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55080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 2009-11-25 21:41:0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廉慧珍 李玉琳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北京中宏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 当代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内容实际上是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矿物掺和料在胶凝材料中的比例等四要素的确定,以及按照满足施工性要求的前提下紧密堆积的原理的最后计算方法。对于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这四要素的原则都能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给出的混凝土技术要求为根据来确定。调整配合比时,应采用等浆体体积法,以保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

2、性不变。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 水胶比、砂石比、浆骨比、掺和料 等浆体体积法1 前言多年来多数混凝土工作者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经验,用最简单的方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如果只满足强度和拌和物流动性要求,“怎么都能配出来”。但是对单方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质量和进行简单化的假定,实际上当原材料组成变化后,按假定的单方质量所计算的混凝土不是“胀方”就是“亏方”;只满足流动性要求的拌和物离析、泌水现象普遍。混凝土本来就是一种从细观到粗观都是高度非均质的多项复杂体系,由于原材料的变化和对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提高,现今的混凝土越来越复杂,现行简单化的方法已不再适用,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尽管混凝土配合

3、比不能决定混凝土的最终质量,而得到高质量的混凝土配合比毕竟是当前人们所追求的。什么是“高质量”?按 1999 年 ACI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应是“符合特定工程性能组合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1。这个定义当然指的是最终质量,然而,高质量的配合比却是前提。“符合特定工程性能组合”是不言而喻的,匀质性则是很高的要求,不仅拌和物不离析、不泌水,而且硬化后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能较长期地抵抗环境作用引起的劣化,按照传统方法难以做到。任何新的观念和技术的提出,总是会遭到习惯思维的抵抗,只有改变思维方法和观念,才能使我们“与时俱进”。谁先做到谁领先。现行当代混凝土的特点是普遍掺入矿物掺和料和高效减水剂。

4、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四种原材料中增加了矿物掺和料,因此传统的配合比三要素水灰比、浆骨比、砂石比,就成为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矿物掺和料用量等四要素。配合比中需要求出的未知数由传统的 4 个变成 5 个。最后由各材料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紧密堆积的原理,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出各材料用量。不考虑外加剂占据混凝土的体积,则各组成材料的关系和性质及其作用和影响可用图 1 来描述。图 1 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关系和性质及其作用和影响由图可看出,混凝土配合比四要素都影响拌和物与硬化混凝土性能,当决定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的水胶比确定之后,所有要素都影响拌和物施工性能。施工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最后的和最关键的环节

5、,则考虑浆体浓度的因素、按拌和物的施工性能选择拌和物的砂石比与浆骨比,就是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浆骨比是保证硬化前后混凝土性能的核心因素。无论是改变水胶比,还是矿物掺和料用量,调整配合比时应使用等浆体体积法,以保持浆骨比不变。我国混凝土年产量可占到全世界的一半,质量却相对落后。例如,全世界只有我国使用“假定容重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也只有我国使用绝干基的砂石生产混凝土,造成我国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困难。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波动和使用环境和条件的不确知性与不确定性,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配合比,在本文中所介绍的方法只是一种推荐,相信会有更多方法可以使用,但是原理和原则应当是更科学与更便于质量控制

6、的2。和施工技术一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适于制订成规范。设计提出的混凝土性能技术要求所要求的也只是性能而不是组成(performance based specification)。希望与大家为不断为提高混凝土的技术与质量而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已有的知识、观念和方法,不仅在产量上,而且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上尽快走向先进。相信目前“做不到”的事,只要大家齐心努力,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都能做得到。为便于与读者沟通,给出所推荐配合比选择与计算的实例,共参考和讨论。2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则2.1 按具体工程提供的混凝土技术要求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2.2 注重骨料级配和粒形,按最大松堆密度法优化级

7、配骨料,但级配后空隙率应不大于 42%;2.3 按最小浆骨比(即最小用水量或胶凝材料总量)原则,尽量减小浆骨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最小胶凝材料总量的原则确定浆骨(体积)比,按选定的浆骨比得到 1m3 混凝土拌和物浆体体积和骨料体积;计算骨料体积所使用的密度应当是饱和面干状态下所测定的;2.4 按施工性要求选择砂石比,按混凝土技术要求中的混凝土目标性能确定矿物掺和料掺量和水胶比。2.5 分别按绝对体积法用浆体体积计算胶凝材料总量和用水量;用骨料体积计算砂、石用量。调整水胶比时,保持浆体体积不变。2.6 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用高效减水剂掺量调整拌和物的施工性。2.7 由于水泥

8、接触水时就开始水化,拌和物的实际密实体会积略小于各材料密度之和,则当未掺入引气剂时,可不考虑搅拌时挟入约 1%的空气。3 混凝土配合比四要素的选择3.1 水胶比 对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按照结构设计和施工给出混凝土技术要求中的最低强度等级,按保证率 95%确定配制强度;以最大水胶比作为初步选水胶比,再依次减小 0.050.1 百分点取35 个水胶比试配,得出水胶比和强度的直线关系,找出上述配制强度所需要的水胶比,进行再次试配。或按无掺和料的普通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关系选择一个基准水灰比,掺入粉煤灰后再按等浆骨比调整水胶比。一般,有耐久性要求的中等强度等级混凝土,掺用粉煤灰超过 30%时(包括水泥

