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泽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3518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奇泽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吴奇泽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吴奇泽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吴奇泽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吴奇泽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奇泽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奇泽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1,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2010年6月4日,加快发展物联网 推进“智慧广州”建设,P2,主要内容,一、广州市经 济 社 会概况二、广州市物联网发展基础三、广州市发展物联网思路,P3,一、广州市经济社会概况,P4,P4,广州市经济社会概况,国务院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定位: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四大功能: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面积:7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3.45万人2224年建城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P5,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内地城市第三位,2009年,GDP9112.76亿元,

2、增长11.5%;人均GDP88834元,增长9.9% 第三产业占GDP 60.9%,2001-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广州市经济社会概况,P8,中国三大电信枢纽之一; 中国三大互联网交换中心之一; 中国三大国际互联网出口之一; 全市铺设光纤907万纤芯公里; 建成无线移动宽带网络接入点8050多个。,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广州市经济社会概况,P9,二、广州市物联网发展基础,P10,采取多项措施,促进物联网应用,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 措施2:引进知名企业 措施3:组织科技专项 措施4:推动交流合作 措施5:加强宣传推广,2008年以来,市科技经费、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专项

3、资金、电子政务经费共投入资金约2亿元,远望谷、蓝实通等知名企业落户广州 东信和平、金邦达、楚天龙等一批企业在广州设立服务中心,实施科技亚运重大专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环保、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领域等应用,省市联动,推动南方物流信息平台和进出口食品溯源 加强与清华、北大、北航、中科院的合作 加强与港澳台、东南亚的合作 发挥大部制优势,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应用论坛、科技活动周院士讲堂、物联网成果展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P11,应用基础,实时公交电子站牌,基于车载软件、彩信及短信的行讯通业务,智能交通车辆监控调度:公交车7000台、出租车1.8万台、危险货物运输车3967辆、散体物料车1259辆、重

4、点营运车辆6500台,实现监控、调度、联合监管和综合执法移动行讯通:提供路况查询、动态导航、路径规划、监控调度等服务,方便市民出行。现有3万用户。,P12,应用基础,环境监测 污染源监控点4000个,实现在线监控和可视化监控。传感器累计投入超过4000万元。 排污口排放状态在线自动监控点85个 污染源视频监控(固定或流动车载) 重点监控点移动巡查(手持PDA终端、声音和图象等、监控设备巡检)。,P13,应用基础,视频监控 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网络平台、统一管理平台,跨部门信息共享 建成视频监控点26.2万个。 其中,联网监控头5.8万个,实现设备管理、图像存储、图像实时调看,图像查询等基本功能以

5、及车辆动态管控、人群行为智能识别等智能化应用 可能是全国联网视频监控设备最多的系统,P14,应用基础,M2M终端24万个,应用规模、广度和深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2,3,4,5,政府信息化管理 环保污染数据采集 社会治安监控管理,能源行业 工程制造业 海洋潮汐监测 航海、航空行业,桥梁隧道 铁路公路 水煤电公共事业,智能家居 社区服务 医疗保健,物流行业 公交行业 车辆运输 车行无忧,8万,0.5万,10万,2.5万,3万,P15,应用基础,广州数控:传感技术与传统机床结合,促进产品智能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国内市场占用率第一广汽本田:生产过程稳湿度监测和控制,每年节约电能400万KWH。自主

6、研发的乘用车传感设备占造价的6-7%,现代物流业 通关方面:采用电子车牌、电子卡口,业务办理时间从5-6个小时降至15分钟,业务节约成本50元,车辆放行时间从10分钟减少为1分钟,通关速度提高30%,节约办理成本50元。 港口方面:应用滚装车电子标签,操作效率提升25%,成本降低5% 企业方面:宝供物流采用可重构RFID中间件,人均订单处理量提升20%,完好送货率保持98%以上,先进制造业,P16,应用基础,市民卡 一卡多用,应用于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民政、残疾人、住房公积金、公园年票、图书借阅等、公交等10个领域。 三卡合一,社会保障卡、老年人优待卡、公交地铁乘车优惠卡“三卡合一”

