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30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793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30 文化对人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30 文化对人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30 文化对人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30 文化对人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30 文化对人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30 文化对人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30 文化对人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达标课时达标 3030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1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 ”师傅们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 。这表明( B B )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B C D解析 “工匠精神”的传承离不开手工艺师傅的口传心授,这说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正确;师傅们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 ,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排除;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错误。故选 B 项。2中央文明办近年来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

2、边好人”活动,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正能量,使学习道德模范、争当身边好人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线。这里的文化正能量( A A )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决定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源于社会实践和人的思想A B C D解析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中“决定”的说法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错误。故选 A 项。3(2018安徽芜湖模拟)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而线下活动“朗读亭”掀起朗读风尚。朗读亭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 3 分钟。一天的录制结束之后,录制的部分素材

3、会当天传回北京,并于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这种方式联通了线上与线下,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 D D )朗读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 倡导全民阅读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A B C D解析 利用专业的设备实现录制,并让诵读者的素材呈现在节目中,这说明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正确;“朗读亭”活动掀起风尚,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正确;朗读文化并没有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错误。故选 D 项。24在中国城市先行进入“汽车社会”以

4、后,随着农村道路的不断延伸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汽车也在走进千万个农村家庭。 “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A A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 B C D解析 “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是因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正确;与题意无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错误。故选 A 项。5(2018浙江温州模拟)作家都有寄托理想的独

5、特家园。那些把理想寄托在自然宇宙中的作家,看到了时间的神圣,刹那即永恒,也看到了空间的深蕴,天人合一,因此写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喟叹。由此可见( D D )人的文化素养源于对自然的认知 源于实践的文化会促进实践发展 文化活动离不开人的体验活动 文化活动与自然事物息息相关A B C D解析 人的文化素养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养成的,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实践发展,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阻碍实践发展,错误。故选 D 项。6(2018河北保定模拟)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津” “13” “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 。会徽主色调为蓝色,体现了顽

6、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同时也寓意天津盛世同心、开放包容的内涵。会徽设计( C C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表明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 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A B C D解析 中“决定”的说法错误;题干未体现文化影响人的特点,与题干无关。故选 C 项。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 4 月 23 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 “世界读书日”已成为许多国家读者的一个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读书日”是基于( C

7、C )3科学文化知识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阅读是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提升公民的品质与素养的重要方式A B C D解析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错误;材料内容不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选。故选 C 项。8说家史、晒家书、写家训、谈家风、议家规我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千千万万个家庭就会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我国重视家风,是因为( A A )文化环境影响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 家风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们的

8、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A B C D解析 对家风要具体分析,优秀家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错误;夸大了家风建设的作用。故选 A 项。9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邻居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六尺巷”的典故反映了( A A )从点滴小事中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

9、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未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建筑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 A 项。10(2018山东烟台期中)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推出了五集系列片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 ,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 C C )A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C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解析 “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表4明劳模精神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0、C 项当选;A、B 两项与题意无关;D 项夸大了劳模精神的作用,应排除。112018 年 H 市开展“元宵猜猜乐”有奖灯谜竞猜,千余条涉及诗词、地理、历史等知识内容的灯谜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在猜谜的同时,市民们还可以在现场观看楹联文化展和数字图书馆“网络书香过大年”图片展。市、区图书馆还提供流动图书车现场办证、图书借阅、数字阅读等便民服务。此类活动( A A )营造了文化氛围,激发了市民参与健康文化生活的热情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能陶冶情操,让市民都在活动中自发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佐证了文化随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A B C D解析 开展“元宵猜猜乐” 、楹联文

11、化展和数字图书馆“网络书香过大年”图片展,营造了文化氛围,激发了市民参与健康文化生活的热情,符合题意;“市、区图书馆还提供流动图书车现场办证、图书借阅、数字阅读等便民服务” ,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符合题意;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错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错误。故选 A 项。12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

12、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这说明( C C )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优秀的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解析 书籍对人的影响有好有坏,夸大了书籍的作用,应排除;书籍有好有坏,中“传递正能量”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 C 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M 县开展了“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进一步做好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思想基础,铸就优良品质,从身边学起、自身做起,崇尚先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

13、义新人。通过集中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树立未成年人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在广大青少年中营造学习道德5模范、争当美德少年的浓厚氛围。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的重要意义。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通过评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加以影响。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开展评选活动,青年学生将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将影响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评选活动,青年学生将从“榜样”身上吸取正能量,影响他们的实践和认识

14、活动。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评选活动,是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形式,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激励他们创造美好生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下形成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法律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

15、读,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统治,其后果是造成了法治基础相对薄弱。从文化上看,人治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也必然是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2)请你就如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 20 字以内)答案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契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让人们的人际交往和行为选择更加理性、规范。法治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示例:加强法治教育,建设法治社会;从我做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