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辅导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56876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复习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高考作文复习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高考作文复习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高考作文复习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高考作文复习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复习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复习辅导(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山不必仰止 俯拾皆是宝玉,高考作文复习辅导,题 记,一、认清自己,60分的高度,你能够多高? 60分的距离,你能走多远? 60分的渴望,你能否实现?,认清自己的优势:擅长什么?准备了什么?将有限的发挥到极致。 避开自己的缺陷:境界不高的怎么办?思想不深刻的怎么办?只会写四平八稳的文章的怎么办?文章病句多、爱写错别字的怎么办?惧怕出现跑题的怎么办?,二、区别于别人,总有那么一点,你是与众不同的。一个用得精当的词语,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富有哲理的句子,一份打动人心的真情,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一波三折的情节,一个余音袅袅的结尾,一种巧妙的构思,一个鲜明的形象,一手漂亮的好字,第一板块:作文复习,“

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大学者钱钟书说:“文章如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追求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或者“有视觉冲击力”。 采取的措施:作文课不仅仅是写作课,也不仅仅是评作文,还可以是新材料展示课、围绕主题的谈话课。作文复习,最好解决的是如何写考场作文。,第二板块:复习策略,一、审题准,入题快,(一)认识,“松绑”不等于“解放”减少审题障碍,淡化审题,但不等于自由写作,(二)要求,准确、全面。准确,强调审题时要分清是非、优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则强调审题时看清试题中各个部分的字面和深层的含义。,(三)办法,1. 对于任何一道作文题,都要通达命题者的思想感情倾向。 2. 区分关系型、重

3、心型、自定义型三种类型的命意。 树木森林气候;“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建议”;“人文素养与发展”;“语言与沟通” 北京的符号;心灵的选择;转折;必须跨过这道坎 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为题材写作;怀想天空,3.通用策略,借助联想想像拓宽。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包括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追忆联想、因果联想、推测联想等。通过补充扩展。 即在概念性话题的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譬如“书”,可以从写实角度扩展为“我爱读书”“一本难忘的书”“一次买书”,但这是低层次的;更可以从虚化角度扩展为“父亲是一本书”“人生是一本书”“打开生活的书页”,这一角度才是高层次。,

4、3.通用策略,通过提问深入。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辩证分析得法。 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是形式逻辑思维;一种是辩证逻辑思维。在多样性的辩证逻辑思维之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对立统一规律,其具体的体现就是要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3.通用策略 (辩证分析得法),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对立与统一 形式与内容 外因与内因表象与本质 数量与质量 主观与客观静止与运动 教条与灵活 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 动机与效果 局部与整体纵向与横向 共性与个性 宏观与微观过度与适度 可能性与现实性 名与实本与末 主与次,3.通用策略 (辩证分析得法),析例深入启深思 形象材料

5、理性化 结果材料原因化 现象材料本质化 同类材料比较化 分散材料集中化,3.通用策略 (辩证分析得法),一部分关系型的题目或话题本身就体现出思辨性。【示例】国家二卷的“位置与价值”,审题时对“位置”与“价值”的关系就应辩证分析,位置有高低,价值有大小,但价值的大小却不能仅以地位的高低论,伟大与平凡都有其价值,人生贵在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出自己的价值。,3.通用策略 (辩证分析得法),非关系型的题目或话题本身也存在辩证关系。【示例】上海卷“对当今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北京试卷的“说安”等,都需要考生用辩证的思维进行分析。 辩证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分析理解都离不

6、开辩证的思考,作文更是如此。,3.通用策略,忌讳钻牛角尖。【题目示例】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无辜烧死。试以“善待生命”为话题作文。【错误分析】有人可能就老想,这个碗怎么放,装上水蚂蚁就爬不上去了吗?弘一法师是不是不懂科学?这种想法就是对材料的流连、依赖导致了钻牛角尖。不管你的分析多么有道理,但如果与命题者给定的话题无关,就是做无用功。,4.分类策略,对于比喻、寓言类文题或材料,找到其与生活面(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的对接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方法】 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挖出事物的本质。 通过

