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2016版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人教版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224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安阳2016版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人教版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安阳2016版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人教版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安阳2016版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人教版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安阳2016版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人教版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安阳2016版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人教版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安阳2016版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人教版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安阳2016版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人教版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一、选择题11947年7月,美国政策研究室主任乔治凯南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人们一旦加以信仰,它就永远不可能被彻底取消。但是,西方可以把它遏制在已经着了迷的国家领土之内。”为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A发表“铁幕”演说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炮制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约组织2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资本主义经济格局 “中国重返联合国” 俄罗斯国旗A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世界经济全球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

2、界的崛起3.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物、文献最适合入选该馆的是北纬38线标志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拆除的柏林墙残体上海合作组织宣言A. B. C. D.4二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崛起的首要条件是A引进现代科技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B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影响C根据本国国情,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D进行社会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5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然而,随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国际形势的骤变,美国对日政策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遏制转为扶植,培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重新武装日本。促使战后

3、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日本处于美苏两大势力圈的交点,战略地位重要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遏制中国的国际影响蒋介石政权的垮台,打破了美国以中国为基地称霸亚洲的迷梦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日本可以发挥防波堤的作用。A B C D6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是( )A北约建立 B不结盟运动兴起C欧盟成立 D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7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 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

4、35年”。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D.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强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19世纪晚期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科技革命推动 B.国民经济非军事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 D.对外侵略扩张91948年10月,丘吉尔在保守党年会上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

5、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三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丘吉尔三环外交的主要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 B借助外力恢复英国的国际地位C阻止西欧联合步伐D英美合作共同对抗苏联10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进步画家以该时期某一重要国际事件为题材创作了一幅漫画(如下图所示)。该漫画的创作A能够反映当时国际社会意识形态冲突B深刻体现中苏结盟之后中美关系特点C全面揭示了漫画所示历史事件的本质D准确表达了作者同情西欧国家的态度11对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的解读,正确的有局部“热战”导致了美国国防开支大幅增加 冷战格局形成后苏联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从一个侧面

6、反映了日本在外交上依赖美国的保护 中国国防开支的加大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有较大关系类别1950年1953年19541961年1962年1970年美国145496405478523778苏联155255267436499720日本-0303040413中国2525037993237A B C D12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安全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C世界面临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3“在万隆精神鼓舞下,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

7、和不结盟政策的亚非国家日益增多,成为一股新兴的政治潮流。”这股“政治潮流”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促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导致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分化瓦解D形成与美苏对峙的第三方力量14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 )A.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 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召开 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会议召开15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是( )A、戴高乐 B、阿登纳 C、布莱尔 D、施罗德二、非选择题16材料一 法德关系大事年表1806年 拿破仑重创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急先锋普鲁士军队194

8、0年6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贝当政府投降1813年 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战败1951年4月 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815年 滑铁卢战役,法军再次战败1958年 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870年 色当战役,法军大败1967年 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会战,最终德国战败1992年 欧洲联盟条约签订1919年 凡和赛和约签订,德国被宰割1993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39年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根据大事年表的历史事件,分析法德各个时期的关系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

9、响。材料二 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法德两国能够捐弃前嫌,使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德国则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刘作奎、张伟德法化解百年恩仇(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法德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和解的主要因素。材料三 现在的中日关系远比当时的法德关系复杂,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民族感情和舆论氛围都还是相对脆弱。两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存在尚待克服的障碍和藩篱,无法期望一朝一夕达到完全的政治信任。吴怀中中日战略互惠需战略互信(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日关系相比法德关系的发展存在怎样的差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

10、识,说明法德关系的和解给中日关系发展提供怎样的启迪。17阅读有关“经济外交”的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般认为“经济外交”包括两个实质性的内容:一是由国家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与行为;二是由国家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战略目标、或追求经济以外的利益,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与行为。张静中国的经济外交材料二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时提出了复兴欧洲的计划。他陈述了欧洲所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要求给欧洲大量的额外援助,“不然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美国应该尽其所能

11、,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否则就不可能有安定的政治和稳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张盛发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材料三 当前,世界多极化曲折前行,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相互需求广泛,合作机会广阔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

12、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1)经济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和效果。(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实行经济外交的必要性,(3分)简要分析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与二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在政治动机上的不同之处。(4分)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1)基于上述认识,美国采取了什么外交政策?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材料二

13、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发表上述讲话的背景。(3分)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并

14、分析其原因。(3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铁幕演说是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时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排除A。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反苏、的国情咨文,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时间不对,排除C。北约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军事组织,排除D。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一方面为了防止欧洲国家因经济危机发生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为了控制欧洲,推行的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

15、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推动政治多极化;中国重返联合国意味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俄罗斯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才出现的,两极格局解体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选C。其他与材料不符。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信息“冷战纪念馆”可知这是关于冷战专题的纪念馆,选项中属于冷战内容的是北纬38线标志牌和被拆除的柏林墙残体。所以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4.【答案】D【解析】略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促使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战后美苏两国的分歧和矛盾日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