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7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实战演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848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7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实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7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实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7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实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7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实战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7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实战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7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实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7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实战演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717 讲讲 功能关系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1(多选)如图,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 ACAC )Aa Ba2mgRW mR2mgRW mRCN DN3mgR2W R2mgRW R解析 质点由半球面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RWmv2,又在1 2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大小a,两式联立可得a,选项 A 正确,B 错误;v2 R2mgRW mR在最低点时有

2、Nmgm,解得N,选项 C 正确,D 错误v2 R3mgR2W R2(2017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多选)研究表明,弹簧的弹性势能Ep的表达式为Epkx2,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物体A、B1 2用轻绳相连,将A用一轻弹簧悬挂在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A、B间的轻绳剪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CD )A轻绳剪断瞬间A的加速度为gB轻绳剪断后物体A最大动能出现在弹簧原长时C轻绳剪断后A的动能最大时,弹簧弹力做的功为3m2g2 2kD轻绳剪断后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mg k解析 未剪断轻绳时,把A、B看做整体进行受力

3、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轻弹簧中弹力为 2mg,隔离B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轻绳中拉力为mg.轻绳剪断瞬间,A受到轻弹簧2竖直向上的弹力 2mg和竖直向下的重力mg,由牛顿运动定律,有mg2mgma,解得A的加速度为ag,选项 A 错误;轻绳剪断后物体A向上做加速运动,最大动能出现在弹簧弹力等于A的重力时,此时轻弹簧伸长量x,选项 B 错误;未剪断轻绳时,弹簧伸长mg k量为,弹簧弹性势能为Ep1k2,轻绳剪断后A的动能最大时,弹簧弹性2mg k1 2(2mg k)2m2g2 k势能为Ep2k2,根据功能关系,弹簧弹力做的功为WEp1Ep2,选项1 2(mg k)m2g2 2k3m2g2 2kC

4、 正确;设轻绳剪断后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p1mgh,解得h,选项 D 正确2mg k3(2018天津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由A点开始沿水平面向左运动,A点与轻弹簧O端的距离为s,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与弹簧相撞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然后被弹簧推出,最终离开弹簧已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CD )A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对物体做的功Wmvmg(sx)1 22 0B物体与弹簧接触后才开始减速运动C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pmvmg(sx)1 22 0D反弹过程中物体离开弹簧后的运动距离

5、l2xsv2 0 2g解析 从物体开始运动到弹簧被压至最短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sx)W0mv,又WEp,解得Wmg(sx)mv、Epmvmg(xs),选项1 22 01 22 01 22 0C 正确,A 错误;从弹簧开始反弹至物体运动到静止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pmg(xl),解得l2xs,选项 D 正确;由于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故物体向v2 0 2g左一直做减速运动,选项 B 错误4(2017全国卷)一质量为 8.00104 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 1.60105 m 处以 7.50103 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 时下落

6、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 9.8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 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3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 2.0%.解析 (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Ek0mv,1 22 0式中,m和v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由式和题给数据得Ek04.0108 J,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Ehmvmgh,1 22h式中,vh是飞船在高度 1.60105 m

7、 处的速度大小由式和题给数据得Eh2.41012 J(2)飞船在高度h600 m 处的机械能为Ehm2mgh,1 2(2.0 100vh)由功能原理得WEhEk0,式中,W是飞船从高度 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式和题给数据得W9.7108 J.答案 (1)4.0108 J 2.41012 J (2)9.7108 J5(2018重庆模拟)如图所示,一小球(视为质点)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v0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R10 cm 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小球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壕沟,C、D两点的竖直高度h0.8 m,水

8、平距离s1.2 m,水平轨道AB长为L11 m,BC长为L23 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2,重力加速度g10 m/s2.(1)若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v0;(2)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在A点初速度的范围是多少解析 (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时,设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v2 R小球从A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L1mg2Rmv2mv,1 21 22 04解得v03 m/s.(2)设小球有A点的初速度v1,小球恰好停在C处,小球从A运动到C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L1L2)0mv,

9、解得v14 m/s,1 22 1若小球停在BC段,则小球在A点初速度的范围为3 m/svA4 m/s,设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v2,小球恰好越过壕沟,由平抛运动规律有hgt2,svCt,1 2小球从A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同理有mg(L1L2)mvmv,1 22C1 22 2解得v25 m/s.若小球能过D点,则小球在A点初速度的范围为vA5 m/s,故小球在A点初速度范围是3 m/svA4 m/s 或vA5 m/s.答案 (1)3 m/s (2)3 m/svA4 m/s 或vA5 m/s6(2017江苏卷)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

10、量为m,A、B的质量都为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m 2为.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min;(3)A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解析 (1)对C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C受力平衡有 2Fcos 30mg,5解得Fmg.33(2)C恰好降到地面时,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如图乙所示Fxmaxmg,32B受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fmg,根据题意FfminFxmax,解得min.32(3)C下降的高度h(1)R,3A的位移x2(1)R,3摩擦力做功的大小WfFfx2(1)mgR,3根据动能定理WWfmgh00,解得W(21)(1)mgR.3答案 (1)mg (2) (3)(21)(1)mgR33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