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和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汇报

上传人:Q** 文档编号:5756767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和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某县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和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某县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和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某县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和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某县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和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和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和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汇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某县县关于履行教育关于履行教育职责职责和和语语言文字言文字工作情况的工作情况的汇报汇报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首项重要民生工程,坚持优先谋划、优先发展、优先保障,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乘势而上、向好图强,不断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弱项,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某县位于衡水市东南部,总面积 941 平方公里,总人口53 万人。2017 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23.74 亿元、公共财政教育支出 4.5 亿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 130 所, (其中,小学 107所、初中 18 所、高中 2 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 1 所、教师进修学校 1 所、特教学校

2、 1 所),在校学生总数 74711 人(其中,小学 45612 人、初中 19238 人、高中 6603 人、职教 3183 人,特教学校 75 人),全县公民办幼儿园 280 所,在园幼儿23275 人。教职工总数 4312 人(其中,小学 2254 人,初中1262 人,高中 488 人,职教 208 人,特教 29 人,幼儿园 71 人)。二、不断强化政府职能,切实担当领导责任,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强化领导职责。2014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办公会议拿出专门时间研究教育发展问题;召集相关部门开展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教育资金投入、学校建设征地等重点问题;

3、注重质量,深化教研教学改革。建立研训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了覆盖县域的教学研究网络,更加注重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县教研室工作重心下移,一半时间在基层听课、评课、指导教师讲课,学校对照先进学经验,对照问题搞教研。二、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主线,以创建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为目标,以推广普通话和普及规范汉字为重点,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宣传引导,加大推行力度,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了以下 5 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语言文字工作责任机制。县委

4、、县政府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与中心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保证了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把加强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2008 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先后 4 次听取语言文字工作汇报,研究确定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制约语言文字工作开展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县上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26 个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筹负责全县语言文字工作。根据创建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需要,又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

5、单位为成员的达标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各单位、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从而真正形成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的语言文字工作格局。二是健全管理运行网络。县上常设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县教育局合署办公,正科级建制,由县教育局 1 名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了 3 名专职干部和必需的办公设备,负责全县语言文字日常工作;县直各部门、中台镇和各级各类学校也普遍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内设机构,确定专兼职人员办理具体业务,从上到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三是建立督查落实机制。从 2009 年开始,县语委每年年初都制定印发全县语言文字工作要点,半年进行督导检查,年底严格考核兑现,把软任务

6、变成硬指标,确保了整体工作有安排,具体工作有着落,重点工作有突破。在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创建工作中,县语委办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各部门、各单位指导开展工作,县委宣传部、人社局、教育局分别牵头,先后对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学校等重点领域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有力地推进了达标工作。 (二)强化宣传教育,健全语言文字工作引导机制。把宣传教育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切入点和主抓手,广泛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和创建活动,为语言文字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着眼提高全社会普通话和规范字应用意识抓宣传。结合“推普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提高全社会

7、文明程度、树立灵台良好的对外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2008 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 26场(次),印发宣传资料 6.8 万多份,县电视台和县政府网站46 次刊播语言文字工作专题节目和信息,设立大幅永久性宣传牌 4 面,绝大多数机关单位都设立了宣传标语、提示牌和张贴画。特别是今年 7 月,我们举行了盛大的县城区语言文字大型宣传暨整治社会不规范用字活动启动仪式,城区干部群众和学生近 3000 人在“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长卷上签名,启动实施了整治社会不规范用字“啄木鸟行动”。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二是着眼提高全民普通

8、话和规范汉字应用水平抓推广。2007 年以来,县上每年都在党政机关、窗口服务、学校和新闻媒体等行业组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县委机关、政府机关、政法系统、卫生系统、税务系统等还利用重大节庆日,积极组织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从而在全县上下掀起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汉字的热潮。三是着眼提高语言文字工作水平抓创建。把学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为全县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县东关小学等 4 所学校被命名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东关小学、县幼儿园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还顺利通过了省上评估验收。同时,我们还在各级

9、各类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了“推普五优”和规范汉字书写大赛。2009 年,在全市开展的“推普五优”活动中,我县参展作品九州同说普通话、 讲普通话,建新农村、 人人都说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等分获招贴画类二等奖、优秀奖和宣传语类三等奖。(三)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语言文字工作人才培养机制。针对语言文字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等特点,我们坚持加强测试员、咨询专家、管理人员三支队伍建设,为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一是加强培训测试员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先后选送多名教师参加省上举办的测试员培训班,先后有 6 名教师取得了省级测试员资格,这些测试员分布在各级学校,由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聘用

