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188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考点解读生物系统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 的 学科。本章包括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和植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等一系列的知识。根据 IB0 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了具体目标。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一、原生动物(约 3 万种)1、主要特征(1)体形微小,原生动物大小一般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一般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也有少数比较大,如玉带虫和蓝喇叭虫,体长可达 13cm。(2)身体一般由单细胞构成,有些种类是群体性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整个身体就是一 个细胞,不但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核、细胞

2、质、细胞膜,而且也具有一般动物所 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消化、呼吸、排泄、感应、运动等,它和高等动物内的一个细胞 不同,而是和整个高等动物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当然,单细胞的原生动 物只能出现细胞内分化,由细胞质分化出各种细胞器来完成相应的各项生命活动,如伪足、 纤毛、鞭毛为运动的细胞器;胞口、胞咽为消化的细胞器等。群体性的原生动物,一般组 成群体的细胞并不分化,而是各个个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原生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 动物。(3)具有 3 种营养方式,一是植物性营养,又称光合营养,如绿眼虫;二是动物性营养, 又称吞噬营养,如变形虫,草履虫等;三是渗透营养,又称腐生营养,如疟原虫,

3、孢子虫 等。(4)分布很广,可生存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如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 种类是寄生在植物的浆液,动物和人类的血液、淋巴液和体液中。当遇到不良条件时,它 们形成包囊,把自己同不良的外界环境隔开,等到合适的环境条件,恢复正常的生活。 2原生动物门代表大草履虫(图 1-7-1)(1) 草履虫的形状很像倒放的草鞋,体表长满了纵行排列的纤毛,全身的纤毛有节奏 地摆动,使虫体螺旋形地旋转前进。 (2)体表被一层表膜,这层表膜结构复杂,由典型的细胞膜、表膜泡和纤维层构成,其内的细胞质分化为内质和外质,外质紧贴表膜,为一透明薄层,里面布满了垂直于表膜排 列的刺丝泡,内质是颗粒性的,能够流动

4、并不断地在虫体内作循环运动。(3)虫体前半部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一条斜向的口沟,胞口在口沟的后端,内连着一 个漏斗形的胞咽。在胞咽内有特殊的纤毛组不断摆动,可以使水流进人胞口,水流中带来 的食物(如细菌或其他小的生物及腐烂的有机物)于胞咽下端形成小泡,小泡逐渐胀大落人 细胞质内部即为食物泡,食物泡进入细胞质后,与溶酶体融合,在食物泡内进行消化,不 能消化的残渣由身体后部的胞肛排出。 (4)草履虫的前部和后部的内质里各有一个伸缩泡,与围绕着它呈放射状排列的收集管 连在一起,它们有节奏地交替收缩和舒张,既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作用,也有排泄代谢废物作用。(5)草履虫内质中有一个略

5、呈肾形的大核,主要负责营养代谢,为多倍体的细胞核,小 核位于大核的凹处,主要负责遗传,为二倍体的细胞核。3原生动物的分类(1)鞭毛纲(代表动物:眼虫,图 l72)一般身体具鞭毛(9+2 型结构,即周围 9 对联合微管,称双联管,中央有 2 个微管, 如图 1-73 所示),以鞭毛为运动器。营养方式:有些种类体内以色素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称为光合营养(植物性营 养);有些种类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物质,称为渗透营养(腐生营养);有些 种类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称为吞噬营养(动物性营养)。繁殖: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2)肉足纲(代表动物:

6、大变形虫,图 1-74)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具极薄的细胞质膜。虫体有的是裸露的,有的种类具石灰质 或几丁质的外壳或有矽质的骨骼。繁殖方式:二分裂;有的种类具有性生殖。普遍能形成包囊。(3)孢子纲(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孢子纲动物全是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 运动器。生活史复杂,有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两个世代交替,2 个世代多数在 2 个寄主体 内进行,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进行,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或人)的体内进行。繁殖方式: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为无性的孢子生殖。(4)纤毛纲(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7、)以纤毛(纤毛结构与鞭毛相同,不同点是纤毛较短,数目较多,运动节律性强)运动。结构一般比较复杂,是原生动物中分化最多的,如细胞核分化出大核与小核,大部 分有摄食的胞器。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二、多孔动物(海绵动物门,约 1 万种)1主要特征 (1)海绵的体形各种各样,有不规则的块状、球状、树枝状、管状等;主要生活在海水 中,极少数(只一科)生活在淡水中,成体全部营固着生活,海绵的体型多是不对称的,少 数辐射对称。(2)海绵有细胞的分化,但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体壁由皮层、胃层和二者之 间的中胶层组成。皮层由扁细胞(有保护作用)和扁细胞之间穿插的孔细胞构成;中

8、胶层是 胶状物质,其中有钙质或矽质的骨针和(或)类蛋白质的海绵质纤维,起骨骼支持作用,还 有移人的变形细胞和生殖细胞;胃层由一层特殊的领鞭毛细胞构成,通过鞭毛摆动,水中 的食物颗粒和氧,落人细胞质中形成食物泡,在领细胞内进行消化,可以完成取食、呼吸 和排泄等多种功能。(3)水沟系指多孔动物特有的水流进出体内的通道,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根据复 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沟型(白枝海绵),双沟型(毛壶),复沟型(浴海绵、淡水海绵)三 种类型。(4)海绵动物的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可分为出芽和形成芽球两种。有 性生殖:海绵有些为雌雄同体,有些为雌雄异体,精子和卵细胞由原细胞和领细胞发育

