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业水平测试题1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875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业水平测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业水平测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业水平测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业水平测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业水平测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业水平测试题1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 2016-2017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业水平测试题1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阶段学业水平测试题第一阶段学业水平测试题(测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语言基础知识(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阆州(lin) 点缀(zhu) 臆断(y) 混混沌沌(hn)B徘徊(hui) 浸渍(z) 歆羡(qn) 长歌当哭(dn)C落蕊(ru) 伶俜(pn) 禁掖(y) 穷兵黩武(d)D踌躇(ch) 颓废(tu) 牡蛎(n) 强悍善战(hn)解析: A阆(ln)州;B.歆(xn)羡,长歌当(dn)哭;D.牡蛎(l)。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浩劫 藤椅 纨绔 哀婉动人B聒噪 怪诞 揶揄 沸反盈天C暇想

2、猖狂 下颚 大有裨益D煽动 俨然 惘然 阳光灼烁解析: C暇想遐想。答案: C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诺贝尔奖得主必须尽一个义务,那就是_时要发表一个演说。一般演说都是在颁奖当天发表的。要通过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大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实现好中选优提供科学的制度_。作为民生之本,尽管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但我国近年来在_就业上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如果雨下得太久,就会使地里的种子、低地的土豆烂掉,但它对高地的草还是有好处的,它_对高地的草很好,对我_是很好的了。A授奖 保证 扶植 即使/

3、也B授奖 保证 扶持 既然/也C受奖 保障 扶植 即使/也D受奖 保障 扶持 既然/也解析: “授奖”是颁奖的意思。 “受奖”是受到奖励的意思。保障:指起保护作用的事物,而且多指大的方面。保证:指起担保作用的事物或条件,除了指大的方面外,还可指日常生活方面的。扶持:扶助、护持。扶植:支持培植。 即使:表让步假设。既然:用于上半句,指出已经成为现实的或已肯定的前提,下半句根据这个前提推出结论,常用“就、也、还”跟它呼应。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B在全球

4、银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的银行业却实现了业绩上的突破,工商银行去年的净利润居高不下,首超千亿。C自有高洪波担任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传闻以来,各路媒体或力挺,或质疑,热闹之极,唯有号称足球第一媒体的足球报却不赞一词。D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 ,无独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解析: A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属于“望文生义” ;B.居高不下:居于高位,没有向下的可能;D.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贬义;C.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答案: C5下列句子中没

5、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大量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的智力。这就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B不久前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来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C德川时代的日本,实现了书同文、行同伦,实在是得益于中国儒家“仁爱观念”和“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D这些书虽有多方面的意义,但我以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便是生动弘扬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解析: B语序不当, “每天”放在“有五万人”之前;C.句式杂糅,删掉“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D.“弘扬”与“精神世界”搭配不当。答案: A二、论述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北京:中轴线上的都城“中国”的“中”字,是对于古代城市中轴线的最好的图示。从这个象形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座四方的城池,和贯穿城池南北的中轴线。现在的问题在于,中轴线先于城池,还是后于城池?它在中国人的城市观念中发生过怎样的影响?显然,中轴线为我们进入古代城市提供了一条最便捷的途径。北京是一座至今几乎完整保存着中轴线的城市。尽管我们无法目睹这座都城的建造过程,但它的城市格局,却对我们充满暗示。城墙、坛庙、集市、街道以其严谨的对偶表明了中轴线的重要性。它像树干一样滋养了日益繁密的枝叶。这使我想起童年时做剪纸游戏时,先对折出一道深深的折线,那些繁复的花纹才有可能在

7、折线两端以对称的方式依次出现。中国人的房屋、城市以方形为主,这也许与天圆地方的观念有关。而在这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中,坐标原点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商代甲骨文中,也透露出当时中国人已经具备关于东西南北中的认识。在所有的方位中, “中”无疑至关重要。它是空间的起点,是所有方向的交汇处,因而,它是最尊贵的方位。无论对于一个家族、一座城市还是一个国家,莫不如是。 “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 ”(吕氏春秋慎势篇)周礼考工记中对于宫城建设格局有着严格的规定,表明了宫城位于都城中心的原则。此后,随着礼衰典废,克己复礼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选择,并因后

