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导学案1-1-2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583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导学案1-1-2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导学案1-1-2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导学案1-1-2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导学案1-1-2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导学案1-1-2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导学案1-1-2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导学案1-1-2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粟( ) 曳( ) 数( )罟( )洿( ) 帛( ) 鸡豚( )狗彘( ) 饿莩( ) 孝悌( )庠序( )答案:,,。2.辨音畜牧( ) 王侯( )牲畜( ) 王天下( )数罟( ) 丧事( )数字( ) 丧命( )答案 ,;,;,;,。3.辨形子() 弃甲 兵()米() 生拉硬()震 () 挑 ()遗 () 拾() 测()答案:栗,粟;曳,拽;撼,憾;拣,捡,检。【词语积累】五十步笑百步: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点,只是程度轻一些,却在讥笑别人。后广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弃甲曳兵:常用来形容败逃的狼

2、狈样子。常见古代时间词歌诀时间不长叫做“旋” , “俄尔”表示忽然间。 “俄顷” 、 “顷之”是一会儿, “食顷”功夫吃顿饭。 “斯须”、 “倏忽”和“须臾” ,都表瞬间时间短。 “少顷” 、 “未己”和“逾时” ,也指片刻短时间。黎明时分称“质明” ,早晨一般称作“旦” 。 “侵晨”是指天将亮, “中夜”时分夜已半。 “旦日”天明第二天, “兼旬”即为二十天。 “朔”为初一“望”十五, “晦”为月底那一天。每月十六称“既望” ,过段时间称“居有间”。 “方”即正当某时候, “日”字用来表每天。 “期月”表示一整月, “期年”表示一周年。表示年年用“累年” , “来年”即为第二年。一年将尽称“

3、岁暮” ,也称“岁晏”或“岁阑” 。要记诗文时间词,正确理解是关键。口诀帮你记牢固,理解运用多方便。【文言整理】1.通假字(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答案:(1) “无”同“毋” ,不要 (2) “颁”同“斑”(3) “涂”同“途” ,道路2.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古义: 。今义:形影孤单的人。(2)河内凶古义: 。今义:泛指所有河流。(3)弃甲曳兵而走古义: 。今义:常指一般的行走。(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古义: 。今义:没有希望,是一个词。(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义: 。今义:常连用,是一个词,表示同意、认可等意思。答案:(1)

4、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2)专指黄河。(3)跑,这里指逃跑。(4) “无”通“毋” ,是“不要”的意思;“望”是“希望” 、 “奢望”的意思。(5) “可”是“可以” , “以”是“凭借” 。3.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树之以桑(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王无罪岁(7)谨庠序之教答案:(1)名词作动词,击鼓。(2)生、死:动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3)名词作动词,种植。(4)名词作动词,穿。(5)名词作动词,称王,指统一天下。(6)名词作动词,归罪。(7)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4.一词多义(1)发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

5、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早发白帝城发号施令(2)数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蒙冲斗舰乃以千数(2)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斯天下之民至焉盘盘焉,囷囷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3)兵非我也,兵也穷兵黩武草木皆兵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4)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系向牛头充炭直(5)以请以战喻可以无饥矣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答案:发:发射;征发、征派;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开花;出发;发出,宣布。数:,细密;,几,若干;,屡次;,天数、命运;,计算。焉:语气助词;语

6、气助词;的样子;哪里。兵:兵器;兵器,代指武力;士兵;军队。直:只是,不过;挺直,不弯曲;同“值” 。以:介词,用;介词,凭借;介词,按照;介词,把;连词,表目的关系。5.特殊句式(1)是亦走也。(2)非我也,岁也。(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5)树之以桑。(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1)判断句 (2)判断句 (3)判断句 (4)状语后置句 (5)状语后置句 (6)宾语前置句6.固定句式(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直不百步耳。(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答案:(1)或或,有的有的。 (2)直耳,只罢了。 (3)是何异于,这同有什么区别呢?资

7、料园地1.走近作者孟子(约前 372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 ,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 ,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8、。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2.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 (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2)邦国的主

9、权在民。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 (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 ”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 (孟子万章上 )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

10、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

11、” ,又“贼义” ,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4)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 (孟子梁惠王上 )那么,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5)用人以民意为准。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 (孟子离娄上 )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

12、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 ,反复强调“不违农时” “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梁惠王下 )君王只有“与民同乐” ,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孟子认为有小勇,

13、有大勇。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称赞周初古公禀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3.孟子名言名句集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14、为轻。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合作探究1.孟子是怎样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地进行论说的?探究:针对梁惠王提出的“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并不急于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梁惠王所为与邻国相比,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 ,本质上是相同的。再以假设的方法阐明什么是“王道” ,进而在梁惠王面前展示出一幅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情景。最后转入对当前政治的批判,提出了改革政治的希望。文章论证思想极为严密,也颇有气势。2.孟子用了哪些方法来帮助说理?探究:在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使梁惠王认同自己的观点,说明梁惠王移民粟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的区别。再以“仁政”的治国方略与梁惠王的治国措施进行对比,突出了“仁政”的作用,正面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全文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运用娴熟,有很强的说服力。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美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春秋末年开始,奴隶制逐步为封建制所代替,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