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300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基础知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53622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消防工程师300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300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300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300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300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消防工程师300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消防工程师300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基础知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实务技术实务300300 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个考点汇总,通关必备! 【消防基础知识篇消防基础知识篇】1.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 2.可燃物的数量是火灾严重性与持续时间的决定性因素。 3.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当 4.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 3874,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5.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

2、性就越大。 6.气体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如燃气做饭、点气照明、烧气焊等)和预混燃烧(汽灯的燃烧)。 7.液体燃烧分为:闪燃(最低温度)、沸溢、喷溅。 8.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以及油的燃烧线速度有关。 9.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烟熏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 10.火灾的分类(考试热度:) 11.热量传递 3 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12.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 13.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14.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冷却、隔离、窒息(一

3、般氧浓度低于 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化学抑制(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 15.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16.粉尘爆炸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性混合物而再次爆炸; (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 (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17.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的最小引爆

4、能量越高;随着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扩大;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18.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其爆炸极限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其爆炸极限也不同。如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下限会降低。 19.常见引起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 20.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21.易燃气体分为二级。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个百分点;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 个百分点。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

5、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 22.气体中所含的液体或固体杂质越多,多数情况下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气体的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 23.易燃液体分为三级。 (1)级。初沸点35; (2)类。闪点23,并初沸点大于 35; (3)类。23闪点35,并初沸点大于 35;或闪点大于 35并60初沸点大于 35且持续燃烧。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将闪点28且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将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 【建筑防火篇】 1.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主要有:总平面布置、建筑结构防火、建筑材料防火、防火分区分隔、安全疏散、防烟排烟、建筑防爆和电

6、气防火。 2.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3.储存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闪点28为甲类,闪点28且60为乙类,闪点60为丙类。(考试热度:) 4.储存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爆炸下限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 97.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考试热度:) 98.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 30m/h 计算。避难走道前室的送风量应按直接开向前

7、室的疏散门的总断面积乘以 1.00m/s 门洞断面风速计算。 99.人民防空工程的防烟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不应小于 25000m/h。当防烟楼梯间与前室或合用前室分别送风时,防烟楼梯间的送风量不应小于 16000m/h,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送风量不应小于 12000m/h。 100.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 25Pa30Pa。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 40Pa50Pa。 101.当采用金属管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 20m/s;当采用非金属材料管道时,不应大于 15m/s;当采用土建井道时,不应大于 10m/s。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8、7m/s。 102.目前常见的有机械排烟与自然补风组合、机械排烟与机械补风组合、机械排烟与排风合用、机械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合用等形式。 103.对于人防工程,担负一个或两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部分总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60m/h 计算,但排烟风机的最小排烟风量不应小于 7200mh;担负三个或三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120m/h 计算。 104.当采用金属风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 20m/s;当采用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 15m/s;当采用土建风道时,不应大于 10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10m/s。 105.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

9、部位,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0m。走道内排烟口应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 1/2 以上,当设置在侧墙时,其最近的边缘与吊顶的距离不应大于 0.50m。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0m。 106.挡烟垂壁有效高度不小于 500mm,活动挡烟垂壁落下时,其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 1.80m。(考试热度:) 107.补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应少于 5m。 108.除建筑高度小于 27m 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考试热度:)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

10、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 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建筑面积大于 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109.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试热度:) 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 1.0lx。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 3.0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 10.0lx。 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 5.0lx。 110.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

11、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111.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112.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54m 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试热度:) 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0m 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 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 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 1.0m。 113.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

12、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考试热度:) 总建筑面积大于 8000的展览建筑; 总建筑面积大于 5000的地上商店; 总建筑面积大于 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座位数超过 1500 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 3000 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 3000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114.灯具蓄电池组初装容量:100m 及以下建筑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 90min;100m 以上建筑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 180min;避难层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 540min。 1

13、15.大于 2000的防火分区单独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或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小于 2000的防火分区可采用专用应急照明回路;应急照明回路沿电缆管井垂直敷设时,公共建筑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范围不宜超过 8 层,住宅建筑不宜超过 16 层;一个应急照明配电箱或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所带灯具覆盖的防火分区总面积不超过 4000,地铁隧道内不超过一个区段的 1/2,道路交通隧道内不超过 500m。 116.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输出回路不超过 8 路;采用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大于 5A;采用非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大于 16A。 117.每台应急照明控制器直接控制的应急照明集中

14、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应急照明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等设备总数不大于 3200 个。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主电源由消防电源供电,应急照明控制器的备用电源至少使控制器在主电源中断后工作3h。(考试热度:)118.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由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报警传输网络、监控中心以及火警信息终端等几部分组成。 119.按信息传输方式,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分为有线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无线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有线/无线兼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120.系统的设计原则:(1)实时性;(2)适用性;(3)安全性;(4)可扩展性。 121.监控中心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不少于 3 个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从用户

15、信息传输装置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接收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 20s。监控中心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大于 3s。监控中心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之间通信巡检周期不大于 2h,并能够动态设置巡检方式和时间。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应备份,其保存周期不少于 1 年。按年度进行统计处理后,保存至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上。录音文件的保存周期不少于 6 个月。远程监控系统具有统一的时钟管理,累计误差不大于 5s。 123.监控中心的电源应按所在建筑物的最高负荷等级配置,且不低于二级负荷,并应保证不间断供电。(考试热度:) 124.城

16、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报警受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用户服务系统和火警信息终端和通信服务器等。 125.灭火器的种类较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水基型、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等;按灭火类型分:A 类灭火器、B 类灭火器、C 类灭火器、D 类灭火器、E 类灭火器等。 126.酸碱型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倒置使用型灭火器以及氯溴甲烷、四氯化碳灭火器应报废处理,也就是说这几类灭火器业已被淘汰。目前常用灭火器的类型主要有:水基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等。 127.清水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麻、纺织品等的初起火灾,但不适于扑救油类、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