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学案: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粤教版选修3-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290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学案: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粤教版选修3-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物理学案: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粤教版选修3-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物理学案: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粤教版选修3-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物理学案: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粤教版选修3-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物理学案: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粤教版选修3-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学案: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粤教版选修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学案: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粤教版选修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学案(粤教版选修学案(粤教版选修 3-23-2)1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实际上也不是自由电荷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只是 由于两极板间的_在变化,当电压升高时,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_,电 路上形成_电流;当电压降低时,电荷_极板,电路上形成_电流电 压不断变化,电容器交替进行_和_,电路中就有了电流,好像交变电流“通 过”了电容器 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_,它跟电容器的_及交变电流的 _有关即 XC_. 3在电子技术中,在两级电路之间_一个电容器,就可以使交流成分通过,而 阻止直流成分通过这种电容器叫做_电容;若在下一级电路的输

2、入端_一个 电容器,可以使_成分通过电容器,_成分输入到下一级装置,这种电容器叫 高频_电容器 4(双选)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B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容抗就越大 C电容具有“通直流,隔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 D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 5(双选)对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的正确理解是( ) A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变成导体 B交变电流能够使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C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 “通过”了电容器

3、 D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击穿除外) 6(双选)如图 1 甲、乙两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b 是各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 中输入的交流高频成分用“”表示,交流低频成分用“”表示,直流成分用“”表 示关于两图中负载电阻 R 上得到的电流特征是( )图 1 A图甲中 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 B图甲中 R 得到的是直流成分 C图乙中 R 得到的是低频成分 D图乙中 R 得到的是高频成分【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电容器对交流电的导通作用 1如图 2 所示,当开关打到直流电源上,灯泡_;当开关打到交流电源上,灯 泡_图 2 2对电容器能通交变电流的

4、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因为有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 B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电容器两极板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才有交变 电流 C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 D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电容器不起作用 知识点二 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3(双选)如图 3 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灯泡串联,接在交流电源上,灯泡正常发光,则( )图 3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一定变亮 B把电容器两极板间距增大,灯泡一定变亮 C把电容器两极板间距减小,灯泡一定变亮 D使交流电频率增大,灯泡变暗 4有两个电容分别为 C15 F 和 C23 F 的

5、电容器,分别加在峰值一定的交流电源上, 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强度最大( ) A在 C1上所加交变电流频率为 50 Hz B在 C2上所加交变电流频率为 50 Hz C在 C1上所加交变电流频率为 60 Hz D在 C2上所加交变电流频率为 60 Hz 知识点三 隔直电容器和高频旁路电容器 5如图 4 所示,(a)、(b)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它们各在什么情况下 采用?应该怎样选用电容器?图 46如图 5 甲、乙所示,从某一装置中输出的电流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现要 把交流成分输送给下一级,有关甲、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5 A应选用甲图电路,其中 C 的电

6、容要大 B应选用甲图电路,其中 C 的电容要小 C应选用乙图电路,其中 C 的电容要大 D应选用乙图电路,其中 C 的电容要小 【方法技巧练】 电容器与电感器配合使用时的分析技巧 7如图 6 所示是电视机电源部分的滤波装置,当输入端输入含有直流成分、交流低频 成分的电流后,能在输出端得到较稳定的直流电,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各电容和电感的作 用图 68在图 7 所示的电路中,a、b 两端连接的交流电源既含高频交流,又含低频交流;L 是一个 25 mH 的高频扼流圈,C 是一个 100 pF 的电容器,R 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图 7 AL 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BC 的作用是“

7、通交流,隔直流” CC 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D通过 R 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远远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答案答案 课前预习练 1电压 聚集 充电 离开 放电 充电 放电2容抗 电容 频率 12fC 3串联 隔直 并联 高频 低频 旁路 4AD 5.CD 6AC 当交变电流加在电容器上时,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甲图中电容器隔直流,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A 正确,B 错误;乙图中电容器能通过交流高频成分,阻碍交流低频成分,R 得到的是低频成分,C 正确,D 错误课堂探究练 1不亮 亮 解析 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故灯泡不亮;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故灯泡亮2

8、B 当交变电压加在两极板间时,造成两极板间的电压在周期性地变化,当电压升高时,给电容器充电,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在电路中形成充、放电电流,即电路中有交变电流“通过”,选项 B 正确点评 当直流电路中接入电容器时,由于极板中间充满了绝缘介质,故充电后的电容器将阻隔直流电流;当交流电路中接入电容器时,由于极板的电压作周期性变化,电容器的带电量也会周期性的增大或减小,电容器将会反复充电或放电,这也就是说,电容器可以通交流3AC 在电容器中插入电介质,电容增加,容抗减小,电流增加,灯泡变亮;同理,当频率增加时,容抗减小,灯泡也变亮;把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将使电容减小,容抗增加,灯泡将变暗故正确答

9、案为 A、C.4C 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的电容越大,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点评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容抗,容抗大小的公式是 XC.12fC5见解析 解析 (a)中 C1起隔直流的作用,对下级输出的是交流,应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中 C2起过滤高频的作用:若对下级输出直流,C2选用容量较大的;若对下级输出低频,C2选用容量小的图中的 C1串联在电路中,它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为了使交流成分都能顺利地通过,容抗必须较小,应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图中的 C2并联在电路中,如果输入端输入的电流中包含有高频和低频两种交流成分,该电容器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即对高频

10、电流起旁路作用,而让需要的低频信号输入到下一级,一般取电容较小的电容器;如果输入的电流是直流和交流两种成分,该电容器的作用是滤去交流成分,把直流成分输入到下一极,这时要选用电容较大的电容器另外,选用电容器还须注意它的耐压值,以防被击穿6C 电容器在电路中要起到“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应选乙图电路要使交流成分都顺利通过电容器而输送到下一级,则电容器的容抗要小,容抗与电容成反比,故 C 的电容要大点评 要把电路中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中的交流成分输送到下一级,电容器应串联在前、后级电路中,要把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中的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电容器应并联在后级电路中7见解析 解析 当含有多种成分的电流输入

11、到 C1两端,由于 C1的“通交流、隔直流”的功能,电流中的交流成分被衰减,而线圈 L 有“通直流、阻交流”的功能,电流中的直流成分顺利通过 L,一小部分交流成分通过 L,到达 C2两端时,C2进一步滤除电流中残余的交流成分,这样在输出端便得到较稳定的直流电,这个直流电供电可使视机内芯正常工作8B L 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小的高频扼流圈,其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A 正确;C是一个电容很小的电容器,在题图所示电路中,对高频交流的容抗远小于对低频交流的容抗,其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C 正确;因电路中无直流电,B 错误;由于 L 对高频交流的阻碍作用和 C 对高频交流的旁路作用,使得通过 R 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D 正确点评 要正确理解电阻、电感、电容对交流和直流的阻碍作用(1)电阻对交流、直流有相同的阻碍作用,交变电流频率变化时,阻碍作用不变(2)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3)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精品资料。欢迎使用。.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