7、。 羊城通 2002年启动,发行量超过1500万张,日均交易量500万笔 应用于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商店等,P17,信息产业总体情况,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2.1%,高于GDP增长率20.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1150亿元,占全省四成以上。 互联网产业收入超过70亿元,约占全国10%。网易、太平洋电脑、3G门户、UCWEB、滚石移动、环球市场、广东塑料等。,P18,物联网产业基础,2009年广州市物联网产值约200亿元,P19,物联网产业基础,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广东省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番禺)园区、广东省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基地等功能园区已

8、成为广州市物联网产业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物联网相关专利数达到222个(发明专利185个,实用专利35个,外观专利2个),软件著作权141个,标准10个;专利申请数425个,P20,物联网产业基础,在高频无线射频标签芯片、天线、读写机具、中间件等方面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和产品 龙芯产业化基地、中大微电子高频RFID CPU芯片、北斗/GPS芯片、直通电信RF-SIM技术 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超高频RFID芯片、光纤分布式传感器等方面研究进展良好 广东省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广州龙芯产业基地签约仪式,RFID CPU卡芯片,手机RF-SIM,P21,三、广州

9、市发展物联网思路,P22,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创新型城市,(一)总体思路,坚持重点突破与长远谋划相结合 构建物联网产业体系,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坚持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构建物联网创新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技术创新和需求驱动相结合 构建物联网应用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P23,(二)总体框架,十 大 保 障 措 施,P24,(三)发展目标,智 慧 广 州,建成一批国内知名、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物联网示范应用,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的物联网产业集群产值500亿元,形成一批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 物联网创新技术成果、应用解决方案和创新商业模式,形成一个协同推进、充满活力的物联网发展环境,建成一批国内领

10、先、国际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P25,1、建设物联网应用重点工程,(四)发展重点,智慧物流 降低物流成本 智慧制造 生产效率、产品附加值 智慧电网 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智慧医护 精细化管理、便民服务 智慧商务 构筑便捷支付环境 智慧社区,示范、带动、辐射,智慧交通 出行效率、车辆管理 智慧安全 公共安全 智慧食品 食品安全保障 智慧环保 环境执法、节能减排,P26,2、发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重点 (1)RFID芯片设计和设备制造 (2)传感器节点芯片设计和设备制造 (3)卫星导航芯片设计和终端制造 (4)智能装备制造 (5)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 (6)信息运营服务,(四)发展重点,P27,3、构建

11、产业核心区和产业特色园区 三大产业核心区若干产业特色园区广东省(RFID)产业(番禺)园区、广东省卫星导航产业基地,番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南沙资讯科技园 、黄花岗信息园,等等,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番禺科技园,(四)发展重点,P28,4、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1)泛在网络体系 光纤宽带到户(FTTH)工程“无线城市”工程 “三网融合” (2)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平台建设,(四)发展重点,P29,(五)主要措施,1、加强组织协调 2、加强政策引导 3、加大资金投入 4、推动应用示范 5、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依托部省市合作、院市合作、市区共建机制 争取国家

12、和省信息化、科技部门支持,制定中长期规划 编制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化指南 制定具体政策,市财政投资信息化专项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 设立物联网发展重大科技专项 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选择一批应用示范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评选一批传统产业示范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重大研发项目 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实施创新型企业专项扶持计划,P30,(五)主要措施,6、构建产业载体 7、集聚高端人才 8、建设安全和标准体系 9、促进交流合作 10、加强宣传培训,支持相关产业园区建立物联网企业发展环境 引进一批产业链薄弱环节的优势企业 组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实施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计划、企业家培养计划 充分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作用,探索建立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国家电子商务M2M应用标准示范点建设 推进物联网“专利池”建设,鼓励本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深化穗港澳物联网科技合作 加强院市合作、加强城市间合作,宣传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果和扶持政策 鼓励高校开设物联网相关课程,P31,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