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56320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0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附件 2-1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申报单位:所在省市:工业和信息化部制20年月日2填 写 说 明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二、所属行业请依据 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 A4 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3基本信息表工厂名称所属行业通讯地址单位性质内资(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资港澳台外商独资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邮编注册机关注册资本成立日期有效期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申报工作 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箱单位简介(至少应包含:企业的主营业务

2、介绍、生产情况、所获荣誉情 况等)材料真实性承诺材料真实性承诺:我单位郑重承诺:本次申报绿色工厂示范所提交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均真 实、有效,愿接受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查和核验。如有违反,愿承担 由此产生的相应责任。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字: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公章)章) 日期:日期:4一、工厂基本情况概述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展现状、工艺产品和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等。二、绿色工厂创建情况对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主要对工厂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等内容进行情况描述。1、 基础设施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的建筑、照明、设备设施(包括专用设备、

3、通用设备、计量设备及污染物处理设备设施等)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2、 管理体系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管理体系建设情况。3、 能源资源投入情况。 主要描述能源投入、 资源投入、采购等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正在实施建设的节约能源资源投入的项目。4、 产品情况。主要描述产品的生态设计、有害物质使用、节能、减碳以及可回收利用等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5、 环境排放情况。 主要描述大气污染物、 水体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噪声、温室气体的排放及管理现状,以及相关标准的落实情况。三、下一步工作5说明工厂在持续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方面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拟实施的重大项目情况。四、绿色工厂创建自评表依据工厂情况和绿

4、色工厂评价要求,工厂进行自评,并填写附表 1.1 和附表 1.2。五、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1.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2.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适用时);3. 企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适用时);4. 工厂建设批复文件复印件;5. 三同时验收文件复印件;6. CCC 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适用时);7. 组织承诺或相关方要求及证据;8. 最高管理者承诺书(包括传达与资源);9. 管理者代表授权书(包括 4 项职责);10. 管理机构的组织及相关制度;11. 文件化的绿色工厂建设的目标、指标、方案;12. 教育和培训记录;13. 企业三年内安全、环保设备设施运行情况;14. 相关管理

5、体系认证证书;15. 厂房平面布置图(包括空间布局图、计量设备布置6图);16. 计量设备清单、用能设备清单、污染物处理设备清单、原材料清单等;17. 合格供应商名录及其评价表、采购立项审批文件、程序文件、招投标文件等;18. 已采用的余热利用、分布式供能、自然冷源、水循环利用、高效照明等技术的情况说明(包括技术说明、实施情况和现场照片);19. 能源消耗量、资源消耗量等绩效指标计算说明(包括使用的标准、计算边界、排放因数、计算过程等);20. 申报工厂已获得的国家、地方、行业节能环保相关奖励证书等。7附表 1.1绿色工厂基本要求自评表基本基本要求要求是否符合是否符合证明材料索引证明材料索引绿

6、色工厂应依法设立, 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最高管理者在绿色工厂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满足 GB/T 36132 中 4.3.1 a)的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工厂内部分配并沟通与绿色工厂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且满足 GB/T 36132 中 4.3.1 b)的要求。工厂应设有绿色工厂管理机构, 负责有关绿色工厂的制度建设、实施、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工厂应有开展绿色工厂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 指标和实施方案。 可行时,指标应明确且可量化

7、。工厂应传播绿色制造的概念和知识, 定期为员工提供绿色制造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对教育和培训的结果进行考评。8附表 1.2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自评表(20年)年)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要求二级指标具体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证明材料索引证明材料索引基础 设施必选工厂的建筑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 标准的要求。 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时,应遵守国家“固定 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三同时 制度”、“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产 业政策和有关要求。 厂房内部装饰装修材料中醛、苯、氨、氡等有 害物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标准要求。 危险品仓库、有毒有害

8、操作间、废弃物处理间 等产生污染物的房间应独立设置。 人工照明应符合GB 50034规定。 不同场所的照明应进行分级设计。 工厂使用的专用设备应符合产业准入要求,降 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适用时,工厂使用的通用设备应达到相关标准 中能效限定值的强制性要求。 已明令禁止生产、 使用的和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应限期淘汰更 新。 工厂使用的通用设备或其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9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要求二级指标具体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证明材料索引证明材料索引 或主要运行参数应符合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 求。 工厂应依据GB 17167、GB24789等要求配备

