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芳-qc教材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56977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秋芳-qc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杨秋芳-qc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杨秋芳-qc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杨秋芳-qc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杨秋芳-qc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秋芳-qc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秋芳-qc教材(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小组改进工具及方法,一、QC小组的活动程序,1、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程序,2、创新性QC小组活动程序,管理技术的三个主要方面,1、遵循PDCA活动程序,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应用统计工具,二、QC小组改进工具,第一节 常用质量工具,一、常用的QC工具 二、工具的运用途径 三、质量工具的使用原则,一、常用的 QC工具,老七种工具 直方图 控制图 调查表 分层法 排列图 因果图 散布图,新七种工具 关联图 系统图 (树图) 亲和图 PDPC法 矩阵图 矩阵数据分析法 矢线图,简易图表 饼分图 折线图 柱形图 水平对比 推移图 流程图 雷达图,专用工具类 0.618法 正交实验法 抽

2、样检验 方差分析 假设检验 价值工程,二、工具的运用途径,三、统计工具的使用原则,统计工具使用的原则:宁可不用,不可错用。,五点注意事项: 1、该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工具 准确 2、使用工具后就要有所收获 有效 3、能用简单的不用复杂的 恰当 4、工具要“使用”不要事后编套 真实 5、先学后用、学会再用、学以致用 正确,第二节 调查表,一、调查表 二、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 三、缺陷位置调查表 四、质量分布调查表 五、矩阵调查表,调查表: 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表分析表。 是用来系统的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调查表的设计可以是多样的,可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自行

3、设计。常见的调查表可分: 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缺陷位置调查表 质量分布调查表 矩阵调查表,一、调查表,调查表的使用方法如下: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资料; 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如:运用哪种统计方法)和负责人; 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其内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 对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审查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该调查表格式。,二、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主要用于调查生产现场不合格品项目频数和不合格品率,以便继而用于排列图等分析研究。,成品抽样检验及外观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二、不合格品项目调查

4、表,下表为卷烟生产过程中成品外观不合格项目调查表:,三、缺陷位置调查表,-主要用于记录、统计、分析不同类型的外观质量缺陷所发生的部位和密集程度,进而从中找出规律性,为进一步调查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事实依据。,-做法:画出产品示意图或展开图,并规定不同外观质量缺陷的表示符号,然后逐一检查样本,把发现的缺陷,按规定的符号在同一张示意图中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汽车车身喷漆质量的缺陷位置调查表,右图为S11车型在某段时间内统计的车身喷漆缺陷调查表: 从图上可以看出: 色斑分布在车身的各个位置,而流漆则重点集中在车身立面上,且只在前门出现,故应重点解决前门的流漆问题。,四、质量分布调查表,质量分布

5、调查表是根据以往的资料,将某一质量特性项目的数据分布范围分成若干区间而制成的表格,用以记录和统计每一质量特性数据落在某一区间的频数。,五、矩阵调查表,矩阵调查表是一种多因素调查表,它要求把产生问题的对应因素分别排列成行和列,在其交叉点上标出调查到的各种缺陷、问题和数量。,第三节 分层法,一、分层法 二、分层标志 三、分层法的应用实例 四、分层法的应用练习,一、分层法,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他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收集到的大量有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分层法运用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尽可能的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的大。,常用于归纳整理所收集到的统

6、计数据。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分层排列图法、分层控制图法、分层散布图法、分层因果图法。,二、分层的标志,1、人员: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等分层。 2、机器: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工夹具类型分层。 3、材料: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类。 4、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生产速度分层。 5、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测量取样方法、环境条件等分层。 6、时间:可按不同的班次、日期等分层。 7、环境:可按照明度、清洁度、温度、湿度等分层。 8、其他:可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缺陷内容等分层。,常用的有5M1E、

7、时间、意见和观点等,如;,三、分层法步骤,1、收集数据; 2、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分层标志; 3、分层; 4、按层归类; 5、画分层归类图。,四、分层法的应用(一),不合格项目:缸体与缸盖之间漏油 N = 50(套),四、分层法的应用(二),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四、分层法的应用(二),交叉分层结果分析:王师傅操作B厂家的气缸垫,漏油率为0,李师傅操作A厂家的气缸垫,漏油率为0;张师傅操作两个厂家的气缸垫都有漏油,但操作A厂家的远比B厂家的低。故在生产时,可让王师傅操作B厂家的,李师傅操作A厂家的,张师傅需调整装配方法,生产A厂家的。,某厂生产橡胶垫,其外径尺寸:26.1 0.2mm

8、。最近发现外径尺寸超差,具体见直方图:,四、分层法的应用(三),某涂装车间统计了12月分以来,该车间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漏检的质量问题,具体见下调查表:,请用分层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改进的对象。(10分钟),五、分层法应用练习,时间:2009年1月5日 调查人:XXX N:22,五、分层法应用练习答案,上表可以看出,在人员方面张三漏检率最高;在问题方面,磕碰发生率最低。,第四节 排列图,一、排列图 二、排列图的形式 三、应用排列图的步骤 四、排列图的应用 五、作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六、排列图应用练习,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或者柏拉图;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是发现的,创

