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五年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572614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五年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妇产科学(五年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妇产科学(五年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妇产科学(五年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妇产科学(五年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五年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五年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妇产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0080课程名称:妇产科学英文名称: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课程性质:专业课总 学 时:90 学时(理论学时:4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45 学时)学 分:5.0 学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预修课程(编号):系统解剖学(010101Q)组织学与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药理学(070101Q)诊断学(1010010)医学影像学(1010031) 。建议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 7 版,乐杰主编,人民

2、卫生出版社出版。课程简介: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组成的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较广且独立性较强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妇产科学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生殖调控以及疾病的预防。包括产科、妇科及计划生育三大部分。妇产科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由于机体的整体性,女性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和其他系统有着密切的关2系,学习妇产科学必须把妇产科学的特点和整体联系起来。在妇产科教学中,要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疾病本质,学会运用妇产科学知识分析疾病现象,联系疾病防治,为将来做一名合格的临床

3、医生和进行有关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妇产科学内容共分 44 章,其中第 141 章属基本教学内容。第4244 章供自学或参考。妇产科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重视病变局部与整体的联系,重视妇产科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加强基本特征与临床的联系。适当介绍国内外新进展、新动向和新成就。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妇产科学实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配合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电影、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

4、果;适当开展课堂临床病例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一)目的要求:31了解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2熟悉卵巢的生理功能及它分泌的激素的生理作用。3熟悉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4熟悉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二)学时安排:2 学时(三)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妇女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2详细讲解卵巢内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性激素,包括甾体激素和卵巢多肽激素。3重点讲解卵巢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和引起的详细的周期性变化4重点讲解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四)见习内容:1基础体温图像示教。2阴道脱落细胞

5、或宫颈粘液结晶取样、制片及示教。3子宫内膜图片示教。4说明临床上监测排卵的手段。第四章 妊娠生理(一)目的要求:1熟悉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2了解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3了解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4熟悉妊娠期母体变化。(二)学时安排:1 学时(三)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受精及受精卵发育与着床。2一般介绍胎儿发育特征、生理特点。3详细讲解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4重点讲解妊娠期母体变化。4第五章 妊娠诊断(一)目的要求:1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诊断方法并了解其原理。2熟悉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与判断。(二)学时安排:1 学时(三)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早期妊娠的诊断方

6、法及原理包括临床表现、各种妊娠试验、超声检查及其它方法。2详细讲解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胎心因听诊,超声检查等。3重点讲解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种类,定义和判断。第七章 正常分娩(一)目的要求:1了解分娩的动因,2掌握影响分娩的四因素;3熟悉枕先露分娩机制,4掌握先兆临产的诊断,总产程及产程分期,5掌握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二)学时安排:2 学时(三)教学内容:1分娩概述:分娩定义、早产、足月产、过期产2分娩动因:机械性理论、内分泌控制理论、神经介质理论3影响分娩四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说明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4 枕先露分娩机制:是胎儿在通过产道时为了适

7、应产道的形状和大小所进行的被动性适应性转动的过程,为一连续动作。5先兆临产及临产诊断5先兆临产表现: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红 临产的标志6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期。以及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四)讨论课内容:1看录像等其他形式教学方法,了解分娩机转及分娩临床经过和处理。2临床见习:产程图描记、产程观察、接产步骤第九章 妊娠时限异常自然流产(一)目的要求:1掌握流产的不同阶段和处理;2熟悉几种特殊类型(过期流产、习惯性流产、感染性流产)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不同的处理原则。(二)学时安排:1 学时(三)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流产的定义。2一般介绍流产的常见原

8、因和病理变化。3详细讲解流产的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4重点讲解三种特殊类型流产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5一般介绍流产与葡萄胎,输卵管妊娠,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第十章 妊娠特有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一)目的要求:1熟悉妊娠高血压疾病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2熟悉此病的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与诊断63熟悉主要并发症处理4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的影响5掌握妊娠高血压疾病防治措施的原则。(二)学时安排:2 学时(三)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关病因与发病机理。2重点讲解此病的基本病理生理的变化。3重点讲解分类及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与各项辅助检查,确定诊断,并注意与原发性

9、高血压及慢性肾炎的鉴别。4一般介绍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的影响。5根据妊娠高血压疾病病理生理变化,详细讲解防治措施。(1)重点讲解药物镇静,解痉,降压等治疗。(2)掌握子痫处理原则,控制抽搐,适时终止妊娠以及分娩期处理原则。(3)一般介绍 HELLP 综合征。第十一章 异位妊娠(一)目的要求:1了解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2熟悉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及各种辅助诊断方法。3掌握输卵管妊娠的处理原则。(二)学时安排:1 学时(三)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2重点讲解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其转归。3重点讲解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各种辅助诊断方法。4一般介绍输卵管妊娠与流产、急性附件炎

