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提优检测与评估: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384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提优检测与评估:选择题专项训练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二轮提优检测与评估:选择题专项训练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二轮提优检测与评估:选择题专项训练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二轮提优检测与评估:选择题专项训练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二轮提优检测与评估:选择题专项训练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提优检测与评估:选择题专项训练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提优检测与评估:选择题专项训练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实验基本原理与实验基本操作卷(阿伏加德罗常数,共72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乙醛中含C-H键的数目为3nAB. 1 L 1 molL-1醋酸钠溶液中含有nA个CH3COO-C. 某温度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有1.010-6nA个H+D. 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2.24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28 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 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

2、数目为0.1nAC. 1 mol甲烷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D. 22.4 L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nA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8nAB. 18 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C. 46 g 二氧化氮和46 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D. 1 L 2 molL-1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数为4nA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6 g臭氧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B. 1 L 1 molL-1FeCl3完全水解生成nA个胶体粒子C.

3、 常温下,28 g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nAD. 1 L 1 molL-1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5. 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B. 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 个氢原子C. 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 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个Fe3+6.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 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

4、为0.9nAC. 1 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D. 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7.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 30 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一定是2nAC. 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氦原子(He)的氦气所含的分子数是0.5nAD. 25 时,1 L 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2nA个氢氧根离子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C. 0.

5、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AD. 5.6 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9.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 L(标准状况)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 常温常压下,nA个甲烷分子的体积大于22.4 LC. 0.1 molL-1NaHSO4溶液中含0.2nA个阳离子D. 121 g CCl2F2中含氟原子的个数为2nA10.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B. 标准状况下,22.4

6、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C. 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氧原子数为2nAD. 1 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 0.1 mol Fe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C. 2 mol SO2和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加热(V2O5催化)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为2nAD. 将0.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12. 用nA表示

7、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将22.4 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铁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 标准状况下,22.4 L丙烷中共价键总数为10nAC. 标准状况下,11.2 L的乙烯和乙烷所含碳原子数一定为nAD. 常温常压下,16 g 14CH4所含中子数为8nA1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 1.8 g N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C. 常温常压下,48 g O3和O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 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14.

8、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B.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 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C. 1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为2nAD. 25 、1.01105Pa时,1 mo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1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0.56 L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2nAB. 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2nAC. 5.6 g铁与一定量稀硝酸恰好反应,转移的电

9、子数目一定为0.2nAD. 常温下,20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数为0.2nA1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B. 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1.5nAC. 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D. 1 mol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氯酸钙,转移的电子数为6nA17.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 L 0.1 molL-1 NH4Cl溶液中N的个数为0.1nAB. 标准状况下,2.24 L

10、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C. 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D. 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1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2和0.5 mol 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 一定条件下,2.3 g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C. 1.0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为0.1n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题

11、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选项卷(实验基本原理与实验基本操作,共88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2012福建高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 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D. 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B. “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 “中和滴定”实验

12、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 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3. (2012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 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 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 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4. (2012广东三校联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许碳酸钠杂质B.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

13、pHC. 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D. 可用25.00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溴水5. (2012海南高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 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 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D.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 在50 mL量筒

14、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D. 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7. (2012浙江高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B. 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 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 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黄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8.

15、 (2012山东高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 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 NaCl溶液热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9. (原创)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 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B. 将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Cl2C. 将NaNO3固体与浓硫酸高温强热制HNO3D. 在AgNO3溶液中滴入氨水,待生成的沉淀恰好消失时加福尔马林,产生银镜10. (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溴易挥发,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

16、. 能使湿润的淀粉 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 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1. (2012江门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或检验正确的是( )12. (2012韶关一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都正确的是( )13. 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瓷坩埚熔化各种钠的化合物B. 向氨水中滴加Al2(SO4)3溶液和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现象相同C.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低D. 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稀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14. (原创)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3 g NaCl时应在右托盘中放10 g砝码B. 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