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地方课计划word文档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50124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地方课计划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年级地方课计划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年级地方课计划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年级地方课计划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年级地方课计划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地方课计划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地方课计划word文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3:贵阳市贵阳市 20 14 20 15 学年第学年第 一一 学期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学学 校:校: 关口小学关口小学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 韦运明韦运明 任教班级:任教班级: 一年级一年级 任教学科:任教学科: 地方地方 2014 年年 9 月月 2 日日 订订一、上学期成绩统计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低分率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主要教学内容本册内容由“禁毒” 、 “地氟病” 、 “ 安全” 、 “ 热爱家乡”四个单元组成。增强热爱祖 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教学目标及要求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 ;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

2、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重 难 点 及 措 施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热爱家乡,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班班级级成成 绩绩 项项目目学情分析1、一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5、对地方课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地方课科重要性的认识。三、教学进度计划与实施作业布置周 次教学内容起止页 数次数题数作文(实 验)次数实施 情况备注1禁毒(1)1-4242禁毒(2)7-9243禁毒(3)12-1

3、4244禁毒(4)16-21245禁毒(5)22-24246地氟病(1)27-29247地氟病(2)31-33248地氟病(3)36-414419机动10期中复习及考试1-4111地氟病(4)42-452412安全(1)48-502413安全(2)52-542414安全(3)57-632415安全(4)64-662416热爱家乡(1)69-712417热爱家乡(2)73-752418热爱家乡(3)78-802419期末复习1-8020期末复习及考试2122四、培“优”助“困”计划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

4、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 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周 课 时 数2 节学校审查意见2011 年 月 日五、本学期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成绩统计低分率班班级级成成 绩绩 项项目目质量分析及教学反思从答题情况看,存在两级分化问题,说明:学生安全教育还需加强,安全 意识有待提高。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礼尚适宜,礼貌待人等有待教育。地方 课为校本课程,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努 力把源于师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 1多与学生沟通,由于我经验不足,教学技巧性不强,难免会有学生听不 懂,多些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

5、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 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 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 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 2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学 校 评 价 意 见年 月 日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本学期,地方课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 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一 学期下来,同学们逐渐适应,从容上课,感受到了地方课的营养,体验到了对传统文化更 深刻的认识。这让我为她们高兴,现

6、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对我家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 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取得成绩: (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 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 养及写作水平。 1.在诵读中领略古诗的声韵之美。感悟古诗的真挚之情。 2.晓通古建筑文化的历史,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3.认识一些文学巨匠,初步了

7、解他们的生平行迹,领略其独特风骚。 4.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与外界保持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5.熟识中国传统文化,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6.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安全教育:以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 ,进行探索与实践, 尝试采用新的考试方式。 (三)环保教育: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省必修地方课程。它在引导学 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 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下面我来谈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 授课经验有限,影响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后多进行一些培训和交 流会。

8、其次,教学经验不足。由于没有考虑到本学期教材,往往与语文授课时相混,影响与开设 传统文化时目的相违背。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力争使: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二)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话、找宝藏、小老 师”等多种形式。 (三)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 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五)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 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下学期我会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及

9、时的解决本学期的问题,我们会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相信我会做得更好。质量分析及教学反思学 校 评 价 意 见年 月 日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质量分析及教学反思从答题情况看,存在两级分化问题,说明:学生安全教育还需加强,安全 意识有待提高。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礼尚适宜,礼貌待人等有待教育。地方 课为校本课程,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努 力把源于师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 1多与学生沟通,由于我经验不足,教学技巧性不强,难免会有学生听不 懂,多些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 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

10、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 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 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 2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学 校 评 价 意 见年 月 日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本学期,地方课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 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一 学期下来,同学们逐渐适应,从容上课,感受到了地方课的营养,体验到了对传统文化更 深刻的认识。这让我为她们高兴,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本学期的学

11、习,对我家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 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取得成绩: (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 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 养及写作水平。 1.在诵读中领略古诗的声韵之美。感悟古诗的真挚之情。 2.晓通古建筑文化的历史,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3.认识一些文学巨匠,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平行迹,领略其独特风骚。 4.知道中国自古就有

12、与外界保持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5.熟识中国传统文化,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6.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安全教育:以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 ,进行探索与实践, 尝试采用新的考试方式。 (三)环保教育: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省必修地方课程。它在引导学 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 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下面我来谈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 授课经验有限,影响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后多进行一些培训和交 流会。 其次,教学经验不足。由于没有考虑到本学期教材,往往与语文

13、授课时相混,影响与开设 传统文化时目的相违背。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力争使: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二)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话、找宝藏、小老 师”等多种形式。 (三)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 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五)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 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下学期我会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及时的解决本学期的问题,我们会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