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之发展心理学(课件)_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5528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之发展心理学(课件)_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之发展心理学(课件)_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之发展心理学(课件)_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之发展心理学(课件)_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之发展心理学(课件)_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之发展心理学(课件)_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之发展心理学(课件)_ppt课件(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框架,2,第一节 概述,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3,心理发展的内涵种系:动物种系演进过程 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 种族: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民族心理学 个体:人个体整个生命历程 个体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4,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两个加速期) 普遍性和差异性 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 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5,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婴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幼儿期,第一 加速期,第二 加速期,6,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2、,(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遗传和环境之争;连续性和阶段性辩证;内动力和外动力平衡;“关键期”问题,9,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定义: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横断研究的优点: 1.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 2.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 3.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横断研究的缺点: 1.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2.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

3、因果关系 3.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10,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定义: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纵向研究的优点: 1.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 2.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 3.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纵向研究的缺点: 1.容易样本流失 2.出现新的变量 3.重复效应 4.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11,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交叉设计,一般是先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

4、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之又成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12,13,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单因素论: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非此即彼” 遗传决定论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代表人物:高尔顿 环境决定论 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华生,14,二、二因素论,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

5、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施太伦: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相加的结果 吴伟士: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相乘,15,三、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 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 的影响。 代表人物:皮亚杰,16,More experence =bigger brain?,1、丰富的境(多个在 一起,玩具多) 2、贫乏(单独的,单间的)的环境 3、中等刺激的环境 (三组水分和食物都充足) 十周后解剖后发现大脑皮层不一样,三组老鼠在大脑皮层厚度,脑皮层蛋白质含量, 脑皮层与大脑的比重,脑细胞的大小

6、,神经纤维的多少,突触的数量、神经胶质细 胞的数量以及与智力有关的脑化学物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丰富环境”组的 老鼠优势最为显著。实验揭示,环境越丰富,玩耍得越充分,大脑的发育就越好。,17,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心理发展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2、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3、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4、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18,二)皮亚杰的心理建构观 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1、图

7、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 (结构)2、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已有的认知结构(量变)。 3、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质变)。 4、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主动性),19,动作图式变化发展过程,图式 同化 顺应,20,(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成熟是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基础; 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两种;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

8、化教育、语言等; 平衡指不断成熟的认知结构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21,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说,(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动作经验;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主要手段9-12个月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 感知动作思维水平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具有了符号功能 泛灵论 自我中心 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处于表象思维水平,22,手的抓握动作,23,宝宝第一次自己吃水果,24,我会吃水果了,25,(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

9、形式解决抽象问题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26,假 设 能 力,假设所有的小鸟都有两个头,明明家养了一只小鸟叫豆豆,请问豆豆有几个头?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会怎么回答?形式运算阶段的孩子又会怎么回答呢?,27,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方法:对偶故事 被试者:4-12岁两个孩子,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刚。小明帮妈妈洗碗打碎了15只盘子,小刚爱吃糖,打碎了妈妈的一只糖罐子、,28,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1)前道德阶段(4-5岁)不能判断,直接接受行为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道德实在论 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不考虑主要动机 (3

10、)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道德相对论 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权,29,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阶段理论,艾里克森: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性本能 文化和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鼻祖性本能心理-性发展阶段,30,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31,心理社会危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特点:1、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3、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 4、二维性、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3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三元交互决定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 2、观察学习:是一

11、种示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 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人不是环境刺激的消极的反应者,而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33,(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 低级心理机能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高级心理技能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心理的实质: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3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

12、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主动性和有意性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5,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由教育教学决定,是潜力的开发。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和活动特点上。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 (3)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

13、的技能之上。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36,(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7,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 2、这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感知觉迅速发展,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平;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 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38,第一单元婴儿期的动作发展,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前提; 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4、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4、。,39,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婴儿动作发展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粗细指向,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40,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1、婴儿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重要意义主动探知和人之周围事物.开始操作工具,是动作具有间接性.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起来,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15、.2、儿童行走能力的发展:独立行走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使儿童的躯体移动从被动到主动,从而扩大了儿童的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主动交往的机会,为儿童个体活动的自主性提供了必要条件。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 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41,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感知觉发展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婴儿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周围环境。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有选择性的过程,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对它的解释。,42,(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是揭示儿童感知能力的

16、关键性研究方法。 1、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就是去习惯化。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2、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43,婴儿对一些视觉刺激有特殊的偏爱,这些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如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44,(二)视觉的发展 视觉集中:出生后3周婴儿的视线开始集中到物体上。 视觉追踪:出生12-48小时3/4可以追踪移动的红环。 颜色视觉:15天具有颜色辨别能力。 对光的察觉:出生后24-96小时能察觉光的闪烁。 视敏度:视敏度发展的最快时期是7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