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673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案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第 1717 课课 明朝的灭亡明朝的灭亡 知|识|目|标|我|明|确 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和建立后金政权;清军入关和农民军的失败。 认识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是历史的进步。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比较一下明朝中后期贵族与农民生活状况的不同。 1政治腐败:_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 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 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

2、、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_流离失所。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背景:明朝末年,_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 不堪重负,怨声载道,_异常尖锐。 2起义过程 (1)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 烈拥护。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 10 余省。 (4)1643 年,李自成率军攻入_,建立政权,国号_。 3结果:_年 4 月,李自成攻占_,明朝末帝崇祯自缢。_被农民 起义推翻。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2 (1)建立后金:1616

3、年,_统一了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 _,史称后金。 (2)建立清朝:1635 年,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 2清兵入关 (1)清兵入关: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 自成的军队。 (2)打败李自成: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预习反馈 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1)明末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 ) (2)1643 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 (3)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并把族名改为满洲。( ) (4)清兵入关,推翻了明朝

4、的统治。( ) 快学快记 列表记忆 明清帝国的更替 朝 代 建国 时间 开国 皇帝 都城 灭亡 时间 明 朝 1368 年 朱元 璋 南京 (后迁都 北京) 1644 年 清 朝 1636 年 皇太 极 盛京 (后迁都 北京) 1912 年 歌谣巧记 明末政府腐败深,阶级矛盾异常尖。李自成为主力军, “均田免赋”口号鸣。攻入西安建大顺, 3 推翻明朝进北京。明朝后期东北边,努尔哈赤建政权。皇太极时改族名,女真从此名满洲。次年又 把国号改,大金从此为大清。联合夹击李自成,大顺失败清入关。 素材一:明神宗在位 48 年,竟然有 20 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 政事乏力。 素

5、材二 明流民图(局部) 素材三: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季北略 素材四: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 明史 素材五:在满洲贵族与明降将合力绞杀下,农民军损失惨重。由于新占领区立足未稳,农民军 于 1644 年 4 月 29 日撤离北京。 (1)根据素材一、素材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素材四分析,素材三中的“闯王”李自成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 4 (3) “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取得的重大成果有哪些?“农民军”为什么会“损失惨重”且 “撤离北京”? ,特别提示 (1)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不是清朝的军队。

6、 (2)清朝的建立者是皇太极,而不是努尔哈赤。 名师点睛 (1)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激化阶级矛盾。 官员钩心斗角,政治黑暗。 (2)李自成为什么能够推翻明王朝?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3)农民起义的作用和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削弱了地主阶级的力量(推翻或动摇封建政权)。 农民阶级通过暴力夺回一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在看到农民战争的力量后,注意吸取

7、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 社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课堂小结 课外链接 5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古代汉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 清兵入关后,清廷颁布 “剃发令” ,并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规定头顶只留金 钱大小一片头发,蓄做手指粗细的小辫子,须得能穿过清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这一政策遭到汉人 的强烈反对与抵抗,清廷对此进行了血腥镇压。 一、选择题 1明朝皇帝中,在位 48 年,有 20 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 事乏力的皇帝是( ) A明宪宗 B明神宗 C明武宗 D明熹宗 2 “明朝中

8、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 材料中体现的政治危机表现为( ) A土地兼并严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3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建立的政权是( ) A大金 B张楚 C大顺 D大辽 4 “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 ”发布这份檄文的起 义军为( ) A张角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 C黄巢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 51644 年,崇祯皇帝自缢,明朝宣告覆亡。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李自成 B吴三桂 C皇太极 D努尔哈赤 6 61616 年,女真族的杰出

9、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女真族后来发展成为新的民族共同 体( ) A契丹 B回族 C匈奴 D满族 7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的明军将领是( ) A皇太极 B吴三桂 C戚继光 D阿骨打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朝代发展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唐朝、元朝、清朝、明朝 B唐朝、元朝、明朝、清朝 C唐朝、明朝、元朝、清朝 D明朝、清朝、唐朝、元朝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土地 7 万顷;明熹宗时,一次赐给瑞王、惠王、 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大宦官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 耕地的 1/3。 材料二

10、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材料三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明末民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7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8 详解详析详解详析 【自主学习】 一 1.皇帝 2农民 二 1.政治 阶级矛盾 2均田免赋 西安 大顺 31644 北京城 明王朝 三 1.努尔哈赤 大金 皇太极 清 2吴三桂 【预习反馈】 (1) (2) (3) (4) 【要点探究】 探究点 (1)明朝后期政治日益腐败;财政危机和土地兼并严重;连年灾荒导致大量农民流离 失所,阶级矛盾尖锐。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符合广大

11、贫苦农民的要求。 (3)建立了大顺政权,推翻了明王朝。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联合夹击李自成, 最后农民起义军失败。 【课时作业】 1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神宗在位 48 年,有 20 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 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2A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侵占民田”可知材料体现了土地兼并严重。 3C 4D 解析 从题中的关键词“明朝”分析,可以判断该檄文是李自成起义军讨伐明朝统治 者的,故 D 项正确。 5A 解析 1644 年,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6D 解析 1635 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标志着满族民族共同体的正式形成。 7B 解析 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 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8B 解析 结合我国古代朝代顺序:唐、宋、元、明、清。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 B 项。 9 9(1)明末土地兼并严重。 (2)针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3)闯王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因为“均田免赋”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