7、对比或类比,凸显事物的某种本质。 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或由因及果,或由果探因,从而得出事物的本质。 这几方面,要灵活选用,也可以综合运用。,4.分类策略,【示例】如“桥”,从其“本身”看,它只是架设在水上或空中供行走的建筑物,它可以接通两头。从“接通两头”这一表象或者说桥的功用,我们可以“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联想到相关的事物。这样,就可以找到新的立意角度得出新的立意: 从桥的外形延伸 从人的角度:妈妈的驼背母亲的无私奉献;爸爸的挑担父爱的崇高与伟大。 从物的角度:弯月会一天天“长大”只要心存希望,总归会得到圆满;断桥残缺也是美。 从桥的内涵、意义角度:老师微笑的目光是桥爱心与奉献;同学情是桥

8、友善与沟通;人世间的真情爱意是桥构建和谐社会。思乡之桥拳拳赤子心。,4.分类策略,对于话题作文要把握话题范围,明辨话题关系。对于命题作文,要抓住题眼。 古人审题常用抓题眼的办法,如陋室铭的题眼是“陋”字。古人将完整的题目分为题身、题神和题眼,如2006年上海紧握你的手,题身是“手”,即主要内容,题神是“你的”,即限定范围,而题眼就是“紧握”,即核心关键。古代审题方法,给今天的审题以启示。,二、立意高一言九鼎的识见,(一)要求,立生命的意,立天地的意,立情感的意,你就能笑看风云,借路经过。 作为考生,我以为要确立起来下面这些思想:绿色、和平的思想;民主、自由、非暴力的思想;亲近自然,物我统一的思

9、想;忧国忧民的思想;清静、淡雅的情思;亲近下层,同情弱小、与民同乐的思想;禅味、禅思、禅境的思想。,(二)做法,1.小中见大 2.平中显奇 3.在求稳的前提下求新(包括琵琶反弹),(二)做法(4.多角度立意、多方面分析),4.多角度立意、多方面分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角度:从其本身、相关、相近、相反等角度;从其外形、成因、关系、功用、意义、象征等角度。多方面分析:就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多部位地分析写作对象。,(二)做法(4.多角度立意、多方面分析),具有共性的、常用的角度 正面、反面、侧面等方位角度; 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角度; 本地、外地、中国、外国等地域角度;

10、内部与外部、全部与局部、现象与本质、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等哲学角度; 国家、集体、个人等利害关系角度; 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等认识论角度; 肯定、否定的辩证角度; 立场、观点、方法、态度等不同角度。,(二)做法(4.多角度立意、多方面分析),譬如话题“沟通”,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相关”角度看,它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从“关系”角度看,它是双向的;从“功用”等角度看,它能使关系和谐、有效地与人合作等等;还可从相反的角度举出不善于沟通的种种弊端。,(二)做法(4.多角度立意、多方面分析),至于事,也可以展开多角度思考。譬如: 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小孩游公园,他们让孩子在前边独自走。突

11、然,小孩被石阶绊着,摔在地上,哇哇大哭。一个中国人见了,连忙上去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让他自己爬起来。” 这件事透露了很多信息,如果从“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一点来作深层思考,那么,从重大严肃的主题切入,可以考虑到“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从哲学角度切入,学走路时难免摔跤,可以考虑到“人生道路”“成长历程”“工作成败”等;从时代高度切入,可以得出“在创新竞争中要有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在课改实验中要敢于实践”等观点。,(二)做法(4.多角度立意、多方面分析),涉及到抽象概念,也可以通过多角度择取,化抽象为具体。譬如:“冷与热”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切分: 从人际关系