9、中已含的混合材料),水胶比宜不超过 0.44。3.2 浆骨(体积)比 在水胶比一定的情况下的用水量或胶凝材料总量,或骨料总体积用量即反映浆骨比。对于泵送混凝土,可按表 1 选择,或按 GB/T 5074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对最小和最大胶凝材料的限定范围,由试配拌和物工作性确定,取尽量小的浆骨比值。水胶比一定时,浆骨比小的,强度会稍低、弹性模量会稍高、体积稳定性好、开裂风险低,反之则相反。表 1 不同等级混凝土最大浆骨比强度等级浆体百分率(浆骨体积比)用水量(kg/m3)C30C50(不含 C50) 0.32(12)175C50C60(含 C60)0.35(11.86)160C6

10、0 以上(不含 C60)0.38(11.63)1453.3 砂石比 通常在配合比中的砂石比,以一定浆骨比(或骨料总量)下的砂率表示。对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率的选择以石子松堆空隙率与砂的松堆空隙率乘积为 0.160.2 为宜。一般,泵送混凝土砂率不宜小于 36%,并不宜大于 45%。为此应充分重视石子的级配,以不同粒径的两级配或三级配后松堆空隙率不大于 42%为宜。石子松堆空隙率越小,砂石比可越小。在水胶比和浆骨比一定的条件下,砂石比的变动主要可影响施工性和变形性质,对硬化后的强度也会有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砂率小的,强度稍低,弹性模量稍大,开裂敏感性较大,拌和物粘聚性稍差,反之则相反)。3.4

11、矿物掺和料掺量 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应视工程性质、环境和施工条件而选择。对于完全处于地下和水下的工程,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如基础底板、咬合桩或连续浇注的地下连续墙、海水中的桥梁桩基、海底隧道底板或有表面处理的侧墙以及常年处于干燥环境(相对湿度 40%以下)的构件等,当没有立即冻融作用时,矿物掺和料可以用到最大掺量(矿物掺和料占胶凝材料总量的最大掺量粉煤灰为 50%,磨细矿渣为 75%);一年中环境相对湿度变化较大(冷天处在相对湿度为 50%左右、夏季相对湿度 70%以上)无化学腐蚀和冻融循环一般环境中的构,对断面小、保护层厚度小、强度等级低的构件(如厚度只有1015cm)的楼板),当水胶比较大时(如

12、大于 0.5),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 20%,矿渣掺量不宜大于30%(均包括水泥中已含的混合材料)。不同环境下矿物掺和料的掺量选择见 GB/T 50746-2008 附录 B和条文说明附录 B。如果采取延长湿养护时间或其他增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密实度措施,则可超过以上限制。4 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步骤4.1 确认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混凝土技术要求提出的设计目标、条件及各项指标和参数:混凝土结构构件类型、保护层最小厚度、所处环境、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指标(根据所处环境选择)、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胶凝材料最小和最大用量、施工季节、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如果有要求)、骨料最大粒径、拌和物坍落度、一小时坍

13、落度最大损失(如果有)。4.2 根据上述条件选择原材料4.3 确认原材料条件: 水泥:品种、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已含矿物掺和料品种及含量、水化热、氯离 子含量、细度、凝结时间。 石子:品种、饱和面状态的表观密度、松堆密度、石子最大粒径、级配的比例和级配后的空隙率; 砂子:筛除 5mm 以上颗粒后的细度模数、5mm 以上颗粒含量、饱和面状态的表观密度、自然堆积密度、空隙率、来源; 矿物掺和料:品种、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细度 外加剂:品种、浓度(对液体)、其它相关指标(如减水剂的减水率、引气剂的引气量、碱含量、氯离子含量、钾钠含量等)4.4 混凝土配合比各参数的确定: 各材料符号:质量:水泥

14、 C,矿渣 SL,粉煤灰 F,砂 S,石 G,水 W,胶凝材料 B,浆体 P,骨料 A,水胶比WB胶凝材料的组成:水泥占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比 c,矿渣粉占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比 SL,粉煤灰占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比 F ,用 表示体积用量。密度:水泥 ,矿渣 ,粉煤灰 ,砂 ,石 ,水 ,胶凝材料密度 体积:水泥 VC,矿渣 VSL ,粉煤灰 Vf ,砂 VS,石 VG,水 VW,胶凝材料 VB,骨料体积 VA,将体体积 VP,浆骨(体积)比 VPVA 按混凝土技术要求选取最低强度等级,并按保证率大于 95%计算配制强度 根据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构件特点(例如构件尺寸)、施工季节和水泥品种,确定矿

15、物掺和料掺量,根据矿物掺和料掺量,以混凝土技术要求的最大水胶比为限,调整水胶比(即,水胶比随矿物掺和料掺量增大而减小) 级配骨料,得到最小的骨料松堆空隙率 根据骨料级配和粒形和混凝土技术要求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的最小和最大浆骨比,以浆体与骨料绝对密实体积最小浆骨比的原则选定浆骨(体积)比,分别用浆体体积中的水胶比计算用水量和胶凝材料总量,用骨料体积中砂石比计算粗细骨料用量。4.5 混凝土配合比各参数及材料用量的计算 按表 1 选定体积浆骨比 VPVA (1) 混凝土拌和物总体积为 1m3,则由(1)可知 VA 和 VP,按级配骨料所用砂率和砂石表观密度计算砂石用量 S、G。 VP=VB+VW (2) 参考 GB/T 50746-2008 条文说明附录 B,根据环境条件和和构件尺寸确定胶凝材料组成:B=C+ F+ SL (3) 计算各材料占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数为: 、 、 (4) 设各材料占胶凝材料的百分数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