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电子教案模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61226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电子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电子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电子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电子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四单元电子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电子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电子教案模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莲城街道办事处金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 10 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指望、设想、移民、破碎、威胁、目睹、和蔼可亲。2初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教学难点: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展示地球仪)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的缩影、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 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2.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3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二、熟读课文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4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想象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裹着水蓝色的“ 沙衣” 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

3、地球” 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2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3)教师先演示(黑板上简笔画)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感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

4、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 “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威胁” 这句话,明白 “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4)教师出示“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5)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5、。(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被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四、布置作业: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莲城街道办事处金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颗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3.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内容。3教学重点: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难点:懂得“只有一颗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感悟

6、“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 一词的意思。3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解重点词语“至少” ,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再理解重点段落)4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地球的“ 可爱” 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 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 同时”?2学生交流、汇报。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

7、,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为了生存,保护地球。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3.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四、有感情的朗

8、读课文。4五、布置作业:1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2 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 具体特点 人类破坏行为 造成后果太可爱、太容易破碎教学反思:莲城街道办事处金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内容: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内容。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含

9、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 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52. 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二、自学课文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3. 想想全文可

10、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三、检查自学情况1. 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四、理解课文内容1. 默读课文。2. 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 3 节。3. 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4. 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5. 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

11、相互联系的?(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五、体会课文中心1. 为什么鹿会“饿” 、 “痛”直至从 10 万只只剩下 8 千只?2. 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3. 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4. 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6.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八条规定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

12、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第十六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第十七条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六、作业。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板书设计14*鹿和狼的故事(保护) (猎杀) 森林面目全非 鹿群苟延残喘 (破坏生态平衡 带来生态灾难)教学反思莲城街道办事处金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

13、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7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新课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

14、:“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2. 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19世纪50年代, “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3. 围绕“神圣” ,理清文章脉络。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1正

15、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1)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2)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3)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

16、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8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小结: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4引读23自然段。四、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莲城街道办事处金龙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2.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