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579398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小学教师综合知识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40 题。每题题。每题 1 分。共计分。共计 40 分分) 1、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 。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3、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4、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浮现出广袤的大草原水草丰美、 牛羊成群的景象,这是( ) 。 A再造想象 B创

2、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 5、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 A生理需要 B爱与归属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6、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 ) 。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受尊重的权利 D安全的权利 7、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其玩游戏的禁令,这属于( ) 。 A消退 B惩罚 C泛化 D负强化 8、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 “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 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9、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3、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自由权 10、乐曲茉莉花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整体性 D80 17、下列特征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 )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复杂性 18、与形式训练说迁移理论观点联系最为紧密的是( ) 。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迁移 D一般迁移 19、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功能不包括( )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评价功能 D示范功能 20、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

4、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的慢慢引导 D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21、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 ) 。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22、下列选项体现趋避冲突的是( ) 。 A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B人心不足蛇吞象 C前怕狼后怕虎 D吃药治病又怕药苦 23、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搜集信息的能力 B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创新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5、 。 A师生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同事关系 D同学关系 25、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 )。 A上位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相关类属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26、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解决了“王冠之谜”。这种思维 是( )。 A直觉思维 B常规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27、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方法 是( ) 。 A锻炼法 B实践法 C示范法 D说服法 28、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 的哪一种素养?( ) 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6、 B崇高的职业理想 C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育基本功 29、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予以( ) 。 A开除学籍 B批评教育并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勒令退学 3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31、学生利用列提纲、画图形、列表格等方法进行复习的做法属于( ) 。 A注意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2、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A常模参照性 B标准参照性 C总结性 D发展性 3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崇高化 D单纯化

7、 34、实施义务教育( ) 。 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 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 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A B C D 35、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叫做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6、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37、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 )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科技功能 D文化功能 38、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8、)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39、根据我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 “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 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 A给予撤销 B宣告中止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40、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 “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推理学习 二、判断题二、判断题(15 题,每题题,每题 1 分。共计分。共计 15 分分) 41、学生的学习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 ( ) 42、认

9、知学习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 ( ) 43、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 ) 44、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主要是针对教师劳动与需要它的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言,指教师 的劳动针对需要它的社会所具有的功能属性。 ( ) 45、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 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 ( ) 46、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 ) 4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 48、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 ) 49、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明显的不同。

10、( ) 50、学生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它不仅是再现、继承知识,更是向未知领域进军、不 断探索的过程。 ( ) 51、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 ) 52、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起到阻碍作用。 ( ) 53、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如果能够及时执行既定处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不良行为” 与“处罚”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观念中建立起逃避惩罚的反应意识。 ( ) 54、考试作为教师教育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方式来说,具有显性正向 功能。但是如果老师只凭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的成就倾向,这是考 试的隐性正向功能。 ( ) 55、三级课程管理顺应世界

11、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 ( )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30 分分) 56、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57、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58、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应该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59、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60、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 61、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四、案例分析题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第小题。第 62 题题 12 分。第分。第 63 题题 11 分,第分,第 64 题题 12 分,共分,共

12、 35 分分)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 打扫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 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 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 李老师不知所措,张同学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卫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 班迟,我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 ”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4 分) (2)联系材料分析学

13、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8 分) 6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正确吗?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6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学五年级学生薛某,因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上课总是不遵守纪律,老师们都不太喜欢 他,尤其是语文老师。一天上语文讨论课时,老师要学生们自由发言进行争论。薛某起身 回答问题时由于他的观点与老师的观点不一致,因此老师很不高兴,并用刻薄的语言训 斥薛某,说他“笨得像猪”。薛某听了以后很不服气,就顶了老师一句,说“你才像呢”。老 师一气之下就把薛某赶出了教室,并说:“既然我像猪,以后你就不要再来上我的课了!” (1)请根据此案例分析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 (2)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