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练习(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247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练习(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练习(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练习(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练习(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练习(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 年非洲塞内加尔蝗灾严重,农田大幅减产甚至绝产,完成 13 题。 1蝗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 ) A农作物众多 B害虫天敌少 C气象条件有利 D人类防害意识差 2蝗虫的习性是( ) A群聚和群迁 B单独行动 C群聚和独迁 D既不群聚也不群迁 3蝗虫对草原的危害是( ) A牲畜死亡B牲畜掉膘 C草原生态环境加速退化D草原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42009 年 6 月初,内蒙古草原发生草地螟和蝗虫灾害,受灾面积达 7 737 多万亩。蝗 灾发生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地质地貌 B气象条件 C土壤 D牲畜数量 5下列有关鼠灾的表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B危及水库和

2、防洪大堤的安全 C破坏森林,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 D造成农作物减产 6下列草原灭鼠方法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 ) A飞机洒药灭鼠 B堵洞捕杀灭鼠 C点火焚烧灭鼠 D投放天敌灭鼠 7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有( ) 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森林工业经济损失严重 森林枯死,林木生长量减少 虫病蔓延,威胁农作物生长 A B C D 8黄淮平原农业区域为重蝗灾区的原因主要是( ) A农药灭虫效果差 B旱涝灾害多发 C飞蝗天敌少 D周边地区飞入多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 2008 年 4 月中旬,呼伦贝尔大草原原本应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 节,但由于干旱再加上严重的鼠害,青草至今还

3、看不到踪影。在呼伦贝尔草原仅新巴尔虎右 旗鼠害面积就达 800 多万亩,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出现了上亿只老鼠与牛羊争食牧草的局面。 材料二 2007 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 20 亿只东方田鼠 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 材料三 内蒙古东部土地类型及气候资料 (1)鼠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2)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3)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灾? 拓展阅读拓展阅读 “黑色妖魔”鼠疫 老鼠,不仅偷吃粮食,它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传播病菌,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 过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发生过 3

4、 次,死亡人数过亿,不少城镇灭绝。据文献统计,死于 鼠疫的人数,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的人数的总和。无怪乎人们称这种疾病为“黑色妖魔” 。 1994 年 9、10 月间,印度遭受了一场致命的瘟疫。泉神节过后的第二天苏拉特市医院接 收到 30 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医生并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连三有人死亡,又 传来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尔流行鼠疫的消息,这才意识到一场灾难已经降临。一时间,火 车站、汽车站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逃难者。30 万苏拉特市民逃往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时也将 鼠疫和这种恐惧的心理带到了全国各地。 不到两周时间,这种可怕的瘟疫已扩散到印度的 7 个邦和新德里行政区。鼠疫的降临

5、, 对毫无准备的印度当局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印度卫生部不得不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 家请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鼠疫的流行,引起人们的极度恐慌。这种恐惧犹如大火一样, 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项往来。这对印度来说,经济方面的损失 是难以估计的。据有关方面统计,用于治疗和预防鼠疫方面的费用就高达数百亿美元。 人们不禁要问,销声匿迹多年的鼠疫为何再度在印度广为流行呢?专家们一致认为鼠疫 的爆发是极为肮脏的环境所致。据说,苏拉特市是印度最脏的城市,贫民窟、集市、街头巷 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间,每天清出的垃圾多达 1 400 吨。遍地的垃圾成为 老鼠繁衍滋生的温床。 消灭老鼠,应当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各国相继建立了灭鼠公司之类的专门组织,联合 国已成立相应的灭鼠机构。整个地球都在向老鼠展开一场艰难的战斗。虽然人类至今尚未找 到彻底消灭鼠患的办法,但是,科学的不断发展必能战胜鼠患,这是我们大家都坚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