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第八章《泌尿系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2837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第八章《泌尿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第八章《泌尿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第八章《泌尿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第八章《泌尿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第八章《泌尿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第八章《泌尿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第八章《泌尿系统》(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 尿 系 统,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进入课件,末页,内 容 提 要第一节 肾一. 肾的形态 二. 肾的位置三. 肾的解剖学结构 四. 肾的组织学结构 四. 肾的血液循环第二节 输尿管第三节 膀胱 一. 膀胱的形态 二. 膀胱的位置和比邻三. 膀胱壁的结构第四节 尿道,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组成: 肾脏(Kidney) 输尿管(Ureter) 膀胱(Urinary bladder) 尿道(Urethra) 功能:,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第一节 肾,一. 肾的形态,形似“蚕豆”,分两面、两缘、两端,肾盂:

2、,肾蒂:,肾窦:,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二. 肾的位置,居脊柱两侧,腹膜后方,紧贴腹后壁的上部, 略呈“八”字形。左肾上端T11体下缘,下端L2体下缘;右肾上端T12体上缘,下端L3体上缘。,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肾区(肋脊角),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三. 肾的解剖学结构,肾皮质,肾髓质,肾柱,肾椎体,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盂,髓放线,皮质迷路,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被膜:三层被膜,肾筋膜,脂肪囊,纤维囊,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四. 肾的组织学结构,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肾叶:一个肾锥体及其相连的皮质 肾小叶:一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正常人体结构,

3、泌尿系统,(一)肾单位,浅表肾单位 髓旁肾单位,1. 肾小体 (1)血管球 (2)肾小囊 (3)血管球基膜,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1)血管球入球微动脉 分支 毛细血管袢 出球微动脉LM:许多毛细血管断面EM:毛细血管内皮有孔、无隔膜,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肾小囊,(2)肾小囊,壁层:单层扁平上皮 脏层:足细胞(胞体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滤过屏障,毛细血管有孔内皮 基膜 足细胞裂孔膜,血浆中物质经滤过屏障滤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2. 肾小管(1)近端小管(2)细段(3)远端小管,正常人体结构

4、,泌尿系统,(1)近端小管,曲部:LM EM 功能,胞质嗜酸性 刷状缘 大量微绒毛 增加重吸收面积 胞界不清 侧突 扩大物质交换面积 基底纵纹 质膜内褶 线粒体 供能,曲部: 位于皮质迷路内 直部: 从髓放线下行至髓质,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直部:,结构特征与曲部相似,但微绒毛、质膜内褶、侧突不如曲部发达,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蛋白质(全部)氨基酸(全部)大部分水、Na+、尿素等,近端小管功能:,(2)细段 位于髓质内,LM: 单层扁平上皮无刷状缘 EM: 微绒毛(少量) 功能:重吸收水、电解质,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

5、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3)远端小管,直部 曲部,单层立方上皮,直 部: (髓质 髓放线),LM EM 无刷状缘 微绒毛少 胞界较清楚 侧突少 基底纵纹明显 质膜内褶发达线粒体多,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远端小管直部功能:,主动向间质泵出Na+,形成间质浓度梯度,有利尿液浓缩。,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曲部:,结构:与直部相似 功能:重吸收 H2O(抗利尿激素)吸钠排钾(醛固酮),(二)集合小管系,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弓形集合小管 直集合管 乳头管,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结构特征:,功能:,单层立方上皮,胞界清楚、胞质清亮,重吸收钠、水,排出钾、氨(也受两种激素调

6、节),特征,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三)球旁复合体,1. 球旁细胞 2. 致密斑 3. 球外系膜细胞,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1. 球旁细胞入球微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上皮样变,EM: 肌丝少、RER丰富、G发达,LM: 立方形、胞质弱嗜碱,含分泌颗粒,功能: 分泌肾素 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使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促肾小管吸Na+排K+,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2.致密斑,远端小管近肾小体侧上皮细胞分化而成,LM:细胞高柱状,排列紧密 EM:细胞基部有突起,基膜不完整 功能:离子感受器(管内Na+ 浓度),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小叶间动脉 弓形动脉叶间动脉肾动脉,直小动脉 直小静脉,小叶间静

7、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脉,球后毛细血管网,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血管球,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特点:,1.血流量大,2.形成两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球(滤过) 球后毛细血管(重吸收),4.有直小血管,3.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第二节 输尿管,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长约2530cm、0.50.7cm,起于肾盂下端,终于膀胱。,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分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生理性狭窄:,上狭窄,中狭窄,下狭窄,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第三节 膀胱,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成人的平均容量为300500ml(Max为800ml),新生儿为成人的

8、1/10,老年人的由于肌张力降低,容积增大;女性的男性的。,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一. 膀胱的形态,膀胱的形态与充盈程度有关,空虚时呈三棱椎体形,充盈时呈卵圆形,分尖、体、底、颈四部分。,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二. 膀胱的位置和比邻,受充盈程度、年龄的影响,成人的居盆腔的前部。新生儿的较成人的高,老年人的位置更低。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男性(精囊、输精管壶腹、直肠),女性(子宫、阴道) 下方男性(前列腺),女性(尿生殖膈) 上面覆有腹膜,男性邻小肠、女性有子宫伏在其上。,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三. 膀胱壁的结构,粘膜,肌层,外膜,膀胱三角,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第四节 尿道,男性尿道: 详见生殖系统。 女性尿道:起始、行程:长约5cm,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经阴道前方行向下、穿尿生殖膈,以尿道外口开口于阴道前庭。 结构特点:宽、短、直。 临床意义:易引起逆行性尿路感染。,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正常人体结构,呼吸系统,【主要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学本科五版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本科六版教材; 【思考题】1.尿液怎么生成?经过哪些结构排出体外?2.膀胱三角3.女性为什么容易患尿路感染? 【预 习】肌学各论,生殖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