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前能力提升试题1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398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前能力提升试题1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考前能力提升试题1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考前能力提升试题1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考前能力提升试题1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考前能力提升试题1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前能力提升试题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前能力提升试题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 12 题。1丙处所属地质构造可能为 (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 a、b 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 是 (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解析:第 1 题,图中岩层既有弯曲变形又有断裂错位,其中丙处的岩层发生了明显的断裂,且相对于左侧岩层而言,该处明显属于下降岩块,因而其地质构造应为地堑。第 2 题,首先图中 a、b 都位于煤气层中,其次,a 处于背斜的穹隆构造内,其上层有完整的岩层覆盖,岩层的封闭性较好;另外该处的海拔相对于两侧较高,煤气由于密度

2、较小,往往集中于地势较高处,因而可以推测 a 处的煤气浓度应很大,故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b 处于向斜部位,相对于两侧地势较低,地下水最易在此集聚,因而易发生透水事故。答案:1.D 2.A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 。读图,完成 34 题。3岩层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 A B C D 4岩层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 B C D 解析:第 3 题,岩层是在岩层形成后才形成的,岩层比岩层形成的时间要早。第 4 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花岗岩为岩浆岩,大理岩为变质岩,两者不可能含有化石。答案:3.D 4.B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完成 56 题。5读图判

3、断庐山属于图中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 B C D 6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的是( ) A B C D 解析: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处是上升岩块。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是背斜构造。答案:5.C 6.A 下图中,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完成78 题。7图中,P 处属于( ) A断层 B海岭 C背斜 D向斜 8.图中,M 处属于( ) A冲积平原 B冲积扇 C “U”形谷 D谷地 解析: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可知 P 为向斜;从剖面图上可知 M为谷地。答案:7.D 8.D 下图中 a 城镇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

4、的古县城,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连接城镇 a、b、c 与沿海大城市 d 的公路建成以后,a、b、c 三个城镇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 b 城镇发展最快,a 城镇发展最慢。据此回答910 题。9a 城镇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原因是( ) A巨额的旅游业收入确保了对古建筑群的保护 B古建筑综合运用了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不易损 坏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10下列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 城镇发展最快的原因可能是交通区位的优势Bb 城镇到 d 城的公路不是直线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C

5、d 城一定会因水运地位下降而衰落 Da 城镇与 b 城镇之间的公路单位里程造价低于 b 城镇与 c 城镇 之间的公路单位里程造价 解析:第 9 题,a 城镇由于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保留了大量古建筑群。第 10 题,b 城镇位于河流与公路的交会处,发展最快;b 城镇到 d 城的公路不是直线主要是考虑 c 城镇的发展;d 城不一定会因水运地位下降而衰落;a 城镇与 b 城镇之间地形复杂,工程造价较高。答案:9.C 10.A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完成 1113 题。1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12Q 处的地下水( )

6、A属于潜水 B不属于承压水 C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恢复 D循环周期短 13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 ) 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 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A B C D 解析:第 11 题,从等温线和岩层形态可知乙为背斜、盆地。第12 题,Q 处属于承压水,一旦污染很难恢复。第 13 题,从甲乙两处岩层新老关系上可知其沉积顺序。答案:11.D 12.C 13.C 读图,回答 1415 题。14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 A3 B4 C5 D6 15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区地震发生概率高于地区 B板块挤压处的地层年龄较轻 C地区属于

7、生长边界 D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 解析:第 14 题,图中包括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4 大板块。第 15 题,地区属板块交界处附近,比板块内部多地震;处属板块张裂地带;处属板块消亡边界;处多高大山系,附近海域岛屿少。答案:14.B 15.A 二、综合题 16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乙处地貌类型为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 _水,丙地为_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 的是_地。 (4)丁地在海底地形中属于_,该处蕴藏有丰富的_ 等

8、矿产资源。 答案:(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 岭。 (2)冲积扇(或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 麓)沉积。 (3)潜 承压 丙 (4)大陆架 石油、天然气、煤、硫、磷 17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运输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材料 2:交通线示意图。(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_的选择、交通运输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为主,原因是 _ 。 (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 在 a、b 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 处_,理由_。 b 处_,理由_。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 _。 解析:(1)(2)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的影响比较大。(3)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的影响。(4)在山区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经过尽量多的居民点。答案:(1)方式 线路 (2)公路 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3)不合理 地形平坦,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 成“之”字形弯曲(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