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总体规划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576908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发展总体规划(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第一节 区域发展方向和形象设计,一、区域发展方向的确定 区域发展方向是未来一定时期内,人们对区域系统发展的总的设想,因为经济是区域系统的核心,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区域发展方向主要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总的设想。,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依据:,理论依据:区域生命周期理论汤普森 实践依据: 国家或高层次区域的宏观背景 发展区域的实际情况 周围区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市场需求情况及变化趋势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原则,客观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最佳效益原则 竞争优势原则,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程序,区域发展历史与现状调查、分析 区域发展趋势预测 预测评价 区域发展方向的

2、决策,当代区域发展方向的若干发展趋势,主导部门呈现出动态有规律的演替趋势 开放性,市场性,技术性和未来性 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发展方向的多重性要求: 全局性和科学性 前瞻性和先进性 系统性和稳定性,二、区域形象设计,区域形象设计的产生、形成和功能价值 1、区域形象及形象设计的产生: 区域形象:是指能引起公众感知,并由区内外的公众作出评价,形成一定观念的区域因素的总和 2、区域形象设计的形成,3、区域形象设计的功能 有利于增强地区的凝聚力 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地区文化建设 有利于地区公共关系的运作 有利于地区全方位发展,长沙城市的精神理念及定位: 长沙城市定位:文化新都(文化长沙) 长沙城市

3、环境:青山绿水,亲亲家园 长沙城市格局:西文东市,一江两岸、三环六桥,山、水、洲城。 长沙城市人格: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长沙城市理念:经世致用,伦理践履 长沙城市精神:爱国、奋斗、务实、开放 长沙城市价值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长沙城市自然观:天人合一 长沙城市伦理观:合而不同,区域形象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区域形象设计的主要原则: 理性原则或科学性原则 系统原则 特色原则 发展原则,区域形象设计的定位: 市场定位和理念识别 模式选择突出特色式、针锋相对式、真空补缺,区域形象设计的可行性,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区域间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

4、树立良好的形象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地域分异逐步使区域形成了一定特色,是形象设计成为可能 企业形象、机构形象、设计形象的注重,为区域形象的树立构筑了基础,,区域形象设计的思想方法: 模仿法 比较法 理想法,区域形象设计的程序和内容,区域形象设计的基本程序: 提案阶段 调研阶段 开发设计阶段 实施管理阶段,区域形象设计的内容: 形象环境分析 总体目标设计 要素目标设计 实施方案设计,区域形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要立足区域特点塑造富有个性的区域形象 区域形象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 区域形象与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形象、企业形象紧密关联,第二节 区域发展目标的确定,一、区域发展目标的含义、性质和分类

5、 区域发展目标的含义和性质: 区域发展目标:是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或发展规划,预期在一定时期后要求达到或实现的区域发展目的和状态,它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 性质:层次性,网络性,可接受性和挑战性,信息反馈性,可观测性,时效性,多维性,地域性,区域发展目标的内涵 目标系统、指标体系 区域发展目标的类型,二、区域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p219),三、确定区域发展目标的依据与一般程序,(一)确定区域发展目标的依据 1、客观评价区域发展条件 2、准确分析区域发展现实与趋势 3、重点体现区域发展的重大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 4、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 5、以区域发展理论为指导 6、落实和体

6、现以人为本,(二)确定区域发展目标的一般程序,1、明确初始目标 2、搞好目标预测 3、进行目标优化 4、建立目标体系,四、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其先进性,又要考虑其适用性 (二)指标应当积极而留有余地 (三)要处理好不同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要注意不同目标之间的协调 (五)要防止区域开发目标产生消极作用,第三节 区域发展重点的选择,一、选择重点的意义 二、重点发展部门的选择 (一)区域重点部门选择的一般考虑 (二)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识别,1、不同产业的初步判断,2、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的科学识别,先导产业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行业增长速度超过

7、GDP,并且保持持续增长。 2、对国民经济的未来走向影响较大。 3、是财富积聚速度最快的行业。 4、市场潜力大,处于规模快速扩张的成长期。 5、产业关联系数大、技术联带功能强。,3、主导产业的科学识别,1.规模较大,区位商 2.发展速度较快,可以将该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整个地区的GDP发展速度做比较。 3.技术水平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 4.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大。 5.最好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三)瓶颈产业的识别,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各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 找出存在供需差的基础产业。 根据感应度系数大小,找出供需不平衡,且对其他产业影响较大的产业。 考察由供需缺口且感应度系

8、数大的产业能否通过地区间交流及进口达到平衡。,(四)努力处理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工业和农业 轻工业和重工业 生产部门与教育科技部门 直接生产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五)重点部门选择的进一步讨论,综合分析产业演进现状,制定适合供求变化的重点产业政策。 政府应考虑的5个因素: 是否符合需求结构变化 是否符合产业高级化趋势 是否符合国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是否有利于发挥区域经济优势 是否符合产业发展阶段的要求,综合分析产业关联程度,确定重点部门选择战略。 综合分析区际贸易,选择重点部门。 综合运用象限结构分析模型,明确重点部门基本方向。,综合分析重点部门与其他经济结构的关联,正确选择重点部门。

9、考虑重点部门结构与就业结构,职业结构,投资结构,进口结构,空间结构的相关关系,三、重点发展地域的选择,(一)区域发展重点地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讨论,(二)重点区域选择的基本依据,有利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 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总体布局合理化和最优化,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 有利于带动大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有利于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三)重点地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经济实力雄厚

10、,科技力量强大。 自然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巨大。 开放度高,投资环境优越。,(四)重点地域发展的国际模式,资源导向型重点地域的发展模式德国鲁尔区,西亚各石油输出国等。 市场导向型重点地域的发展模式日本,韩国等。 都市区为导向型重点地域的发展模式莫斯科,巴黎,伦敦,里约热内卢,堪培拉等。 复合导向型重点地域的发展模式美国东北部地区。,(五)重点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把区域主导优势,视为重点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客观支撑系统。 重点产业与重点城市共同托起重点地域。 重点地域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应保持相对一致性 重点地域应紧随国家经济重心呈现出梯度推移的动态规律。 把技术与知识导向型重点地域当作目前和今后的主导

11、发展模式。,第四节 我国区域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一、基本思路和原则 我国重点地域的选择必须顺应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大趋势,既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首都周围地区建立重点地域,也要适当的在中西部条件相对较好,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建立重点地域。 我国重点地域的形成、发展与梯度推移,必须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换代为动机,以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创新为依托,重点地域发展与推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不断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与共同繁荣。,一、基本思路和原则,在重点地域的优选与发展过程中,应考虑如何承接发达国家在国际进行产业转移之际,适时适度地移入劳动资本密集

12、型产业,并以此推动重点地域实现量的扩张。 重点地域发展中,应考虑如何抓住机遇将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植入其中,以及采取何种发展战略扶持何种高新技术产业,以保证重点地域迅速发展并实现质的飞跃。,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将继续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

13、着力点。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2014.12,三、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未来国土空间将形成如下战略格局:“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黔中地区 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烟草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构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以主要交通走廊为主轴的空间开发格局。 提升贵阳中心城市地位,增强产业配套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重要的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基地,陆路交通枢纽和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加强与成渝地区的融合与互补,推进贵阳、安顺一体化进程,增强遵义、安顺、凯里、都匀等城市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能力。 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强化石漠化治理和防护林建设,推进乌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长江上游重要河段水生态及红枫湖等重要水源地,构建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讨论家乡区域系统 发展重点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