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便捷交通推动智能交通发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51936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4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便捷交通推动智能交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互联网+”便捷交通推动智能交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互联网+”便捷交通推动智能交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互联网+”便捷交通推动智能交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互联网+”便捷交通推动智能交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便捷交通推动智能交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便捷交通推动智能交通发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附件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交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方便旅客出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率,也是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产业与交通融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市场应用、基础条件、技术支撑、政策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制约,难以满足发展智能交通、培育新业态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540 号) ,促进交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交通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质量效率,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

2、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旅客便捷出行、货物高效运输为导向,全面推进交通与互联网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融合,加快交通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效率效益,推动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交通发展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2(二)基本原则创新发展,支撑引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提供多元化产品,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以智能交通发展为引领,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市场运作,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传统运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积极

3、性,鼓励通过资本运作、技术合作、管理协作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合作。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以客户为中心,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政府引导,安全有序。调整完善扶持政策和监管方式,通过积极灵活的制度设计,促进新型服务业态规范发展,防范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推动有序发展。把握好融合开放与规范安全的关系,切实保障运输安全和网络安全。包容平等,开放共享。以满足运输出行需求,提高交通资源配置效率为出发点,鼓励和包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不同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加大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协同,推进交通设施、 运营等数据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最大程度向社会开放。(三)实施目标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重点

4、示范项目,到2018年基本实现公众通过移动互联终端及时获取交通动态信息,掌上完成导航、票务和支付等客运全程“一站式” 服务,提升用户出行体验;基本实现重点城市群内“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重点营运车辆(船舶) “一网联控” ;线上线下企业加快融合,在全国骨干物流3通道率先实现“一单到底” ;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载运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系统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立足“十三五” 、着眼更长时期的发展需求,逐步形成旅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交通移动空间” ;实现各类交通信息充分开放共享,打破信息不对称,精准对接供需、高效配置资源;逐步构建“三系统、两支撑”的智能交通体系,实

5、现先进技术装备自主开发和规模化应用,交通运输服务效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交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二、完善智能运输服务系统(四)打造“畅行中国”信息服务。加强政企合作,支持互联网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完善各类交通信息平台,形成涵盖运输、停车、租赁、修理、救援、衍生服务等领域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程、实时、多样化的信息查询、发布与反馈。增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务功能, 建设行业数据交换节点,开发交通运输物流运行分析服务产品。充分利用新型媒介方式,建设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及进出城交通、城市停车、充电设施等信息引导系统。提高交通动态信息板等可视化智能引导标识布设密度。完善交通广

6、播等传统媒介功能,扩大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覆盖范围。(五)实现“一站式”票务支付。稳步推进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推动实名制长途汽车客运、重点区域水路客运电子客票试点应用,旅客凭身份证件、电子凭证可实现自助购(取)票、检票、进出站。推动机票、道路客运售票系统等向互4联网企业开放接入,积极研究铁路客票系统开放接入条件,鼓励互联网企业整合集成,为旅客提供全方位、联程客票服务,形成面向全国的“一站式”票务系统。 稳步推进交通一卡通跨区(市)域、跨运输方式互联互通;加快移动支付方式在交通领域应用。(六)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系统拓展应用。以提高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排放为重点,提高全

7、国高速公路 ETC 车道覆盖率。提高 ETC 系统安装、缴费等的便利性,加大用户发展力度,着重提升道路客运车辆、出租车等各类营运车辆使用率,力争三年内客车 ETC 使用率达到 50%以上。研究推广标准厢式货车不停车收费。 提升客服网点和省级联网结算中心服务水平,建设高效结算体系。促进 ETC 系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 ETC 系统在公路沿线、城市公交、出租车、停车、道路客运、铁路客运等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七)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动各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兼容与互操作。加强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对车联网、船联网以及自动驾驶等的基础支撑作用。鼓励汽车厂商前

8、装北斗用户端产品,推动北斗模块成为车载导航设备和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拓宽在列车运行控制、车辆监管、船舶监管等方面的应用,更好服务于旅客出行、现代物流和旅游休闲等。(八)推动运输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运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各自优势,鼓励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为公众提供多元化、高品质服务。发掘和满足旅客潜在需求,依托线下资5源向线上拓展,延伸服务链条,创新商业模式。发挥互联网面向个性化需求、响应及时、组织高效等特点,积极整合线下资源,通过定制承运、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分时租赁等方式,在城市交通、道路客运、货运物流、停车、汽车维修等领域,发展“互联网+”交通新业态,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品牌

9、化,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鼓励运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实现信息资源、资本、技术和业务等方面深度融合,以及与上下游产业链有机结合。三、构建智能运行管理系统(九)完善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全面提升铁路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 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 智慧公路建设,增强道路网运行控制管理能力。建设智慧港口,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建设智慧航道,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能力;建设智慧海事,基于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星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建设重点船舶全程跟踪和协同监管平台;推动 E 航海示范工程建设, 为船舶提供辅助导航服务。 完善现代空管系统,加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体

