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浙科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7633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浙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浙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浙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浙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浙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浙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浙科版必修3(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考要求,一、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内环境的含义,二、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达标检测,内容索引,一、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内环境的含义,1.单细胞与多细胞动物生活环境的不同点,新知导学,外部环境,细胞外液,外部环境,细胞外液,2.细胞外液,外面,血浆、组织液和淋巴,3.内环境的概念 对多细胞动物而言,细胞外液是身体的 。,内部环境,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内液体内环境 (1)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

2、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探究1图示解读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 关系图,则:,互动探究,(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答案 组织液、血浆、淋巴。,(2)人体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上述图中的什么液体中?(用图中的文字或字母表示),答案 图1的丙液和乙液;图2的A液和C液;图3的a液和b液。,答案,探究2理性思维 (1)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属于内环境吗?为什么?,答案 不属于。因为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等与外界直接相通,

3、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2)汗液、泪液、唾液和尿液属于细胞外液吗?为什么?,答案 不属于。因为汗液、泪液、唾液和尿液中没有活细胞,即汗液、泪液、唾液和尿液不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3)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中的成分吗?,答案 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并不都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血浆蛋白在血浆中,是内环境中的成分。,答案,例1 与多细胞动物相比,关于单细胞生物生活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直接生活在水环境中 B.生存环境稳定性高 C.可直接吸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D.代谢废物直接排入生存环境中,答案,解析,解析 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直接从水里获

4、取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并把代谢废物直接排入水中。生存环境极不稳定,若水体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例2 (2018嘉兴模拟)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答案,解析,解析 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均为单向箭头,其余箭头为双向箭头,A项正确; 血浆蛋白、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项错误; 在物质交换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5、系统起调节作用,C项错误;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D项错误。,(1)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关系(如图)及判断方法,两个单箭头之间的液体一定是淋巴,发出单箭头指向淋巴的一定是组织液,由淋巴发出的单箭头一定指向血浆。,(2)“三看法”快速确认内环境成分 注:组织液、血浆、淋巴成分中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低。,二、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1.多细胞动物的细胞通过内环境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从图中可以看出,多细胞动物的细胞必须通过 和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和外界进行物质

6、交换,直接相关的系统有 系统、_ 系统、循环系统和 系统。,新知导学,细胞外液,消化,呼吸,排泄,2.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因为细胞的代谢活动基本上是由多种多样的 所促成的反应,这些反应要求有最合适的 、 ,要求有一定的 、底物浓度等。失去了这些条件,代谢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细胞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温度,酶,pH,离子浓度,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稳态失调及危害 (1)血糖和氧含量正常保证机体能量供应。 (2)体温、pH相对恒定保证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 (3)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4)代谢废物因排出而含量较低防止机体中毒。,探究1归纳概括 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的

7、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互动探究,组织液,消化 系统,呼吸 系统,泌尿 系统,内环境,(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有关的结构 直接有关的4个系统: 系统。 直接有关的器官: 等。,循环、呼吸、消化、泌尿,胃、肠、肾、肺、皮肤,探究2图示解析 写出概念图中相应内容并回答问题: (1)3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人体通过 系统和 系统的活动维持其稳态。 (2)1 、2 、4_ (细胞内液)。,神经,内分泌,淋巴,组织液,组织细胞,例3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道中的营养素经内环境进入细胞 B.尿素在

8、排泄系统中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C.肝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D.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解析 尿素在排泄系统中不会被重吸收,直接以代谢废物的形式排出体外,B项错误; 肝细胞是通过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肝细胞外面是组织液,不是血液,C项错误; 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D项错误。,答案,解析,例4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解析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组织液增多,2受阻即血浆中水分子进入组织液减少,不会出现组织水

9、肿,A项错误; 由题图分析可知,乙表示血浆、丁表示细胞内液,B项错误; 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淋巴中,也存在于血浆中,C项正确; 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低,D项错误。,答案,解析,组织水肿及其产生的五大原因归纳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过程如下:,淋巴,循环,血浆,组织液,相对稳定,内分泌系统,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2015浙江10月学考)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是 A.水 B.红细胞 C.钠离子 D.氧气,答案,解析,解析 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为人体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其中含有水、氧气、钠离子等多种成分,但不包括红细胞,B项正确。,

10、1,2,3,4,5,2.(2017台州高三质量评估)人体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答案,解析,1,2,3,4,5,解析 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不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故C项正确。,3.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解析 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肺泡腔内的气体、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和膀胱腔内的尿液,都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成分。,答案,解析,1,2,3,4,5,4.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解析 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浆中,A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A.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 B.使体内各处pH保持相同 C.保持体内离子浓度绝对不变 D.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1,2,3,4,5,答案,解析,解析 维持体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较低水平,A项错误; 使体内各处pH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保持相同,B项错误; 保持体内离子浓度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不变,C项错误;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