12、角度,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上级与下级、同学与同学、丈夫与妻子等等关系中可以挖掘出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立意:老师的热情帮助融化了学生冰冷的心对学困生要给予热情的帮助;父母对子女外表的冷、内心的热严格要求才能健康成长,父母的爱是深沉厚重的;对上司则热情,对下属则冷淡做人不正直坦诚不可取;同学之间关系的冷热变化不断化解矛盾携手并进;家中饭菜“热冷热”的变化只有夫妻恩爱才有家庭幸福,(二)做法(4.多角度立意、多方面分析),从人生态度角度,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得出“学习过程中忌忽冷忽热”的立意;由“冷血动物的冬眠”得出“我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立意。 从社会现象角度,可对“追星

13、热”“炒作热”作冷静思考,对热恋城市冷落山村现象进行分析。 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冷热无常,提出“要立足世界必须加强综合国力”的见解。 从自然现象角度,可以由全球变暖引出对环保的忧思。,(三)禁忌,1.忌讳“病态”,拒绝“低俗”,走出“庸俗”,提倡“脱俗”。 2.忌讳刻意拔高。 3.不踩雷区。庸俗的恋爱题材;无原则地、带情绪地批评师长;挑战公认的法律、正义、道德、伦理;挑战严肃的经典和公认的名人。,三、材料足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材料源,材料记叙的对象;评论的对象。固有之象优秀作文选、作文素材库、期刊杂志、自己的作文,(一)材料源,1.身体力行的材料第一方材料(“我”作为践行者) 学校生活: 家

14、庭生活: 社会生活: 2.心灵解剖的材料第二方材料(“我”作为被审视对象) 与他者的矛盾冲突(思想的冲突、误会、冲动、认识、赌气) 与他者的感情纠葛(爱恨情仇),(一)材料源,3.当下生活的材料第三方材料(“我”作为观察者、听闻者) 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 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 社会所处的特定时期 学校生活: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家庭生活: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社会生活:,(一)材料源,4.历史记载材料第四方材料(“我”作为历史的解读者) 5.各门学科材料第五方资料(“我”作为贯通者) 【教材是一座富矿】 6.联想想像材料第六感材料(“我”作为理想主义者),(二)用材料,

15、1.原则 真 新 小 巧 有情感 有意义 2.方法 直接引用 加工改造,(二)用材料 (方法:化用认识 ),故事新编:如赤兔之死、刺秦、阿Q新传等。2003年有一名考生写了一篇也就是一只猴子的作文。这篇文章用的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人物故事。怎么用的呢?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选定“美猴王”孙悟空作吉祥物。唐僧师徒三人各写一封短信给组委会表示自己的态度。唐僧的信完全赞成选用美猴王,信中说,悟空是忠心耿耿保我去西天取经,可是我不太了解他,怪他多管闲事,随意杀人,因此动辄念“紧箍咒”惩罚他、驱逐他,但他一如既往。猪八戒写信坚决反对,理由是孙悟空经常戏弄自己、打自己,破坏自己的“好事”,“坏极了”。沙和尚的态度

16、是赞成的,也从自己切身体会中说了一番理由。应当说,这篇文章运用的材料一点也不新鲜,但文章给人以新鲜之感,这既是因为对准了“题目的要求”,从“感情与认知”的关系方面来写作的,还因为作者设置了一定的情境,把这个材料放在一定的背景下加以运用,所以获得了很高的分数。,(二)用材料 (方法:化用认识 ),借题发挥:如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与邹忌书等。一名考生在2003年写了一篇屈原之输,写的是屈原一腔热血,忠心为国,结果一输再输。他不是输在忠心上,也不是输在才智上,而是敌不过血脉亲情。讽刺的却是现实生活。文章最后两问充分显示了这一点:“问问那些高官们,你们身边的李原、王原有没有输?你们身边的子兰、子花有没有赢呢?”这两问点明了真正的写作目的。如果这名考生不是这样来用材料,而是机械复述屈原列传中的故事,还有什么“新编”可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