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精品学案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250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精品学案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精品学案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精品学案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精品学案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精品学案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精品学案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6精品学案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1.我国的森林现状:森林覆盖率低 、人均拥有量少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草场面积广大 2.我国草场资源现状 草场严重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 3.水土流失A.我国的水土流失 分布: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类型:风蚀和水蚀B.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坡度(较)大 气候: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土壤: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人为因素 黄土高原 乱砍滥伐等破坏植轮荒 不合理的开矿长江中上游和 乱砍滥伐南方低山丘陵 陡坡开荒C.危害 直接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间接危害:引发河流下游的洪涝灾害 三、土地荒漠化1.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

2、边缘区2.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少,风大土壤: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人为原因:过牧、过垦、过樵、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沙尘暴发生和形成的三个必备条件: 、 和 。现状 3.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原因减少的原因 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地等导 致 人为原因 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过度捕猎和采集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1.植被破坏 A.原因:发展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B.后果:水土流失、荒漠化发展生态农业 2.保护植被的措施 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A.作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现状:生物多样性

3、正在锐减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我国草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 生产方式先进 B 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 C 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D 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2、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A 浪费资源 B 增加开采难度 C 污染环境 D 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3、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引起的荒漠化地区是A 毛乌素沙漠 B 呼伦贝尔草原 C 塔里木河下游 D 塔里木盆地边缘4、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线装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生物物种贫乏,急需要保护 B 在世界濒临物种中,我国仅有少数名列其中C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急剧减少

4、D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 , 回答(57)题。5、与图中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6、图中所反应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7、图中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有a 加剧水土流失 b 诱发地质灾害 c 增加的频率 d 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ab

5、B.ac C.adD.bc能源专家认为,中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做法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实施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战略抉择。据此回答 810 题8、推广乙醇汽油带来的明显效益有乙醇汽油的使用和推广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不合理现象能使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能使工业生产完全摆脱对石油的依赖A、B、C、D、9、巴西的乙醇提炼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该国提取乙醇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甘蔗玉米A、B、C、D、10、下列适宜用玉米提取乙醇汽油的省区是湘 黑 琼 吉A、;B、;C、;D、西藏拉鲁湿地,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为 6.2 平方千米.该湿地的主要

6、植被是沼泽草甸, 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据此回答 1112 题.1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增加拉萨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是拉萨市区的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消减山洪对拉萨市区的威胁。A. B. C. D.1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湖滨优美风光,大规模开发房地产读我国 36N 附近 1950 年(A 图) 、2006 年(B 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据此回答 1314 题。13、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

7、问题及现象有水土流失加剧 河流含沙量增大 酸雨 海平面上升 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 BC D14、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 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2001 年 12 月中旬,中国北方普遍降雪。但在吉林省的吉林市却出现罕见的“黄雪”,原来是大雪中伴着扬沙,沙尘在白雪上涂抹了一层黄色。这次“黄雪”的沙尘是随着西南风转西风飘过来的。据此回答 1520 题:15、据监测结果,我国 90%以上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总体上仍呈扩展趋势。造成我国土地沙化最主要原因是A

8、缺乏防沙治沙的法律 B 岩石和土质疏松易风蚀C 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 D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16、下列状况最容易出现类似东北罕见“黄雪”的是A 暖锋过境 B 冷锋过境 C 台风过境 D 反气旋控制17、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以粮为纲、有粮不慌 退耕还林还草 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 大量挖采中药材A B C D 18、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沙化,为治理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而付出沉重代价。这说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 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后保护环境 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

9、的优化是密切相关的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带来环境问题A B C D 19、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它有一系列的“前兆” ,下列不是荒漠化“前兆”的是A 地表反射率增加 B 主要动物物种丧失C 土壤坚实度下降 D 植被覆盖度下降20、为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展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万里防沙线建设,这个工程是A 平原绿化工程 B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C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D“三北”防护林二、非选择题21.图 6 中虚线内是世界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该区域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季。(2)这段时期,影响该区域的 风越过 山地,到达平

10、原地区时,温度上升,变得干燥。(3)由于 100 多年前对该地区的过度开发,导致了 ,才使该地区的沙尘暴日益频繁。22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据统计,近三十年间,该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 455,湖底普遍淤高 l 一 3 米。洪灾过后,在全国开展保护“母亲河”的活动。(1) 砍伐森林,导致水患。森林在防止水患方面有哪些作用?(2)湖泊在防止水灾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3)在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你应做出怎样的贡献?231999 年 7 月 2 日、3 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岐口附近及天津海域均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2001 年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也出现更大面积的赤潮。(1) 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细菌等。赤潮生物大量繁殖会对其他海洋生物产生哪些不良影响?(2)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赤潮发生的原因:气候条件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环境因素 。(3)如何防治赤潮?参考答案1-5BDDCD 6-10BAACC 11-15CDBCD 16-20BDCCD21(1)冬、春季(或春季) (2)西 落基 (3)草场(植被)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