10、系建设。推广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优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完善集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车辆管理、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推进部门间、运输方式间的交通管理联网联控。(十)提升装备和载运工具自动化水平。提升铁路计算机联锁、编组站系统自动化程度,建设无人化集装箱码头系统,有序6推动无人机自动物流配送,稳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推广应用集成短程通信、电子标识、高精度定位、主动控制等功能的智能车载设施;建设智能路侧设施,提供网络接入、行驶引导和安全告警等服务; 加强车路协同技术应用, 推动汽车自动驾驶。推进自主感知全自动驾驶车辆研发, 根据技术成熟

11、程度逐步推动应用。鼓励研发定制化智能交通工具。(十一)推进旅客联程联运和货物多式联运。推进各运输方式间智能协同调度,实现信息对接、运力匹配、时刻衔接。推动旅客客票向“一票制” 、货物运单向“一单制”发展。依托移动互联网促进客运、物流信息整合,鼓励发展客货无车承运,实现一体衔接。加强多式联运、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危险品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化经营平台信息互联互通,提升大宗物资、集装箱、快递包裹等重点货物运输效率。积极推动长江及长三角地区江海联运与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鼓励中国铁路 95306 综合物流网络平台开发物流配送手持应用等服务。 引导相关企业完善甩挂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进

12、一步完善民航领域离港系统、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四、健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十二)建设安全监管应急救援系统。建立集监测、监控和管理于一体的铁路网络智能安全监管平台。 依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完善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加快省级和中心城市系统建设,加强对重点营运车辆和重点运输船舶的监管。提升民航飞机在线定位跟踪能7力,建设民用无人机安全飞行智能监管平台。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能力。加快推进“绿盾工程”建设,完善邮政快递安全监管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建立跨部门联防联控体系,加强交通、公安、安监、气象、国土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

13、援指挥系统。(十三)完善决策管理支持系统。加强交通规划、投资、建设、价格等领域信息化综合支撑能力,完善综合交通统计信息决策支撑体系。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数据资源,挖掘分析人口迁徙、公众出行、枢纽客货流、车辆船舶行驶等特征和规律,加强对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政策制定等决策的支撑。推动交通运输网上行政许可“一站式”服务,推进许可证件(书)数字化,促进行政许可、服务监督的信息化和互联互通。加快推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件电子化,实现行政执法案件信息异地交换共享和联防联控; 推进非现场执法系统试点建设,实现综合巡检和自动甄别。推动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和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建设。五、加

14、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十四)建设先进感知监测系统。以提升运行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为目的,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状态、 交通工具运行、运输组织调度的信息采集,形成动态感知、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控体系。 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铁路设施设备运行状况监控网络。推动国家公路网建设和运行的监测、管理和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监测网点布设,深化公路、水运工程基础设施8质量安全状态感知监测及大数据应用。 加快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数字化建设,大力推广应用电子航道图。加强城市地面交通、轨道交通、枢纽场站等运行状况信息采集能力。建设交通节能减排监测网点,加强分析预警。(十五)构建下一代交通信息基础网络。加快车

15、联网、船联网建设,在民航、高铁等载运工具及重要交通线路、客运枢纽站点提供高速无线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扩大网络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等骨干网络, 提升接入服务能力。探索应用交通运行控制、运营管理和信息服务的通信网络新技术,建设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布局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专用短程通信(DSRC)的道路无线通信网。研究规划分配智能交通频谱。(十六)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开放共享。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 依托国家及行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促进交通领域信息资源高度集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功能。按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政府交通信息

16、资源分级分类向社会开放,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资源。 鼓励发展交通大数据企业,提升处理和分析能力,创新数据产品,更好支撑企业运营管理和政府决策。六、全面强化标准和技术支撑(十七)制定完善技术标准。制定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性数据共享相关标准,拟定政府公开数据集规范。结合技术攻关和试验9应用情况,推进制定人车路协同(V2X)国家通信标准和设施设备接口规范,开展专用无线频段分配工作。以共性基础标准为重点,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智能汽车标准体系。统一内河电子航道图标准,制定内河船舶射频识别标准。推动交通支付系统和设备标准化。制定物流信息平台相关技术标准。加快国家智能交通技术标准国际化。 推动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技术标准制定推广。(十八)积极研发和应用智能交通先进技术。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适应智能交通发展市场需求,在以下领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交通关键核心技术,做好试点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应用, 着力解决交通运输领域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和短板瓶颈等问题。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自动运行技术。 从优化运行系统结构、提高行车密度、强化车地信息交互及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