10、,承担各单位普通话培训测试任务,有力地壮大了培训测试员队伍。二是加强语言文字专家队伍建设。成立了灵台县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明确细化了工作职责,各位委员积极承担专业咨询、检查指导、评估认定等工作,在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专业骨干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在推动整体工作落实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三是加强语言文字管理者和骨干队伍建设。今年 5 月,我们邀请省市专家来我县,从城市语言文字达标的重点内容、目标任务、程序步骤以及档案建设、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市驻灵各单位分管领导和语言文字专干进行了系统地辅导培训。通过当面答疑和交流指导,

11、提高了语言文字管理者和骨干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注重普及质量,健全普通话培训测试机制。我们坚持把普通话培训测试作为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从健全各项制度入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不断扩大培训测试范围。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全县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由各单位统一组织人员报名,县语委办协调安排,在县职业中专、城关中学和东关小学设立普通话培训点,由 4 名具有省级以上普通话测试员资格的优秀语文教师轮流授课,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工作。经过培训,今年,县城区先后有 1941

12、 人参加了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大面积的普通话培训测试,也带动了全县范围内普通话的普及和提高。二是坚持以训促学、以学促用,不断提高培训测试质量。坚持不培训不测试的原则,督促各单位落实培训任务。对报测人员,统一配发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教程,抽调专业测试员,进行不少于 12 个学时的集中培训。集中培训时,统一安排管理人员,严格考勤。每期培训结束时,组织参训人员做答“语言文字知识试卷”,巩固培训效果。依据考勤结果,核发培训卡,凭卡签发准考证,从而确保了培训质量。三是坚持整体联动、协调运作,充分保证培训测试效果。每期培训前,我们都制定周密的培训测试计划,充分考虑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采取培训、测试交替进

13、行的方式,将各部门、各单位报名人员分批安排,着力解决工学矛盾,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培训过程中,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整体辅导和个别提高相结合,区分不同地域方言和成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保证了培训测试效果。 (五)坚持依法行政,健全行业和社会用字管理机制。我们坚持把推行规范汉字和推广普通话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两项重点任务,做到同安排,同落实,不偏废,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方面,积极开展社会用字规范化达标。按照国家对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用字的具体要求,集中组织开展了公务用字、教育教学用字、报刊荧屏用字、广告招牌用字、大型活动用字等方面的规范达标活动,对单位名称牌、指

14、示牌、标志牌、标语牌、宣传橱窗、条幅、电子显示牌、印章用字等进行了集中清理,大大减少了不规范用字。特别是今年 7 月,结合城区语言文字大型宣传暨整治社会不规范用字活动的开展,我们组织城区学校 200 多名学生组成“啄木鸟”小分队,上街查找社会不规范用字 50 多处,在此基础上,由县文明办、市政局、工商局、教育局、语委办等联合下达整改通知书,责成有关单位按规定的时间清理整治。目前,查找出的所有店牌、招牌、广告牌、名称牌的不规范用字均得到了整改,城区主要街道的社会用字做到了基本规范。另一方面,着力加强公文材料规范化建设。参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由县委办、政府办分别

15、牵头负责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公文材料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在文件材料中正确使用字体、字号、标点符号、版式,并加大对各乡镇、各部门报送材料的审核把关力度,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坚决退回原发文机关,直至达到标准。据统计,今年前10 个月, “两办”共退回各乡镇、各部门报送的不规范公文 80多份,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公文材料的规范化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要求和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主要是: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广泛,全社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

16、知晓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过持续努力,全县范围内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明显增强、人群不断壮大,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用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还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等等。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省、市评估验收为契机,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省、市各位领导和专家的评估意见,认真研究落实整改的具体措施,在巩固、提高和深化、创新上下功夫,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重点抓好以下 3 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拓展语言文字工作领域。在抓好城区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县各级党政机关的带头表率作用、教育系统的基础性作用、新闻媒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综合采取行政推动、宣传引导、教育培训等手段,促进语言文字工作不断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不断扩展语言文字工作范围,全面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普及应用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负责、语委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语言文字管理模式,推动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