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诀窍一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7609193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诀窍一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诀窍一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诀窍一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诀窍一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诀窍一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诀窍一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第二部分高分策略第二篇诀窍一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诀窍一 语句抓关键 临场备答案,考点一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与化合物 1.动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是糖原,植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是淀粉,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是脂肪。 2.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将糖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3.无机盐对于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等具重要作用。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5.细胞中的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6.用于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的检测试剂依次为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苏丹()反应呈橘黄色(红色)、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碘(反应呈蓝色)。,考点二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糖类和蛋白质,故其组成元素有C、H

2、、O、N、P等。 2.糖类在细胞膜上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且糖蛋白只能在膜外侧,据此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3.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4.提取纯净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原因:无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 5.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壁,低等植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中心体。 7.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及核糖体这种细胞器,且遗传物质均为DNA。 8.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

3、场所。 9.细胞核是DNA分布的主要场所,细胞质是RNA分布的主要场所。,考点三 细胞的代谢 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具选择透过特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均需顺浓度梯度运输,但前者不需载体协助,后者需载体协助。 3.主动运输可逆浓度梯度运输,既需载体,又需能量,因此,与细胞呼吸状况密切相关。 4.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真核细胞ATP的来源有光反应及细胞呼吸,前者产自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后者产自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与线粒体内膜。,5.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物为丙酮酸、H、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需耗水;第三阶段在

4、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需耗O2,能产生水,并产生大量ATP。 6.叶绿体类囊体膜上4种色素分子的功能是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7.光反应可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NADP和ADP、Pi。 8.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全来自H2O,细胞呼吸产物H2O中氧全来自O2。,考点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其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其中减数分裂专适用于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

5、胞周期,它可划分为分裂间期与分裂期。 4.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加倍、中心粒加倍均发生于分裂间期,染色体加倍发生于后期。,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6.无丝分裂过程中未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但仍需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与平分。 7.制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可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8.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9.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6、即细胞的全能性,其原理在于细胞拥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10.水分减少,呼吸速率、代谢速率减慢,部分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变大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11.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编程性死亡过程称细胞凋亡,它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12.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将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即癌细胞。,13.癌细胞三大特征:能无限增殖;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易扩散和转移。 14.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

7、因,在致癌因子作用下,两类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考点五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该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但细胞分裂两次。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最重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 3.卵细胞形成过程区别于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包括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均发生不均等分裂,且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只有一个为生殖细胞,其余3个为体积较小、最终退化的极体,且卵细胞无需变形。,4.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DN

8、A分子却是卵细胞提供的更多。 5.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摩尔根则通过假说演绎法验证了这一推论。 6.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某种“转化因子”;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该转化因子不是蛋白质,也不是荚膜多糖,而是DNA。 7.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噬菌体中在前后代具连续性的物质为DNA。,8.DNA分子呈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主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而成,中间的横档则由AT与GC遵循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成。 9.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其复制

9、特点是“半保留复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确保了复制的精确性。 10.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四种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是DNA分子的三大特性。 11.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转录,RNA可包括蛋白质合成直接模板信使RNA(mRNA)、tRNA(氨基酸转运工具)及核糖体组成成分rRNA,其中具多样性的是mRNA。,12.中心法则全部内容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 RNA复制及逆转录,其中,几乎所有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都能进行、,具分裂能力的细胞可完成,只有某些RNA病毒能完成,且需在寄主细胞中进行。 13.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典型

10、途径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作为一个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考点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其做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便于分析。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

11、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4.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该现象称伴性遗传。 5.伴X遗传男性相关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即存在交叉遗传特点。 6.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及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7.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宜选择单基因遗传病,在广大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调查遗传病患病方式宜在患者家系中进行。,8.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

12、,产前诊断可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 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22XY)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考点七 变异、育种与进化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称基因突变。突变若发生于配子中,可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于体细胞中一般不传给后代,但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 2.基因突变既可经诱发产生,又可自发产生,它在生物界普遍发生。 3.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基因突变具多害少利性。,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

13、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所致的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5.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基因的改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染色体变异则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6.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倒位等,这些变异可导致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7.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即为几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无论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均称单倍体。,8.育种方法可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育种原理则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

14、9.把一种生物的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此即基因工程,其“剪刀”是限制性内切酶,“针线”是DNA连接酶,此外还需“运载体”。 10.基因工程的操作四步曲: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及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1.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及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四大要点,该学说强调物种形成均是渐变的结果。,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包含四大要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3.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生殖隔

15、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考点八 植物激素调节 1.胚芽鞘感光部位、生长素产生部位均位于尖端,生长弯曲部位在尖端下段。 2.胚芽鞘能否生长取决于生长弯曲部位能否得到生长素,而此部位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又是生长是否均匀(即是否弯曲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4.生长素在幼嫩部位只能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5.生长素的作用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但其作用具“两重性”特点。 6.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不仅与浓度有关,还与植物种类、器官种类及细胞成熟程度有关。 7.与生长素具相似作用的

16、是赤霉素,可促进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可抑制细胞分裂的是脱落酸,可促进果实发育的是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 8.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考点九 人体稳态与调节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后者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被称为内环境。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一旦遭到破坏,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5.反射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6.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K外流(协助扩散)有关,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Na内流(协助扩散)有关。 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在动物体内的反射弧中兴奋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8.人脑除对外部世界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9.激素调节的三大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0.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