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 第3讲 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891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 第3讲 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 第3讲 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 第3讲 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 第3讲 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 第3讲 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 第3讲 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 第3讲 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3 3 讲讲 题型研究题型研究古文化常识题古文化常识题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我们先从高考题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入手,分析高考涉及的考查点,明确备考方向。然后在重视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一、感悟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方向题型一 依托文言文本考查说明 选项须根据文中语境才能判断的提供“文中语境” ;无须语境即可判断的,不再提供“文中语境” 。1(2017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

2、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文中语境: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文中语境: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解析:选 B “它与血亲有同有异一部分”错。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2(2017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

3、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文中语境: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文中语境: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

4、谥曰正侯。)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现代泛指首都。解析:选 B 速览 4 个选项所考查的古文化常识,其中“下车”可联系教材张衡传中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 “京师”可联系历史以及教材张衡传中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直接判断解释正确。这样就排除 A、D 两项。 “收考”通过语境还是不好确2定,但是“车驾”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就是加点处“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第二处是文末“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 ,很明显“车驾”用作了帝王的称呼,所以使用正确,由此可判定“收考”理解错误。B 项, “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这是

5、对“考”字的误解。这里的“收考”指拘捕拷问。 “考”通“拷” ,是“拷问”之意。3(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文中语境: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文中语境: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文中语境: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

6、”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解析:选 B 历史上的“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4(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文中语境: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 “有

7、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5(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文中语境: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解析:选 D D 项,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36(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

8、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文中语境: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文中语境:见 C 项。)解析:选 A A 项, “礼部” ,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

9、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选项提到的“土地” “户籍”都不属于礼部职责范围,而应归户部掌管。题型二 创新考查方式7(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 分)( )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A BC D解析:选 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庐岳”指江西庐山,而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十年幕府”与他的人生经历相符,并且杜甫曾在蜀地居住,所以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从“狂” “杀”看,与杜甫的形象特征不符

10、,此联写的应是李白。“春水” “群鸥”照应杜甫客至的内容,杜甫又自称“少陵野老” ,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考情分析由近几年高考题对古文化常识的考查以及高考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出:1.命题原则,古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旨在让考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悉的古文化常识,兼顾较为生僻、不常见的古文化常识。熟悉的古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点,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为熟悉的。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中某些古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文内容密切相关,表面上生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2.考查趋势,随着高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高考命题的不断成熟,

11、以往依托文言文本4考查的类型,有可能被真正体现语文素养的创新型古文化常识题所取代,独立于文言文本之外、考法更灵活的命题趋势日益明显。二、掌握解题技法,注重平时积累古文化常识在教材中明确了 10 大类型: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宫室建筑、礼俗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古文化常识设题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年扩大考查范围,2014 年初次设题,考查了常见且又熟悉的礼俗类的“南面”和典籍类的“春秋 ”等,到 2017 年在原来考查的基础上扩大到典章制度类,类型涉及更全面,识记和理解难度也在加大,如“私禄” “收考”等(已与以往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一致之处,须根据语境仔细

12、推断)。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除掌握一定的解题技法外,更要拓展知识面,注重课下积累。解题方略 古文化常识题解题“2 步法”高考命题时所设的 4 个选项多与文本联系不紧密,可凭积累直接判断,只有个别有时需要借助语境才能推断,可以说古文化常识题主考积累识记能力,兼考推断理解能力。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遵循以下“2 步法”:典例示范(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

13、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

14、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5(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

15、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技法演示第一步:依据积累直接判通览 4 个选项,A、B 两项可依据平时积累直接判定,无需结合语境。A 项中的“状元”是对文化常识中“典章制度”的考查,可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来推断, “状元”指科举考试中经过殿试后获得第一名,可判断 A 项正确;B 项中的“上元”是对文化常识中“礼俗习俗”的考查,联想到中华民族的节日,古时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也可联想到诗句:“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荐金约。 ”(唐王勃七夕赋),可推断 B项正确,这样就排除了 A、B 两项。第二步:回归原文慎推断通过第一步,剩下的是比较难判断的 C、D 两项。而这两项中 C 项通过语境还是不

16、好确定其正误,尤其是 C 项后半句“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暂且一放,先看 D 项。D 项中的“告老”是对文化常识“礼俗习俗”中讳称的考查,可联系平时学习的知识积累和词语“告老还乡” ,并且和教材中学过的“乞骸骨”意思相近,再结合选文上下文内容, “在大名六年,多次告老,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可推断 D 项正确,故可确定 C 项错误。(文史不分家,如果历史知识掌握比较好,考生对于 C 项一眼就能判定是错误的, “近侍”虽然对帝王有较大影响,但他们有“名”无“职” 。)答案 C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考取进士第一名。神宗召他进宫对答,任命他为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割让)代州的土地,本该今年朝见天子的使者不敢去,就命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