10、、黄体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急性阑尾炎的鉴别。5重点讲解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原则。7第十二章 妊娠晚期出血胎盘早剥(一)目的要求:1了解胎盘早剥的病因,2熟悉胎盘早剥发病机理及其临床表现,3熟悉本病对母婴的危害性和及早处理的重要性,4掌握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二)学时安排:1 学时(三)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病因,重点讲解病理生理和病理变化。2重点讲解临床表现。3详细讲解诊断。4一般介绍并发症。5一般介绍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等的鉴别诊断。6一般讲解防治。7详细讲解治疗。(四)实习内容与方法:临床或标本示教或病案讨论前置胎盘(一)目的要求:1了解前置胎盘的病因其对母婴的危害;2熟悉

11、前置胎盘分类及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3掌握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二)学时安排:1 学时(三)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前置胎盘的病因。2重点讲解前置胎盘的分类。83详细讲解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辅助诊断。4一般介绍其并发症对母婴的影响。5一般讲解前置胎盘的预防。6详细讲解处理方案。(四)实习内容与方法:临床病例讨论,形象教学(超声检查、腹部检查等)第十六章 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一)目的要求:熟悉胎儿窘迫的病理生理;掌握胎儿窘迫的概念、原因分类及其防治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意义,掌握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防治方法。(二)学时安排:0.5 学时(三)教学内容:1重点介绍

12、胎儿窘迫的概念,发病原因及分类;2重点讲解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各诊断方法;3重点讲解预防胎儿窘迫和及时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的意义,按发生原因,病程经过采取的各项处理措施。胎膜早破(一)目的要求:1熟悉胎膜早破的病理生理;2掌握胎膜早破的概念、原因分类及其防治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意义;3掌握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防治方法。(二)学时安排:0.5 学时(三)教学内容:1重点介绍胎膜早破的概念,发病原因及分类;2重点讲解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及各诊断方法;93重点讲解预防胎膜早破和及时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的意义,按发生原因,病程经过采取的各项处理措施。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

13、疾病心脏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病与妊娠分娩的相互影响;2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及防治。(二)学时安排:1 学时(三)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2一般介绍妊娠合并心脏病和种类及特点3重点介绍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4详细介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5重点讲解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处理(四)实习内容与方法:临床示教(心脏病心肺听诊)及病例讨论急性病毒性肝炎(一)目的要求:1了解妊娠时肝脏的生理变化;2熟悉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及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3掌握妊娠合并急性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掌握妊娠期肝炎的预防及处理。(二)学时安排:1

14、学时(三)教学内容:1妊娠时肝脏的生理变化2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103重点讲解病毒性肝炎对妊娠影响4一般讲解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预防(1)一般介绍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联合免疫) 。(2)丙型肝炎的预防6处理(1)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处理原则(2)重症肝炎的处理要点(3)产科处理(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四)实习内容与方法:临床示教及病例讨论糖尿病(一)目的要求:1熟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严重性,妊娠和糖尿病二者间的相互影响;2掌握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二)学时安排:1 学时(三)教学内容:1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定义2妊娠

15、合并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性3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筛查,诊断及鉴别诊断4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四)实习内容与方法:临床示教或病例讨论第十九章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一)目的要求:1了解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及早确诊和积极治疗的重要性;112熟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及传染途径;3掌握妊娠合并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巨细胞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及治疗原则。(二)学时安排:2 学时(三)教学内容:1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及早确诊和积极治疗的重要性。2梅毒孕妇传染胎儿的途径,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3淋病传染途径,对妊娠及分娩、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6、诊断及治疗原则。4尖锐湿疣传染途径,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诊断及治疗原则。5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途径、临床表现;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诊断及治疗原则。6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途径、临床表现;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诊断及治疗原则。(四)实习内容与方法:临床示教或病例讨论第二十一章 异常分娩(一)目的要求:1熟悉产力异常、产道异常及胎儿异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熟悉异常分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二)学时安排:4 学时(三)教学内容:1产力异常:(1)一般讲解产力异常类型、病因。(2)重点讲解产力异常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产程图应用。2产道异常:(1)一般讲解产道异常临床类型、诊断及对母儿影响。(2)重点讲解产道异常的处理。123胎儿及胎位异常(1)一般讲解胎儿胎位异常病因,对母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