9、、 使 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的计量器具和 装置。 能源及资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 量。工厂若具有以下设备,需满足分类计量的 要求:(1)照明系统;(2)冷水机组、相关 用能设备的能耗计量和控制;(3)室内用水、 室外用水; (4)空气处理设备的流量和压力计 量;(5)锅炉;(6)冷却塔。 必要时,工厂应投入适宜的污染物处理设备, 以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要求。污染物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应与工厂生 产排放相适应,设备应满足通用设备的节能方 面的要求。可选建筑材料:(1)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 性和本地建材,减少建材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能 源消耗; (2)室内装饰

10、装修材料满足国家标准 GB 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 量GB 6566的要求。 建筑结构:采用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木结构等 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 绿化及场地: (1)场地内设置可遮荫避雨的步 行连廊。 (2)厂区绿化适宜, 优先种植乡土植物,10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要求二级指标具体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证明材料索引证明材料索引 采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的植物,减少日常维护 的费用。 (3)室外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总面积 的比例不小于 30%。 再生资源及能源利用: (1)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 10%; (2)采

11、用节水 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 10%。 适用时,工厂的厂房采用多层建筑。 工厂厂区及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尽量利用自然 光。 工艺适用时,节能灯等节能型照明设备的使用 占比不低于 50%。 公共场所的照明采取分区、分组与定时自动调 光等措施。 工厂使用的通用用能设备采用了节能型产品或 效率高、能耗低、水耗低、物耗低的产品。管理 体系必选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应满 足GB/T 19001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应满足GB/T 28001的要求。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工厂 的环境管理体系应满足GB/T 24001的要求。

12、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能源管理体系。工厂 的能源管理体系应满足GB/T 23331的要求。可选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 三方认证。11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要求二级指标具体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证明材料索引证明材料索引 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说明履行利益相关方 责任的情况, 特别是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报告公开可获得。能源 资源 投入必选工厂应优化用能结构,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 提下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投入。 工厂应按照 GB/T7119 的要求对其开展节水评 价工作,且满足 GB

13、/T18916(所有部分)中对 应本行业的取水定额要求。 工厂应减少材料、尤其是有害物质的使用,评 估有害物质及化学品减量使用或替代的可行 性。 工厂应按照GB/T 29115的要求对其原材料使用 量的减少进行评价。 工厂应制定并实施包括环保要求的选择、评价 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 工厂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 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可选建有能源管理中心。 建有厂区光伏电站、智能微电网。 使用了低碳清洁的新能源。 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余热余压。 使用回收料、可回收材料替代原生材料、不可12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要求二级指标具体要求指标值及是否

14、符合评价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证明材料索引证明材料索引 回收材料。 替代或减少全球增温潜势较高温室气体的使 用。 工厂向供方提供的采购信息包含有害物质使 用、可回收材料使用、能效等环保要求。 满足绿色供应链评价要求。产品必选工厂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 工厂生产的产品(包括原料和辅料)应减少有 害物质的使用,避免有害物质的泄露,满足国 家对产品中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要求。 工厂生产的产品若为用能产品或在使用过程中 对最终产品/构造的能耗有影响的产品,适用 时,应满足相关标准的限定值要求。未制定标 准的,产品能效应不低于行业平均值。可选按照GB/T 24256对生产的产品进行生态设计

15、。 按照GB/T 32161对生产的产品进行生态设计产 品评价,满足绿色产品(生态设计产品)评价 要求。 实现有害物质替代。 达到相关标准中的节能评价值/先进值要求,未 制定标准的,产品能效达到行业前20%的水平。 采用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 或核查。 利用核算或核查结果对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改 善,核算或核查结果对外公布。13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要求二级指标具体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证明材料索引证明材料索引 适用时,产品满足相关低碳产品要求。 按照GB/T 20862的要求计算其产品的可回收利 用率。 利用计算结果对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进行改

16、善。环境 排放必选工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并满足区域内排放 总量控制要求。 工厂的水体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或在满足要求的前 提下委托具备相应能力和资质的处理厂进行处 理,并满足区域内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工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 GB 18599 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工厂无法自行处理 的,应将固体废弃物转交给具备相应能力和资 质的处理厂进行处理。 工厂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工厂应采用 GB/T 32150 或适用的标准或规范 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 告。可选工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标准中更高等 级的要求。工厂的主要水体污染物排放满足标准中更高等14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要求二级指标具体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证明材料索引证明材料索引 级的要求。 工厂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三方核查声明。 核查结果对外公布。 可行时,利用核算或核查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 排放进行改善。绩效必选容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