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数学导学案 选修1-1:9、联结词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747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数学导学案 选修1-1:9、联结词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数学导学案 选修1-1:9、联结词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数学导学案 选修1-1:9、联结词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数学导学案 选修1-1:9、联结词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数学导学案 选修1-1:9、联结词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数学导学案 选修1-1:9、联结词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一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预习逻辑联结词“且”的含义() 会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且”解决问题() 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二二) )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难点:难点:1、正确理解命题“Pq”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Pq”.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 1、思考、分析、思考、分析问题 1:下列各组命题中,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2 能被 3 整除;12 能被 4 整除;12 能被 3 整除且能被 4 整除。答:问题 2:以前我

2、们有没有学习过象这样用联结词“且”联结的命题呢?你能否举一些例子?举例:2 2、归纳定义、归纳定义定义:,记作读作。命题“pq”即命题“p 且 q”中的“且”字与下面命题中的“且” 字的含义相同吗?若 xA 且 xB,则 xAB。答: 说明: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下。注意:注意:“p“p 且且 q”q”命题中的命题中的“p”“p” 、 “q”“q”是两个命题,而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是两个命题,而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的逆否命题中的“p”,“q”“p”,“q”是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两个部分是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两个部分. .3 3、命题、命题“pq”“pq”的真假的规定的真假的

3、规定你能确定命题“pq”的真假吗?命题“pq”和命题 p,q 的真假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前面所举例子中命题 p,q 以及命题 pq 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的一般规律。pqpq真真真假假真假假(即一假则) 一般地,我们规定: 当当 p p,q q 都是真命题时,都是真命题时,pqpq 是真命题;当是真命题;当 p p,q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假命题时,pqpq 是假命题。是假命题。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例 1:将下列命题用“且” 联结成新命题“pq” ,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2)

4、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p:35 是 15 的倍数,q:35 是 7 的倍数.例 2:选择逻辑联结词 “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1 既是奇数,又是素数;(2)2 是素数且 3 是素数;例 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6 是自然数且是偶数;(2)是 A 的子集且是 A 的真子集;练习反馈练习反馈1、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1)24 既是 8 的倍数,也是 6 的倍数;(2)2 既是素数又是偶数;(3)有两条边垂直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 p 且 q 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1)p:2+2=5;q:32(2)p:9 是质数;q:8 是 12 的约数;(3)p:11,2;q:11,2(4)p:0;q:03、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种命题构成的“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p:末位数字是 0 的自然数能被 5 整除 q:5x|x2+3x10=0()p: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q: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p:0 q:x|x23x5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