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5547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图书馆素养教育探讨(5(5 篇篇) )第一篇: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实践摘要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并对读者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阐述“互联网+图书馆”基本内涵,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分析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高校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实践的措施。关键词 “互联网+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正逐步成为现实。“互联网+图书馆”为高校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提出

2、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新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措施,推动“互联网+图书馆”的发展。一、 “互联网+图书馆”解析(一)“互联网+”思维内涵分析“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 。(二)“互联网+图书馆”的特征1及时性与交互性“互联网+图书馆”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因此它也带有互联网及时性与交互性的基本特征,

3、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便能正常运行,可以将消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递出去,促进信息传输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2信息共享性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各种有价值的信息都会被分享,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受还是拒绝,信息共享也在“互联网+图书馆”模式中得以实现。3个性化特征显著随着“互联网+图书馆”的实现,个性化特征更加突出,信息接受者不再受播出内容与流程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所需内容,尤其是在各种社交平台较为发达的今天,个性化特征被展现得淋漓尽致2 。二、 “互联网+”背景下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分析(一)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1自主学习能力现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均有

4、良好的自主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较为发达与普及的今天,很多大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互联网+”背景下,所有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同时也是信息接受者,原有的信息素养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提升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满足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需求。2独立研究能力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足够的好奇感,也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有良好的独立研究能力。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深厚的信息素养。做好读者信息素养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并培养他们的独立研究能力3 。3知识运用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并实现价值最大化,如

5、果学生只学习知识而不懂的如何利用知识,那么就无法实现教育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做好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进而成为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人才。(二)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教育模式1互动性增强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育以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互联网技术普及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教师也会在与学生交流中获得新知,这对拉近师生距离也有一定好处。2教学立体化互联网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立体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一直不被学校、学生及至教师自己重视,和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有关,互联网技术的

6、参与正与实际要求相符,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会更好。(三)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服务能力的要求提升1信息资源要求较高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近年来,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很多学生希望能够自主掌握信息查询与辨别知识,但这一要求在当下环境下根本无法得到满足,所以,高校有责任与义务利用好互联网做好信息素养教育,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需求。2信息服务能力要求提升为满足学生实际需求,高校图书馆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服务能力。要注重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大硬件改建力度,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改变目前图书馆员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不足的局面,提升馆员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学生

7、提供专业服务。三、 “互联网+”背景下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信息不确定性增强现代网络技术较为发达,信息技术趋于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但也存在信息不确定性增强的问题。人们为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辨别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也就成为“必需品” ,然而,现代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中却缺少该部分内容,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加以弥补4 。(二)信息公平问题突出我国人口众多,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依然有大量低学历、低收入者存在,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差,更缺少对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了解,同样是大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具备的信息素养差距却很大,这

8、样就出现了信息公平失衡的问题,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改善公众社会参与度,用于维护信息公平5 。(三)信息需求加剧高校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为保证研究更加科学,经常需要获取大量信息,但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却无法满足这一点,学生可以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对研究有价值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研究积极性,这就需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进来,以便为大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更好地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6 。(四)信息素养教育缺乏实践性缺少实践性严重影响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质量,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实践能力较差,再加上教育方式与内容较为单一,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实

9、践性,优化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也成为“互联网+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四、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实践路径研究(一)结合信息时代特征,完善课程体系在传统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主要以开设“文献检索课”为主,旨在让大学生了解怎样借助图书馆资源与网络资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互联网+图书馆”背景下,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不断提升,迫切要求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改革,要改变现有教学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做好基础教育,让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要点,正确利用媒体知识;其次,重视信息道德教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使用信息,如注明“

10、不得随意转载与引用” ,就不能随意使用,否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最后,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查询自己想要的资料,并形成数据库,以便更好的提升信息素养7 。(二)突出模块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互联网+图书馆”背景下,应重视模块化教学,从新生入馆教育、文检课教学以及专题讲座三部分入手。首先,新生入学教育必须要有图书馆利用教育内容,馆员除讲解图书馆基本功能外,还要进行信息素养基础知识教育,让学生对信息素养能力有初步了解;其次,在文检课教学上,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查询与搜索图书或资料,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科研奠定基础;最后,在专题讲座中,应着重

11、讲解具备信息素养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的优势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 。(三)完善信息素养能力考核机制,增强信息素养教育效果建立完善的信息素养能力考核,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以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效果9 。如在考核形式设置上,应注重笔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尤其是要加大对文献选择、判断能力的培养。加大新媒体的应用,增强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积极性。加强对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能力的考核,特别是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良的授课能力,还要及时了解新知识、新法律等, “名师出高徒”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10

12、 。(四)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在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中,只开设文献检索课已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必须加大课程体系改革,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以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水平。首先,与图书馆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加实践学时。文献检索课的学时普遍少,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教学实践周等机会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开展现场教学,把课堂内容与图书馆实际工作相结合,学生对图书馆工作有了感性认识,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引导学生参与本专业教师、图书馆馆员的科研活动中,构建全方位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体系。学生在教师、馆员的课题立项、专利申请等科学研究中,担当资料收集、甄别、查

13、新等工作,既为科研工作增加力量,也很好地培养、锻炼、提升了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当然,这项工作需要学校层面出台制度、政策,学院、图书馆相互支持,互相配合,组织学生付诸实践,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参考文献1王红芳,汤萍,吴冯娣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变革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XX(8):1321342范伟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反思J 图书馆杂志,XX(5):44473王晓毅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角色定位探析J 科技展望,XX(14):2422434余黎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营销模式创新J 图书馆学刊,XX(5):30325邓己红

1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 图书馆学刊,XX(7):28306曾婧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J 铜仁学院学报,XX(4):78807钟思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 图书馆学刊,XX(8):89918曹令秋新形态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路径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XX(20):1551569陈南仿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XX(12):15715910孙婉婷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XX(12):161811周玲利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浅析J 现代职业教育,XX(7):15312杜杨芳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 河南图书馆学刊,XX(11):4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