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选修5(一轮复习)

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1MB
约29页
文档ID:57508980
高中地理选修5(一轮复习)_第1页
1/29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概览,,,► 命题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分布例1【2013•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返回目录,[答案]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解析] 第(1)题,从地形和降水量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甲地的等高线比乙地密集,坡度比乙地大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太行山脉),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第(2)题,丙地位于山谷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如果丙地发生泥石流,主要会对铁路、河流造成影响返回目录,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 1.主要的气象灾害,考点归纳总结,2.主要的地质灾害,3.主要的水文灾害,4.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新题巩固】【2013•贵阳适应性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海岛,全岛海拔百米以下的平原低地约占全岛总面积的30%,其余为山地和丘陵。

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不下百余座,故台湾岛亦被称为“高山岛”1)甲、乙所在地自然灾害 类型有何不同?(2)分析台湾岛自然灾害多 发的原因[答案] (1)甲地主要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乙地主要为洪涝等水文灾害2)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东部山区地势陡峭,岩石破碎,降水多,易引发滑坡、泥石流;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易受台风灾害的影响;西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解析] 第(1)题,甲、乙两地自然灾害类型不同,与它们的地形特点不同有关甲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乙位于西部平原,地势低平,多洪涝等水文灾害第(2)题,联系海陆位置、地质、地形、气候等特点,分析台湾岛多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原因► 命题点二 防灾与减灾的措施例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1)图示区域的气候特点2)居民点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3)避灾和防灾的措施[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解析] 图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据此可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分布,可知居民点位于河流下游的谷底河边,集水面积广,汇集的雨水多洪灾发生时,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应对措施可以采取防治结合的形式,主动迁移与主动防御相结合考点透析】 1. 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2.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①防震:进行防震演练,树立防震意识,清楚地震时逃生的途径,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②避震:在室内,保持冷静,在平房或一楼,应选择“跑”,瞬间逃到安全地带;其他情况下以就地躲避为好在室外空旷地,尽量到开阔地躲避;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壁和桥梁等;注意保护头部在地震危险区、多发区或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应做好应急预案③震后自救与互救:a.自救: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在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谨防烟尘呛闷窒息;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充饥物品;设法与外面的救援人员进行联系b.互救: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生”,后救“人”;听仔细;不要盲目乱挖、乱刨。

2)洪水应急应该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以获得逃生的机会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线杆上电线的电击考点归纳总结,(3)龙卷风、台风、飓风中的避灾与自救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等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4)泥石流中的避灾与自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2013•吉林期末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气象灾害是由于不利气象条件的出现而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的自然灾害图为2013年2月初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预估与防御重点分布图1)试依据图中标注分析任意两种农业气象灾害对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2)请你谈谈如何预防B、C地的干旱灾害[答案] (1)A——强降雪易使棚圈损毁倒塌,掩盖草场,强降温会使作物和牲畜受冻严重;B——对冬小麦返青生长不利;C——春播用水紧张,影响小麦、油菜、蚕豆等早春作物的生长发育;D——影响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正常生长。

2)积极整修水利、开发水源(兴修水利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作物耐旱、抗灾的能力;等等[解析] 第(1)题,明确灾害的类型,再结合灾害发生地农业生产的实际进行分析第(2)题,从水利建设、科学用水等方面组织答案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70次震中位于博克拉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仅80千米截至2015年5月6日,地震至少造成7652人死亡,16390人受伤分析本次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其灾情严重的原因指出本次地震可能出现的灾害链,及其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震级高,震源浅,余震次数多距离首都较近,人口密度较大经济欠发达,抗灾能力弱,灾后救援不及时地震—雪崩,北侧为喜马拉雅山脉,山体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受强震影响山体积雪松动,极易出现雪崩 地震—滑坡、泥石流,北侧为喜马拉雅山脉,强震对山体的岩土造成损伤,大大降低山体稳定性,产生大量的震裂山体,为大规模滑坡、泥石流活动提供了条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