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临病理生理20133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5321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临病理生理20133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艾临病理生理20133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艾临病理生理20133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艾临病理生理20133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艾临病理生理20133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临病理生理20133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临病理生理20133ppt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临床病理生理,复旦医学院病生 周平,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2012年11月20日,流行现状,2011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11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2011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例数170万,每分钟有5人新感染,每分钟有3人死于艾滋病,3400万,250万,新感染人数(万) 250 270 260 270 250 430,艾滋病死亡人数 (万) 170 180 180 200 210 290,2011、2010、2009、2008、2007年、2006年全球艾滋病 流行概况比较

2、,感染者人数 (万) 3400 3400 3330 3340 3320 3950,2007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自2001年以来,在非洲一些高感染率国家,其感染率降幅最为明显,比如马拉维、博茨瓦纳的降幅都在70以上,过去六年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艾滋病死亡率降低了三分之一,过去两年中,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数增加了59,南非接受治疗者的规模在过去两年中也增加了75,新感染艾滋病毒者则减少了5万人,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共有33万儿童感染艾滋病,比2010年减少4万 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儿童感染者人数两年内下降了24%,儿童感染,在中国6

3、1个城市对同性恋群体进行了调查, 发现平均有4.8%的同性恋者患有艾滋病 其中最高的一个城市高达18%,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艾滋病的重大事件,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2000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打破常规,首次举办了一个关于健康问题的会议艾滋病特别会议,并将艾滋病确认为对全球安全的一个威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目标,到2015年消除儿童中的新增艾滋病例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毒及艾滋病的蔓延向所有需要者提供必要的治疗,

4、第一节 概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的早期报告,首例HIV感染者 : 1959年刚果金沙萨男性,1981年:美国,60年代起,挪威等西方工业国 出现免疫抑制并伴有机会性感染零星病例,首例AIDS患者: 1959年英国曼彻斯特男性,艾滋病病毒的分离与命名,第二节 艾滋病的病因学,1980年 白血病患者血液淋巴细胞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型 (HTLV-、HTLV-),1981年 淋巴腺病患者淋巴结淋巴腺

5、病相关病毒(LAV),1984年 艾滋病患者体内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HTLV-)艾滋病相关逆转录病毒(ARV),1985年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 (HTLV-),淋巴腺病相关病毒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 HIV-1 艾滋病相关逆转录病毒,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 HIV-2,1986年 WHO 艾滋病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HIV的分类,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慢病毒组HIV-1、HIV-2、SIV(猿猴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组成,化学组成蛋白质 60%-70% 脂 质 30%-40%糖 类 2%-4%RNA 1%-2%,

6、HIV的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env,HIV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基 因 名 称 编码产物 功 能,LTR 长末端重复序列 调节病毒基因表达,gag 组抗原基因 p17.p24 构成衣壳蛋白.核心蛋白,pol 多聚酶基因 p66.p15.p12 构成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env 包膜基因 gp120.gp41 构成包膜糖蛋白与CD4结合,tat 反式激活因子基因 p14 反式激活因子激活HIV基因表达,rev 病毒蛋白表达调节基因 p19 调节病毒蛋白表达,促 进病毒结构蛋白和酶的合成,vif 病毒感染因子基因 p23 促进病毒颗粒成熟增强感染性,vpr 病毒蛋白R基因 p15 促进整合;抑制

7、细胞分裂,vpx (HIV-2) 病毒蛋白x 基因 p12-16 病毒蛋白x促进整合,vpu (HIV-1) 病毒蛋白U基因 p16 促进病毒释放和包膜糖蛋白加工,nef 负调节基因 p27 负调节因子抑制病毒复制,HIV的抵抗力,56C25%-50% 乙醇50% 乙醚0.3%过氧化氢0.5%来苏儿0.2%次氯酸钠,HIV对 r 射线和紫外线不敏感.不耐酸耐碱,5min,30min,灭活HIV,第三节 艾滋病的发病学,一 HIV感染靶细胞 二HIV的体内扩散方式 三免疫功能缺陷,一、HIV感染靶细胞,3整合,2HIV在靶细胞内逆转录,4基因表达、装配、释放,1HIV进入靶细胞,MHC,1.HI

