的官员是一些教养很一般的人。很一 般的官员有很多官员没什么教养,没什么修养。但你 会发现他那样无意识的举动

14、里,都会强调出中国发展的独 特性,可见这个文化的强势。 那么由于他的教育和他对文献的整理,中国文化从此 别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我们显然不能简单地用宋代的儒者或者明代的儒者那 样悲观地看待中国孔子以后的历史。因为宋代的儒者和明 代的儒者都是以孔子以及以上古三代来批判现实。有人说 中国文化是没有批判性的,这是胡扯。没有批判性诸子们 在干嘛?二程在干嘛?王阳明在干嘛?王阳明他们都是用 古代资源,用那个理想的古代世界来批判现实的。那个批 判性之强,远超过我们今天。而且那个道德人格之强,我 们看王阳明东林党人实际上有很多人都是阳明的信徒。 东林党人有几句话只要我们一读都会非常感动,叫“冷风 热血,洗涤乾

15、坤” 。这样的一群人。怎么能说汉语文化,怎 么能说儒家精神里没有批判性呢?这很荒谬。当然我们要 回过头来要看到,我们不能简单地那么去看,把孔子以后 的世代中国文化展开的世代视为一个文化堕落的过程。不 能那么讲。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前人讲得很详细了。有 人说,孔子开了私家讲学之先。这话说得没错。那么这些 赞誉我认为,说的都不错,说得都是很客观的,很实在的。 但是都只是见到了孔子的小体,而未能识其大体。我刚才 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灵魂中最伟大的灵魂, 那么,我把这个话转译为这样一个话:我们在这里将孔子 视为中国文化本根中的最高价值的人格化体现。中国从上 古至周代的种种文化积累、价

16、值演变,至孔子而得以集中 的绽现。此后中国文化虽历种种变迁,而终能持而不坠, 实赖孔子所造之规模使然。这是我对孔子的一个评价,这 也就是我以孔子为中国哲学史的开篇的理由。 前两天讲张载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张载说自己为这 个文化唱此绝学的时候,苦于有相同精神追求的人很少, 苦于学者少,因此,张载说了一句话叫“贪于学者” ,令我 深有同感, “贪”的意思就是渴求,珍视。杨明见了所有人 都在喋喋不休地讲仁义道德,他说老感觉自己像一个开饭 店的,不管人家是不是饱,是不是要吃饭,他都要不停地 劝人家吃。我也是这样。 好,我们下面进入正题,二,孔子生平。因为我已经 推荐你们看孔子传 ,你们可以去看。 孔子传这部书 很有意思,它是钱穆先生一生中唯一一部被退稿的书,80 多岁,钱穆气得够呛,我 80 多岁第一次被人家退稿。为什 么退稿呢?是当时,香港孔孟学会,请他写孔子传 ,写 完之后呢钱先生一直有一个观点说,孔子跟六经无关。这 个观点我不同意啦。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