9、而 来。胚胎发育有胚层逆转现象。受精卵进行分裂,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小细胞向囊胚腔 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 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的表面,此时,动物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细胞,植物极 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细胞,形成两囊幼虫。随后两囊幼虫离开母体,水中游动一段时间 后,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细胞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细胞,这与其他多 细胞动物原肠腔形成正相反,称为胚层逆转。2多孔动物的分类(1)钙质海绵纲(代表动物:白枝海绵,图 1-75)骨针为钙质,水沟系简单,体型较小,多生活于浅海。(2)六放海绵纲(代表动物:偕老同穴、拂

10、子介)骨针为矽质,六放形,复沟型,体型较大,生活于深海。(3)寻常海绵纲(代表动物:浴海绵、淡水海绵)矽质骨针或海绵质纤维,复沟系,鞭毛室小,体型不规则,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三、腔肠动物(约 1 万种)1主要特征(1)体型呈辐射对称。从腔肠动物门开始,体型有了固定的对称形式,大多数腔肠动物, 通过其体表内的中央轴(从口到反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 2 个相等的部分,是一 种原始的低级的对称形式,只适应在水中营固着的或漂浮的生活。有些种类已由辐射对称发展为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一种中间形式。(2)具两胚层,原始消化

11、腔。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二胚层(内外胚层)的动物。在二胚层 之间有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中胶层。由二胚层围成的腔(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既有 消化的的功能,又兼有循环的作用,能将消化后的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所以又称消化 循环腔。(3)出现组织分化。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的分化,而且开始分化出简单的组织。腔肠动 物上皮组织占优势,形成体内、外表面,并分化为感觉细胞、消化细胞、皮肌细胞、腺细 胞等。其中,皮肌细胞内含可以收缩的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这表明上皮与 肌肉未分开,是一种原始的体现。(4)出现扩散神经系统。这是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由二极和多极的神经细 胞以及感觉细胞基部的纤

12、维相互连接而成。无神经中枢,神经的传导一般是无定向的,也 称为扩散神经系统,而且神经的传导速度也比较慢,比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慢 1000 倍以上, 这些说明该神经系统的原始性。2。腔肠动物门代表水螅(1)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中常可采到。常附着在水生植物 上,以水蚤或小蠕虫等为食。(2)水螅体为圆柱状,能伸缩,遇到刺激可将身体缩成一团。一端附于水草或其他动物 上,称为基盘;另一团有口,口长在圆锥形的垂唇上,在口的周围,一般有 6-10 条触手, 辐射状排列在垂唇。(3)水螅身体内部是一空腔,由口与外界相通,也与触手的中空部分相通,称为消化循 环腔。体壁由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

13、层构成。外胚层包括皮肌细胞、间细胞、刺细胞和感 觉细胞等,主要有保护和感觉的功能。中胶层起支持作用。内胚层包括皮肌细胞、腺细胞、 间细胞和感觉细胞等,主要有营养的功能。水螅以各种小型甲壳动物(剑水蚤、水蚤等)、 昆虫的幼虫等为食。食物在消化循环腔内,由腺细胞分泌酶(主要为胰蛋白酶)进行细胞外 消化。消化后形成食物颗粒,由内皮细胞吞人进行细胞内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仍由口排 出体外。(4)水螅无专门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呼吸是体壁上的细胞直接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排除 二氧化碳。代谢的废物通过体表渗透排入水中。(5)水螅神经细胞分散于外胚层中,能感觉来自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并通过网状神 经作出相应的反应

14、,主要的反应方式是全身性收缩和移动位置。(6)水螅的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无性生殖表现为出芽生殖。由体 壁向外突出,逐渐长大,形成芽体,待生长成熟到一定时期,便从母体上脱落下来,营独 立生活。有性生殖是精卵结合。大多数种类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卵巢常长在基 盘的附近,精巢常长在触手下不远处。受精卵进行完全卵裂,形成实心原肠腔,经过一个 较长休眠期,到春季或环境较好时,发育成小水螅。水螅的再生能力很强,如把水螅切成 几个数段,每段都能长成一个完整的小水螅。3腔肠动物的分类(1)水螅纲(代表动物:水螅,图 1-7-6A)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生活史中大部分有水

15、螅型和水母型两个 阶段,即有世代交替现象。 水螅型结构简单,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水母型有缘膜(伞下面边缘的一圈薄膜), 触 手基部有平衡囊。(2)钵水母型(代表动物:桃花水母,图 1-76B;海蛰,图 1-7-6C) 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大多为大型的水母类。水母型发达,而水螅型退化,且水母型 的结构比水螅水母复杂,如钵水母的胃囊有胃丝,而水螅水母则无。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而水螅水母为平衡囊。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而水螅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3)珊瑚纲(代表动物:海葵、珊瑚虫,图 1-7-7)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水螅体的结构较水螅纲的水螅体复杂,如有口道、口

16、道沟、隔膜和隔膜丝。海葵是单体的,无骨骼;珊瑚虫为群体,大多具有外骨骼。珊瑚纲水螅型体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四、扁形动物(约 2 万种)1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 从扁形动物门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 有一个对称面(切面)将动物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从动物演化上看:凡是两侧对称的 动物,其身体可明显分出前后、左右、背腹。背面发展具保护的功能,腹面发展具运动和 摄食的功能,前端首先接触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越来越向前集中,逐渐 出现了头部,使动物从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迅速、准确,适应的范 围更广泛。这种体制不仅适合于游泳,而且适于爬行,这是从水中爬行进化到陆地上爬行 的重要条件。(2)中胚层的形成 在内、外胚之间出现了中胚层,这对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很有大意义。从动物演化上看:一方面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 官、系统的分化,为生物体结构的发展和器官生理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扁形动 物达到了器官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