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_“光明●百家争鸣”2016年10月号第11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378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_“光明●百家争鸣”2016年10月号第11辑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_“光明●百家争鸣”2016年10月号第11辑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_“光明●百家争鸣”2016年10月号第11辑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_“光明●百家争鸣”2016年10月号第11辑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_“光明●百家争鸣”2016年10月号第11辑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_“光明●百家争鸣”2016年10月号第11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_“光明●百家争鸣”2016年10月号第11辑(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百家争鸣”2016 年 10 月号第 11 辑整理 fcs20021. 制度筑墙,让欺凌远离校园 2. 中国航天, “放松感”源于自信心 3. 善用税收优化供给侧 4. 让更多“鲶鱼”游进天然气管道运输 5. 深化合作共护金砖“成色” 6. 标准助力创新发展 7. 校园贷问题,要区别对待精准打击 8. 蓝瘦香菇能红多久 9. 劳动法律体系做件“新衣裳” 10. 都什么年代了,还玩“偷拆”? 11. “民族大业”骗局,受害者为何“入戏” 12. 教学不能无原则为社会活动让路 13. 高考加分当“有理”又“有利” 14. 解决“历史问题”要避免造成新问题 15. 公务员

2、报考“冷热不均”忧与思 16. 自来水检出亚硝胺,如何才算“安全”? 17. 原来银行员工参与贩卖信息是真的 18. 网约车管理切忌矫枉过正 19. 第二课堂尤须“以学生为本” 20. “永远在路上”是答卷也是教材 21. 机器人来了该忧虑饭碗的不只蓝领 22. “校园贷”纠纷频发 倒逼风险教育 23. 有创造力的青年不该逃离北上广? 1. 制度筑墙,让欺凌远离校园 2016-10-18 10:3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 璁对校园欺凌的治理工作将从注重事后惩戒,转向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综合治理, 用制度编织起一张防治校园欺凌的安全网针对不时进入公众视野的校园欺凌现象,据媒体报道,教育部正

3、会同中央综治办等 8 个部门,研究制定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拟于 11 月底前出台。与 此同时,对校园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教育部还将根据相关要求,通过通报、约谈 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即将出台的这份意见,最引人关注的特点就是强调事前的“防治” ,即通过建立早期预 警等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从而起到未雨绸缪的作 用。这一特点,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认识变化。从最开始社会公众 对这一现象的震惊、愤怒,到后来要求严厉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的争论,再到目前的综合施 治,人们对校园欺凌现象经历了一个由情绪宣泄到理性寻求对策的转变。校园欺凌是

4、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棘手难题。从国际经验看,问题发生后的亡羊补牢固然 是必须的,但防患于未然才应是日常治理的重心。据教育部统计,今年 58 月共有 68 起 欺凌事件发生,相关责任人都得到了严肃处理,欺凌事件频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相信, 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和实施,早期预警及事后干预等机制、重大欺凌事件台账制度等制度 的逐步建立,对校园欺凌的治理工作将从注重事后惩戒,转向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综合治理,用制度编织起一张防治校园欺凌的安全网。治理思路的变化,也呼唤社会公众对校园欺凌采取更加成熟理性的态度。以往,尽管 这种现象存在于校园之中,却常常难以被社会公众所了解,原因之一就在于,校园欺凌往 往被学

5、校视为“家丑” ,生怕张扬出去“有损颜面” ,因此极力淡化。另一方面,家长与学 校对于轻微欺侮行为没有从一开始就给予足够重视,导致未能及时对这种行为予以制止和 惩戒,让问题愈演愈烈。所谓的“破窗效应” ,在校园欺凌中尤为明显。因此,对可能的欺 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并在制度上固定下来,其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校园欺凌治理得好与坏,关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指那些遭遇欺凌的受害 者,也包括那些实施欺凌行为的孩子。在校园欺凌中,那些被侮辱、敲诈、勒索甚至身心 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作为“看得见的受害者”理应得到及时保护,同时,我们也不应忘 记,施暴的孩子某种程度上也是“看不见的受害

