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930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414 讲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最新考纲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纲解读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重难点)3.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思维导图考点一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

2、成的有机整体。(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3)图中 A、B、C、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 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 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D。2(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2读下图,回忆下列问题。(1)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里的“一发”是指植被。(2)若该地区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3、。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3)图示反映的问题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表现是什么?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下所示:要素相互作用气候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

4、及运动特征;绿色植物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水文各种水体之间以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存在水分的交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风、波浪、冰川等影响生物受光、热、水、土等因素的制约,如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发生变化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3素综合作用的产物(2018深圳质检)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

5、人能到达” ,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气候改变就在身边!据此,完成 12 题。1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2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 )A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差异性B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体现复杂性C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性D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体现稳定性答案 1.B 2.C4如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 。读图,回答 34 题。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地壳运动 地形变化A B C D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要素的联系性 地理环境要素的

6、独立性A B C D答案 3.C 4.B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682016全国文综,37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892013天津文综,67该考点常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变化,以区域地图为背景,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及其表现和影响。考向一 结合全球变暖等地理事件考查地理环境要素与地理环境整体之间的关系(2016全国文综)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 13 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7、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5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 1.C 2.D 3.C解析 第 1 题,该题用排除法解答,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海拔不同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植被覆盖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第 2 题,长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最大,气温较低。第 3 题,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导致积雪对植被

8、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文字材料、要素关系示意图某现象的成因;各要素之间有何关系抓住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作答考向二 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变化考查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4(2016全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 8 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

9、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6(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解析 第(1)题,由图知,堪察加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

10、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第(3)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较为复杂,便于隐蔽,避免熊的威胁;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文字材料或区域图某现象的成因;各要素之间有何关系抓住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作答考点二考点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

11、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特别提示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7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

12、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影响因素 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分布特征 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沿海内陆沿海森 林 带草 原 带荒 漠 带草 原 带森 林 带思维建模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8(2018东莞调研)下图是“

13、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 。读图完成 12 题。1图示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2该区域植被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答案 1.B 2.C下图为“由赤道到北极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 34 题。3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景观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草原 D针叶林4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 )A植被高度变化 B干湿度变化C纬度地带分异 D垂直地带分异答案 3.D 4.C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安徽文综,232015天津文综,52015广东文综,3201

14、4大纲全国文综,4该考点往往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或相关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自然带的判断及其分布规律。9考向一 结合区域位置考查自然带类型的判断(2014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 K 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 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第1 题。1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 A解析 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K 岛位于马来群岛,岛上植被属于热带雨林。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图、区域气候特征统计图判断某地的自然带类型依

15、据气候判断考向二 结合气候或植被分布图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2015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第 2 题。102结合上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答案 C解析 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其对应的自然带热带荒漠带,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3(2015广东文综)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

16、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 A解析 文献表述的是地球上因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 A 正确;从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向上是垂直地域分异,因此 B 错误;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是经度地带性分异,因此 C 错误;塔里木盆地出现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异,因此 D 错误。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气候图、区域植被分布图或文字材料该区域要素变化符合哪种规律;依据水平地域分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