8、V进入靶细胞,HIV颗粒,宿主细胞,2.HIV在靶细胞内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病毒DNA,病毒整合酶,宿主基因,病毒RNA,病毒RNA,病毒蛋白,3整合,4基因表达、装 配、释放,二HIV的体内扩散方式,1、HIV直接感染靶细胞,2、细胞与细胞间传播,三免疫功能缺陷,艾滋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CD4 +T淋巴细胞进行性消耗HIV感染的突出特征,(一)T淋巴细胞异常,CD4+ T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的机制,1、直接作用,2间接作用,(1) 自身免疫,HIV的gp120和MHC-在构型上相似,抗gp120抗体 ADCC机制(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杀伤感染细胞 、正常细胞,(2) HIV介导CD4+

9、T淋巴细胞凋亡,(3)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发育障碍 HIV 感染使骨髓、胸腺 微环境改变,凋亡效应因子CD95、CD95L 抗凋亡因子Bcl-2、IL-2,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1Th1/Th2分泌细胞因子失衡,Th1细胞分泌IL-2、IFN- 杀伤HIV ,Th2细胞分泌IL-4、IL-6、IL-10 ,2IL-2受体表达下降,3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受抑制,5 T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减弱,4 记忆细胞数目减少与功能失调,对记忆抗 原反应下降,CD8T细胞异常,早期CD8T细胞数目增多恢复正常减少细胞毒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二)B细胞异常,HIV gp120、 gp41,B细胞多克隆激活,IgG、

10、IgA、IgD 免疫复合物形成 自身抗体,缺少T细胞的辅助 B细胞自身功能的紊乱,不能产生有效抗体,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缺陷,(三)单核-巨噬细胞异常,1抗原呈递功能下降,3、细胞因子生成障碍,2趋化因子应答减弱,(四)自然杀伤细胞(NK)异常,HIV感染IL-2、IL-12NK细胞杀伤活性,(五)树突状细胞异常 (Dendritic Cell,DC),HIV感染DC数目功能,免疫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1淋巴节病变 :淋巴结肿大,病理 早期:淋巴滤泡、副皮质区、髓窦细胞反 应性增生,晚期:弥漫性淋巴细胞减少、生发中 心消失、小血管不规则增生、浆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噬红细胞现象,2脾脏病变,脾脏肿大

11、,病理:突起性滤泡和粟粒状肉芽肿,镜下:淋巴细胞严重缺失,仅有少量白髓或无白髓,生发中心不 能分辨,3胸腺病变,胸腺萎缩或炎性病变 胸腺皮质内淋巴细胞极度减少 上皮网状细胞消失 胸腺小体有钙化或囊性变,4骨髓病变,粒细胞或巨核细胞增生 淋巴细胞聚集 肉芽肿性组织细胞增多,艾滋病的发病学,HIV感染靶细胞(病毒逆转录酶.蛋白酶),HIV的体内扩散,免疫功能缺陷,免疫细胞异常,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淋巴结,脾脏,胸腺,骨髓,树突状细胞,思考题: 艾滋病患者CD4 + T淋巴细胞为什么减少?,第四节 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一、传

12、染源,二、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4其他,三、人群易感性,高危人群,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可感染,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吸毒者、 HIV感染者所生婴儿 血友病患者,第五节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急性HIV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艾滋病前期 AIDS期,一、急性HIV感染期,早期无明显症状,p24抗原阳性是早期感染的判断指标,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正常CD4+T / CD8+T比值正常,持续1-3个月,二、无症状感染期,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血清抗HIV抗体阳性 CD4+T细胞计数有轻度降低,儿童12个月 成人为3-5年,最长者14年,三、艾滋病前期,发热、盗汗、乏力、肌肉疼痛、体

13、重减轻和腹泻、全身2处以上的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各种皮肤黏膜的炎症。,持续数月-数年,四、AIDS期,1、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CD4+T细胞 200/l,三大特征:,3、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和淋巴瘤,2、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指对正常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使人体发病。例如卡氏肺囊虫肺炎,第六节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一、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二、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三、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四、恶性肿瘤,(一)卡波济肉瘤(Kaposi肉瘤)一种多灶性自发性血管肉瘤,(二)淋巴瘤,五、皮肤黏膜的临床表现,乳头瘤病毒感染 “白毛舌”,六、泌尿系统的临床表现,七、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八、血液系统的临床表现,九、其他,第七节 实验室检查,一、 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正常500-1300l) CD4+T /CD8+T 1(正常值为1.5-2),二、 免疫学检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升高 免疫复合物升高 抗核抗体可阳性 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减弱 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试阴性 辅助T细胞产生白介素-2和-干扰素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