6、者” ,他们的身后往往是紧张破碎的家庭关 系、备受排挤的人际关系、无法自拔的生活恶习,等等。在人格与行为还未定型的青少年 阶段,他们更需要有人拉一把、扶一下。一次及时的纠正,一声真诚的关怀,或许就是他 们人生的转折点。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 风险能力。校园欺凌现象作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风险点” ,尤须预测预警预防的制度化。 也要认识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校园欺凌,需要站出来的不仅是政府,学校、家长和 全社会都在其中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当相关各方都参与进来,我们今天在治理校园欺凌上 取得的共识才能走得更远。 (张 璁)2. 中国航天, “放松

7、感”源于自信心 2016-10-18 10:37 来源:人民日报 放松,不刻意,少了一些程式化,却又能放能收这是航天员给人留下的新印象, 也很像中国航天人队伍乃至中国航天事业带给世界的新印象作者:余建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度过一个热闹的不眠之夜后,爽朗的大漠清晨,终于迎来了激 动人心的一刻:长征火箭拔地而起,在响彻天际的巨响声中,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 的神舟飞船准确送入太空轨道。观看完发射的人们欢欣鼓舞,为发射的精彩所震撼,流露着对自己国家实力的信心。 发射指挥大厅内,人们脸上的表情很放松,指挥员的一个个口令声清脆、流畅,听不出一 丝紧张。镜头回放到几小时前,两名航天员穿着航天服缓缓走过欢

8、呼的人群,微笑挥手, 随意、从容。面对着载人航天总指挥, “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 指示!”他们的喊声铿锵有力。放松,不刻意,少了一些程式化,却又能放能收这是航天员给人留下的新印象, 也很像中国航天人队伍乃至中国航天事业带给世界的新印象。发射前,无论是和景海鹏、 陈冬的个别交谈,还是看到他们在与中外媒体见面会上的表现,都给我们留下如此鲜明的 印象。即便是第一次飞向太空的陈冬,也是抱着“享受失重”的心态,轻松对答。如果说, 随着科技实力的提升,航天员由于在太空能够飞得更久、更加有自主性,那么在地面上, 他们同样表现出了自信、自如。他们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是更具亲和力的使者

9、。放松源自信心,信心源自实力。中国航天的“放松感”源自于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 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的 10 天前,也就是 10 月 8 日,正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 60 年的标志性 日子。1956 年 10 月 8 日,由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 航天事业的创建。60 年后,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正大踏步地迈向航天强国。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长征系列火箭的首飞,到即将迎来的长 征五号大型火箭发射;从嫦娥一号卫星到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飞冲天,到景海鹏三次进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第二十五个年头,六次载人飞行把 11 名航天员 送入太空,逗留

10、太空的时间也从一天延长到三十天钱学森当年在为学生们悉心讲授 星际航行概论时,或许不会预料到中国航天会迎来这么快的超越。而对美国、俄罗斯 等世界航天强国来说,他们眼中中国航天最厉害的还不是发射了多少颗卫星、去过多少次 太空,而是拥有一支年轻的航天人队伍,能让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走得更远。比实力更强大的,是对梦想的坚持。景海鹏和陈冬在进入太空那一刻的挥手致意,看 似轻松的同时,其实正在开始承受失重的困扰。在能够成为“神十一”航天员之前,他们 光是为准备这一个任务就已经训练了 4000 个小时。景海鹏能够三次进入太空,那是因为 50 岁的他仍然和 18 年前的自己一样,有着同样的梦想、同样的坚持、同样

