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440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哈尔滨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哈尔滨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哈尔滨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哈尔滨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哈尔滨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哈尔滨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哈尔滨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 (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收敛(lin) 炽痛(zh) 嶙峋(ln)B翩然(pin) 牟取(mu) 归省(shng)C束缚(s) 梦寐(mi) 诘问(ji)D鄙夷(b) 拮据(j) 冗杂(rng)【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2 (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 妇孺皆知 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 通霄达旦 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 人迹罕至 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 无可置疑 变幻多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

2、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戳”为“戮” ,B“霄”为“宵” ,D“威”为“危”答案为 C。【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3 (3 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答案

3、】A【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可由以上方法先判断各句的病因,要比较修改内容,判断正误。A句“领会”与“形象”动宾搭配不当,所以修改是错误的。【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4 (3 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误入白虎堂 (水浒传 )B周瑜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 )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 (红岩 )D孙悟空大闹天宫 (西游记 )【答案】

4、B【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各项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正误,B 错,“舌战群儒”的是诸葛亮。【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5 (3 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

5、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6 (3 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 ;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 ;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A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B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C徽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D萤火流

6、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7 (7 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咏梅 )(2)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3)虽乘奔御风, 。 (郦道元三峡 )(4)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万里赴戎机, 。 (木兰诗 )(6)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掭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 。【答案】 (1)只有香如故(2)树木丛生(3)不以疾也 (4)了却君王天下小(5)关山度若飞(6)中军置酒饮

7、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解析】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疾、却、度、置、琵琶、羌,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二、阅读(45 分)(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回答 8-10 题(8 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8、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8 (2 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郭: (2)去: 9 (4 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0 (2 分)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答案】8 (2 分) (1)郭:外城(2)去:离开9 (4 分) (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10 (2 分)人和【解析】8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

9、子的意思,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去”“郭”都与今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9【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10试题分析:本文是所学课文,本问题是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根据所学所记,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中即可理解本文强调的是“人和”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二)阅读菊花 ,回答 11-14 题(11 分)菊花菊花原产地是中国。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

10、放,让人心生敬意。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

11、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 2200 多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选文有改动)11 (2 分)选文第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2 (3 分)

12、阅读至段,说说菊花具有哪特点?(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 30 个字)13 (3 分)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1)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 )(2)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 2200 多年的历史。 ( )(3)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 )14 (3 分)读完文本后,请你给准备栽培菊花的朋友提三条建议。【答案】11 (2 分)菊花都是黄色的。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12 (3 分)适应性强(菊花的适应性强) ,观赏价位高(菊花有极高的观赏价位) ,有药用价值(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13、13 (3 分)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14 (3 分)答案示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花色选择菊花品种;花盆尽盘摆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或把菊花栽培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要选择排水性好的花土(或把菊花欢培在排水性好的土壤中)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播种或扦插的方式去栽培。【解析】11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找到相关的语句,从“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 ”此句中可以看出, “这”是指前句的内容。【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12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的提示的答点“菊花具有哪特点” ,阅读所示文段,根据每段段首的中心句即可从菊花的适应性、观赏、

14、药用价值三方面来概括。【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3【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4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中的答点,是要求针对“栽培菊花”提建议,所以在要文中找到与此有关的文字,即第三段文字,根据所介绍的内容提出建议。【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三)阅读, 父亲的“城池” 回答 15-19 题(14 分)父亲的“城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

15、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 。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满城奔走,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动成果” ,放下东西后擦把汗,便转身扬长而去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