8、世尊儒而成为中国人文思想的一条主线。但是,耐人寻味的是, 周礼中的建城思想在许多王朝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即使在独尊儒术的汉代,都城格局也很分散,大多根据自然条件布局,缺乏严谨的规划。这是我们在许多古都无法寻找到一个清晰的城市中轴线的原因。金朝在北京规划中都时,开始借鉴宋朝的城市规划经验,设置了一条城市中轴线。元朝忽必烈进京,规划元大都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建立一座中心台。关于这条轴线与这座都城的关系,是本书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所幸的是,这条中轴线以其巨大的魅力和严谨的科学性,抗拒了时间的损毁,一直延续到今天。梁思成先生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作为一座曾经浩劫的古代都城,

9、北京的城墙、民居、街巷都曾遭遇灭顶之灾,惟有中轴线保持着原有的完整性,使得我们这些后来者有机会亲历这座都城的秩序和美。进入北京的方式有很多,但从中轴线进入北京,或许是最好的一种。它不仅是空间的线索,也是时间的线索。从元代到共和国,几乎所有的历史都能从这条轴线中找到依据。这也是许多旅行者在抵达北京后,最先踏访中轴线的原因。二二年秋天,北京电视台制片人吴群找我,准备投拍一部以中轴线为线索呈现北京八百多年建都史的人文纪录片。这部片子使我有机会悉心打量这座不平凡的城市。从那以后,我用了两年时间为那条七点八公里的中轴线寻找历史证据,访问了许多历史见证人,并把剧本拓展为一部书稿。 由于在写作时需要考虑电视

10、受众,因而,即使将其转化为著作,也充其量只是一个普及读本,但我相信面对北京,所有的书写者都不会流露出轻慢的表情,他们会谨慎对待笔下的每一字。这座坚硬同时脆弱的古都将会使所有与之相关的话题显得庄重沉静,小心翼翼。6对文中的“中轴线”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处于中间位置的一条轴线,它贯穿于城池的南北。B “中国”的“中”字,是对于古代城市中轴线的最好图示。C中轴线的“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空间的起点,是所有方向的交汇处。 “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D从周礼考工记中看,我们现在所说的中轴线是古代典籍周礼中建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解析: C这里仅仅介绍了“中”的重要性,并非是对“中轴线”的正

11、确解说。答案: C7对“从中轴线进入北京,或许是最好的一种”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轴线处于整个北京城的中轴上,在这条线上,走到北京的各处显得最为便捷。B这条中轴线,体现着作为历史古都北京的空间和时间的线索。C在这条中轴线上可以最迅速地解读出北京的历史。D这条中轴线使北京具有独有的壮美秩序。解析: B既表现出进入北京的便捷,又可以从中找出从元代到今天的历史。答案: B8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我国现在要找一座具有几乎完整地保存着中轴线的城市,那么这座城市找上北京就不会错。B因为有了中轴线,北京像树干一样滋养了日益繁密的枝叶,使城墙、坛庙、集市、街道均以对称的

12、方式依次出现。C具有八百多年建都历史的北京,当人们面对它的时候,往往会流露出庄严的表情,会谨慎地对待下笔的每一个字。D北京是座坚硬同时脆弱的古都,它的中轴线因为有巨大的魅力和严谨的科学性,抗拒了时间的损毁,一直延续至今。解析: B不是“北京像树干一样”而是“中轴线像树干一样” 。答案: B三、古代诗文阅读(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郑当时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13、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

14、,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节选自史记郑当时列传)【注】 洗沐:指官员休假。算:竹器。推毂:推荐。僦人:指承揽运输的人。逋负:拖欠款项。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分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解析: D稍:逐渐。答案: D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Erro

15、r!Error!B.Error!Error!C.Error!Error!D.Error!Error!解析: B均为人称代词,可译为“他” 。A.介词,从;介词,比。C.介词,表凭借;连词,表目的。D.表转折,然而;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的样子。答案: B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3 分)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卒后家无余赀财 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A BC D解析: 是表现他好交友。是写他的喜好及他敬慕长者。表现他为国荐贤。说明他交游广泛。答案: 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而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微,却能结交天下名士。B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他也会向皇帝推荐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C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使他丢了官职。解析: D句中“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与原文不符。答案: D13翻译文言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