11、的认真,就像 他说,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当好一名航天员” 。是啊,无论你是谁,平凡或不平凡,当你抬头看到火箭撕破空气,呼啸着穿过苍穹, 你会清晰地知道,梦想就是梦想,它总能让你充满力量和执着。而这,也可能就是航天人 之所以坚持、甘于奉献的原因所在。 (余建斌)3. 善用税收优化供给侧 2016-10-18 10:4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庆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中需求管理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也是根 据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战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重点任务。贯彻这五大重点任务,经济管理各个部门皆有分 工与侧重,作

12、为税务部门,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助力改革的决战决胜,更应成为 责无旁贷的担当者与实践者。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成绩背后,税收有 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各级税务部门主动对接改革精神,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先后出台 了税负减免、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等政策措施,全力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优化供给侧的“第一招”就是依法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2016 年, “营改增”试点 全面推开,减负效应不断放大,预计减税将达到 5000 亿元左右。特别是将不动产纳入“营 改增”后,不动产抵扣涉及的减税在全部减税额度中接近六成。今年前 7 个月, “营改增” 已整体减税 21

13、07 亿元,实现了所有行业的税负“只减不增”的改革承诺。“放管服”是行政机构的一场自我革命,税务部门也不会“独善其身” 。税务部门结合 工作实际,除保留了 7 项法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外,其余 80 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已全部 取消或调整。 “减法”不易, “加法”更难,把该放的放掉,更要把该管的管好、该服务的 服务好。无论是优化“一统三互”措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是制定“谈签协定维权益、 改善服务促发展、加强合作谋共赢”等举措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税务部门都在优化服 务、推进征管体制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比如,去年税务部门探索实施“银税互动”助力企业的成长,有效地缓解了“中小微 融资难”的老

14、问题,受到广大纳税人的好评。同时我们积极构建办税新格局,打造“网上 办税服务厅” ,全面实施税收业务的同城通办,着力降低企业办税成本,明确了四大类 51 项国地税合作事项,实现了“进一家门办两家事” 。税收法定是原则,税收具体政策的优惠与变通同样是对治理能力的要求。去年以来税 务部门认真落实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等政策,两次扩大小型微 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使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如何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依法 行政水平、提高“放管服”能力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事关供给侧的改革成败,也事关宏 观调控与税收治理的法治化、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剂对症“良方”里,税收是一味

15、“良药” 。扎实做好各项税收工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定会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做出更多的新贡献。 (李庆煜)4. 让更多“鲶鱼”游进天然气管道运输 2016-10-18 10:4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晓平10 月 12 日,国家发改委同时出台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和天然 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简称两个办法 ) ,对管道运输价格机制进行重 大改革,重磅措施将为下一步天然气体制改革奠定关键基础。公开透明是市场化的基础。一个高效健康的市场,一定是信息对称的市场,而公开透 明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关键。为推进电力和天然气改革,我们向世界各国能源改革专家取 经追问,妙

16、方究竟是什么?结论就是“公开透明” ,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对于垄断既得利 益者,最不情愿的就是把家底兜出来,因为一旦公开透明,就有千万双眼睛盯着,就很难 弄虚作假了。两个办法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公开透明。那么如何做到?三招,一是要求将管输业 务与其他业务分离,财务独立核算,这样管输企业就不能把利润藏来藏去。二是对管输成 本单独归集,纳入成本的工资福利、管理费用等进行严格核定,并对八类可能隐藏利润和 加大成本的支出进行了界定,不得计入定价成本,绝不允许加大成本增加消费者支出。三 是信息全部公开,不仅要求管输企业公开成本信息,强化社会监督,约束企业工程造价和 运行成本,也要求政府定价部门公开成本监审结论,把事儿都放在明面上,谁也不能玩猫 腻。两个办法明确管道投资收益率在负荷率不低于 75%时,税后全资收益率为 8%。 这个收益率非常可观,有专家测算自有资金回报率可能达到 15%左右,而全球天然气管网 的平均收益也只有 6%-8%。这样就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管道,促进管道大建设大发展。 特别是收益率以规范的办法形式明确下来,给了投资者明确、稳定的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