9、造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原理; 朱兰博士将它运用到质量活动的改进中 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排列图的主要用途是:按主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影响;找出“关键的少数”,抓住关键问题,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一、排列图,-排列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其他”项例外)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二、排列图的形式,三、应用排列图的步骤,1、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2、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成本、金额或其他; 3、依据数量的大小排序整理数据,如下表:,4、画横坐标(将

10、变量的类别按照频次在横坐标上从左向右排列,其他除外); 5、画纵坐标(依据频次按比例画出矩形),左边的纵轴表示表示频数,右边的纵轴表示累计百分比; 6、由左到右累加每个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 7、在图上标出必要的项目,如:数量,累计百分比等 8、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用户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反馈统计,四、排列图的应用,某公司QC小组在2001年对其电子产品的用户反馈单进行了统计,整理后的资料如下:,从图中可看出,该公司产品的“A插头焊接缺陷”应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应对它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与分

11、析。,四、排列图的应用,五、作排列图的注意事项,1、“项目”确定应表明“关键少数”,否则应重新排列。 2、“项目”不易太多 57项为宜。 3、取样数量不易太少,至少50个数据。 4、关键问题不死扣 80% ,一般12项为宜。 5、其它一定要放在最后 ,一般不大于10%。 6、图形规范,标注齐全。 7、累计百分比是折线,不是直线。 8、目标值高的情况不宜使用排列图。,六、排列图的应用练习,某小组统计某车型的四轮检测不合格的问题点,并进行分类整理后数据如下,请根据下表制成排列图:,六、排列图的应用练习(答案),从以上排列图可知:前轮外倾角不合格是问题的”关键少数”,后期应该对其进行攻关。,第五节

12、因果图,一、因果图 二、因果图基本形式 三、因果图基本程序 四、使用注意事项 五、因果图应用实例 六、因果图应用练习,一、因果图,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是日本著名的石川馨发明的,用于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作用:运用因果图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解决质量问题。,1、因果图由箭条和短语组成 2、主箭条右侧短语表示结果 3、对应主箭条的箭条为“原因类别线” 4、指向原因类别线的箭条为“第一层原因” 5、指向第一层原因线的箭条为“第二层原因”以下类推 6、方框框住的短语为原因 7、主要原因在末端因素上选择,有事实和数据说

13、明为什么是要因,二、因果图基本形式,三、因果图基本程序,1、确定要分析的问题(如零件尺寸大,前轮外倾角不合格); 2、收集语言资料,列举可能影响的全部因素;按照5M1E的方法发掘全部原因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头脑风暴法)不反驳、不争论详细记录、对号入座 3、语言资料分层(将列出的要因加以分类整理,画出大骨、中骨、小骨); 4、绘制因果草图,并反复修改定图; 5、结合现场,用方框框起来; 6、使用验证、补充、修正、完善。,四、使用注意事项,1、因素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2、末端因素上找要因 3、要因确认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4、同一词语不能重复出现 5、按“因果关系”画图箭头不可反向 6、方单一目的

14、型的因果分析,不允许交叉 7、要“鲫鱼”的刺,不要带鱼的刺 8、成功的因果图,要分析到第二、三层原因 9、一个质量问题只能画一张因果图,在提高135W电机的一次装机合格率时,运用因果图对 “噪声超标”进行原因分析:,五、因果图应用实例(一),五、因果图应用实例(二),员工小张由于加班,下班后回家很晚了,到小区后已经是华灯初放,张某急匆匆的走到自己家门,拿出钥匙把门打开,当打开电灯开关的时候,电灯却不亮了,小张很是着急,因为妻子这时候正从幼儿园带着自己的孩子望家赶呢,按照正常的情况,等到她们回来,小张需要做一桌美味的晚餐,小张是真的着急了!这时候他的妻子太着孩子也回到了家,于是他们一家三口围绕着

15、“电灯不亮”可能存在的原因,运用“因果图”开展了讨论,由于小张自己本身就是单位的电工,所以很快他们就找到原因,并把故障排除这时候小张的家里灯全亮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心也全亮了,请根据上述材料,每4个人为一组,利用“因果图”,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原因。(5分钟时间),六、因果图应用练习,六、因果图应用练习(答案),第六节 散布图,一、散布图 二、散布图典型形状 三、散布图的步骤 四、散布图的判断 五、散布图练习,一、散布图,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简单图示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回归分析技术。在散布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点子云,研究点子云的分布状态便可推断成对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散布图可以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并确定其预期关系。,X,Y,0,X,Y,0,X,Y,0,X,Y,0,X,Y,0,X,Y,0,强正相关,强负相关,弱正相关,弱负相关,不相关,非直线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